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2012股民三大盼望:監管新政治本 市場更趨公平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0日 15: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年12月15日,股民老張以為自己的炒股生涯將歷史性地停留在當日。

  已連續5個交易日收陰的滬指,當天14點30分完全不顧投資者的盼漲之心,再次上演“大跳水”,2200點整數大關終於失守。老張還沒等到收盤,便關掉了交易軟體。

  “不看了,越看越心煩!” 2011年的A股市場令老張如鯁在喉。他閉上眼睛,腦海立即勾勒出一幅全年股市大跌圖:4月初,滬指試探3000點後便一路下行;進入12月後更是加速下跌,創下三年來新低。

  面對疲弱的市場,老張不止一次發誓:“從此不看股票,炒股錢留給女兒作嫁粧!” 不過,説歸説,包括老張在內的萬千股民依然期待新的一年“來一個給力的大牛市”。

  投資界、學界,乃至所有關心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人們,也在焦慮與思考中,對於2012年的A股有著全新的期盼。

  ⊙記者 浦泓毅 黃穎 田野 ○編輯 毛明江

  盼宏觀政策“護航”

  減稅拉內需

  “説到底,股市還是經濟的晴雨錶。只有中國經濟能夠順暢地結構轉型,民生持續得到保障,內需提振全面啟動,才能期待新一輪牛市的出現。”一位註冊地在上海的私募合夥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誠然,儘管各方對A股萎靡不振的原因眾説紛紜,但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結構轉型進入深水區無疑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中國經濟要實現軟著陸,繼續引領全球,在投資和出口支撐因素減弱後,內需必須在經濟增長中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所有人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有效提振內需水平的過程中,減稅迅速成為大多數人關注的焦點。今年9月間,輿論就曾圍繞中國稅負“痛苦指數”的話題爆發過一場不大不小的論戰。各經濟體間稅收負擔的橫向比較未免失之於簡單粗暴,但減輕整體稅負有利於促進國民消費,繼而帶動中國從外向型經濟實現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已成為共識。

  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中國必須以減稅來提振消費,並讓錢在體內循環。他建議將個人所得稅降至25%,或將增值稅降至12%。

  “政府大幅度減稅時就是牛市來臨之時。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中國大幅度減稅的話,你就去買股票,下一個階段你就發了。”在他看來,減稅拉動內需才是真正能夠提振A股的“救市”之舉。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全國財政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時指出,明年政府將加大結構性減稅政策力度,帶動就業和創業。

  多家機構在2012年策略報告中看好減稅與擴大內需政策對行業的提振作用。海通證券2012年策略報告就提出,稅費改革和民生保障將是新經濟週期啟動的看點。

  調控迎拐點

  在通脹壓力已得到緩解的背景下,投資者期待明年中央宏觀政策出現微調,貨幣供應情況能夠較今年有所放鬆。也希望積極的財政政策能在新一年發力。

  陽光私募朱雀投資副總經理王歡預計,明年流動性將會比今年有所放鬆。“信貸投放供應會有所放大,同時實業方面的資金需求會下降一點,因此整個資本市場資金是面臨寬鬆的。”

  某大型券商資管部總經理也認為,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是標誌貨幣政策轉向的事件,未來仍有較大下調空間。在財政政策方面,中央和地方都會有一定數額的超收,這也為未來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在貨幣投放的具體形式上,市場普遍認為,明年再現金融危機之初大規模財政投入及信貸擴張的可能性極小,而貨幣政策則可能以“定向寬鬆”的形式向中小企業和特定産業傾斜。

  “定向寬鬆”是指在緊貨幣背景下,向中小企業專門推出的寬鬆信貸政策。近幾月來,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中小銀行已獲批發行300億至500億不等的金融債,專門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在財政政策方面,投資界也同樣期待出現結構性的投入。滬上一位私募基金合夥人表示,明年的財政投入可能將偏重於基礎建設主題與改善民生主題的交集部分。

  歐債不“添亂”

  縱觀2011年全年,全球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可謂“黑天鵝事件”連臺,日本地震海嘯引發核事故、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遭下調與希臘國債危機等重磅事件均以前所未有的戲劇化方式輪番登場。外圍的風波明顯加劇了A股積貧積弱。

  “歐債危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只希望歐洲不要在2012年繼續滑向‘極度深寒’。”上海某大型陽光私募負責人告訴記者。

  正如IMF前總裁卡恩在日前所言,歐債危機的成因有其深層的結構性原因。歐洲國家長期實行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國家陷入經濟增長危機,歐盟貨幣統一而財政分立的矛盾也使這一龐然大物面對突發事件時反應笨拙。不得不承認,這些問題的解決都並非旦夕之功,其負面影響或在將長期作用於全球市場。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就指出,歐債危機仍是2012年全球股市以及A股市場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到目前為止,尚未看到任何根本解決歐債危機的措施。

  富國基金總經理助理、固定收益部總監索峰在接受採訪時則表示,雖然國內市場對歐債問題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預期,但是明年2月、3月和4月,意大利債務集中到期將再次引發市場對歐債的擔憂。如果歐洲拿不出有效的應對,對全球金融市場仍會産生一定的衝擊。

  “在此之後,明年6月份以後隨著EFSF基金開始運行,以及歐洲國家到期債務規模的下降,歐債風險則將趨於下降。”索峰預計。

  盼監管新政“治本”

  新股高市盈率發行“降血壓”

  “新股不斷抽水,二級市場還怎麼漲?”股民老張的抱怨代表了不少投資者的想法。儘管有學者和市場人士對此表達了不同看法,但仍有不少股民認為:2011年的A股在歐債危機與緊縮調控的內外夾擊下,一級市場的融資總量過分擴張,必然成為二級市場難以承受之重。

  據全球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永統計,深交所與上交所2011年A股IPO總額約2820億元,居全球首位。

  中金公司為A股所能承受的新增流通市值列出了公式:股價漲跌因素=現有自由流通市值 x M2增速–新股因素–減持解禁自由流通因素。

  “根據這個等式,每年新股發行(含IPO增發、配股)和減持解禁流通金額的上限是1.3萬億元。超過1.3萬億二級市場就將面臨整體虧損。”中金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侯振海告訴記者。

  “成熟市場的再融資規模往往要超過IPO,因為接受過市場長期觀察的上市公司理應獲得更多投資者信任,從而獲得更多融資。”一位資深股民向記者表示,“但是在A股市場,新股IPO好像成了一錘子買賣,完全不管二級市場表現,上市以後便是‘大功告成’,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短視的做法。”

  更為市場所詬病的是,在大盤持續走弱的情況下,新股脫離二級市場估值的高市盈率發行比比皆是。“很奇怪的是基金公司80倍的市盈率可以接受,90倍的市盈率可接受、150倍的市盈率可接受,那麼高你怎麼可以接受啊?” 這是有些市場人士對新股發行怪像的追問。

  不過,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主席近期已經明確表態,證券發行體制改革要“認真研究,穩步推進,力求取得突破”。

  一位資深投資人士指出,跟發行體制同樣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更加有效的退市制度也亟須提上議事日程。只有建立有效的退市制度,那些長期業績不佳、管理不善,或者由於産業沒落而被市場自然淘汰的公司,才會被自動地清理出證券市場。市場保持在一個有進有出、動態平衡的合理狀態,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態和活潑的生機。

  打老鼠再“給力些”

  對於A股市場裏的“老鼠”,很多投資者已經見慣不怪。

  從千股千莊,到形形色色的各類內幕交易,基金有“老鼠倉”,券商也有“老鼠倉”,上市公司高管也頻現違規自買自賣。其實質正如郭樹清主席近日所言: “是把手伸進股民錢包裏偷錢。”

  股民普遍希望新的一年監管部門對“老鼠”們的嚴打力度。

  可喜的是,監管層今年以來明顯加強了對內幕交易的打擊。今年11月底,中國證監會對勝景山河案作出處罰決定,認定此前在上市前夜被緊急叫停的勝景山河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及其保薦代表人的盡職調查工作不完善、不徹底,對勝景山河的銷售及客戶情況、關聯方等事項核查不充分。作為處罰,證監會向勝景山河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出示警示函,撤銷該項目兩名簽字保薦代表人的保代資格。參與該項目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責任人也一併獲罰。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一位普通投資者無奈地感嘆。他認為,對於股市中各類坐莊、操縱、利益輸送、造假欺詐等猖獗的“碩鼠”,應處以“嚴刑峻法”,給予從嚴從重打擊,這樣才能威懾和遏制內幕交易,凈化股市投資環境。

  上市公司學會“供血”

  究竟怎樣的市場才是一個好市場?對普通投資者來説,有一個標準是樸素而有力的:不能讓投資者賺錢的市場一定不是一個好市場。

  然而,在新的一年,更多投資者希望除了高拋低吸、賺取差價之外,能夠回歸一名投資者的初衷:可以找到更多優秀的上市公司,並在上市公司的成長中分享利潤。

  “要做到這一點,上市公司就必須學會為市場和投資者‘供血’,而不只是一味伸手向市場要錢。”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投資總監表示,上市公司要扮演好自己應有角色:盡職經營發展,完善公司治理,以持續的盈利分紅回報投資者。健全的市場裏,很多投資者則會將企業分紅進一步投入市場,形成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的良性循環。

  郭樹清主席在第十屆中國公司治理論壇上指出,公司的質量決定中國經濟的未來。中國企業的公司治理已經取得歷史性成就,但中國的企業,包括最優秀的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都明顯存在著改進的餘地。

  除了上市公司的治理需要完善,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仲介服務機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貨公司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上述金融仲介機構的公司治理水平並沒有領先於上市公司。”郭樹清表示,未來要提高證券、基金和期貨公司的治理水平,強化其專業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大中小企業的投融資需求和居民投資者的理財需求。

  盼市場博弈公平

  給股東套現減持“定規矩”

  在A股逐步實現全流通後,以控股股東為代表的産業資本成為可以左右市場的博弈主體。

  近期剛剛出爐的一份A股上市公司千富榜名單顯示,滬深股市排名前1000的富豪,持有A股市值為21579.2億元,佔同期A股市值近10%,超過64家公募基金的資産管理規模總和,相當於1.6億股民所持市值的一半!

  大小非減持和首發原始股東套現也是造成股市2011年大熊的原因之一。統計顯示,儘管總量低於2011年,但2012年A股全年大小非解禁股仍達104億,加上其他限售股(如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定向增發機構配股等)累計將有1547.20億股解禁。尤其是明年9月創業板將迎來首發股東解禁潮,持股成本極低的創業板公司原始股東的套現衝動不可小視。

  多位市場人士表示,對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套現減持行為應在法律法規層面進行規範。

  此前,一些國有大股東在非流通股解禁後,大打政策“擦邊球”,悄然減持國有股,僅在事後披露。一些中小板和創業公司大股東限售期解禁後,由於中小板與創業板的市盈率仍大大高於市場估值均值,違規套現行為屢屢上演。

  “對上市公司高管離職應有嚴格的審計,對高管離職套現要有一定的限制規定。應該更嚴格規定高管股票禁售期。” 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思危建議。

  他表示,除了禁售期外,還應禁止一次性大量套現。“國外高管持股比例通常比我們低。中國有些高管還是當初的創業者,既是高管又是較大的股東,持股較多,套現金額就比較大。”

  機構投資者行為自律

  當前A股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券商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行為,與監管者和市場對其期望的不一致,存在行為偏差。

  以新股發行的詢價定價為例,以承銷商為首的仲介機構與發行企業利益牽連緊密,存在高價發行謀取高佣金甚至直投收益的謀利衝動。同時,券商、基金在參與詢價與定價過程中,由於擁有報價權卻基本不用掏真金白銀,報價存在定價不合理或高估現象。

  “不少買方機構在報價之前並不進行仔細的價值分析,最後是否獲得股票配售,與其價格發現功能實現的好壞與否也並不挂鉤,這使得詢價機構的報價行為缺乏有效約束。”瑞銀投行中國區主席趙駒表示。

  據趙駒介紹,海外成熟市場新股發行的機構投資者認購往往達到新股發行總額的90%。這使得具有定價權的機構投資者擁有充分的動機,考察擬上市公司的真實價值,為大多數投資者壓低價格。日前海通證券H股發行計劃推遲,就是由於海外機構投資者壓價低海通證券的定價底線,導致海通證券主動推遲發行。

  同時,機構投資者參與市場跟風炒作導致損失的案例也時有發生。以近期十連停的“重啤事件”為例,大成基金旗下有10隻基金重倉重慶啤酒,合計持股數為4615.12萬股。如果大成基金在三季度以來持股數不變,則目前其持倉市值已較最高點損失23.77億元。這讓人不得不懷疑現有部分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與風險控制能力。

  同時,股民也期盼在2012年長期機構投資者能開始發力。相比當前不少機構投資行為“散戶化”的傾向,市場明年最熱切的期盼莫過於中國版401K計劃的出臺。

  “401K計劃”即美國養老金計劃。截至2009年末,美國私人養老金的資産規模為16.1萬億美元,持股市值佔股票總市值的比例為17.6%,為美國第二大機構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期也表示,全國有2萬億元的養老保險金餘額分散在各省,此外,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3.9萬億元,扣除貸款後餘額還有2.1萬億元。如果這些資金組織起來,設立一個專門的投資機構或者委託一個機構,投資資本市場,對全體居民都大有好處。

  為中小投資者撐“保護傘”

  “直到和你做了十年朋友,才發現你的指數永遠高開低走,也就2000齣頭。”這是一位小散戶把流行歌曲《十年》歌詞進行的改編,道出了普通股民的心聲。

  作為一個同時涉獵A股和H股的投資者,股民老李參加過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其中也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匯豐控股,而那次經歷給老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時是2009年初,由於金融危機,匯豐當期的盈利狀況很不理想,股價跌得也比較厲害。很多小股東都出席了股東大會,質問公司高管能不能提高盈利,提高分紅,公司高管也不停地向小股東道歉。”老李回憶道,“這讓我大開眼界,原來股票可以這樣做,原來小股東要求分紅可以這樣理直氣壯。但是這在目前的A股市場還是很難做到的。”

  其實,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應該是資本市場一個永恒的主題。在有著200多年曆史的美國股市,就有著這樣一句名言:“保護中小投資者就是保護華爾街”。

  有學者指出,強調資本市場建設必須重視中小投資者保護,究其原因在於中小投資者不僅是最弱勢的群體,而且中國股市對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保護存在明顯的不足。由於中國股市長期以來重融資輕回報的做法,廣大投資者尤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一直都是受損害的對象。

  多位散戶投資者告訴記者,希望監管層在新的一年,能建立專門針對中小投資者合法正當權益受損後的賠償機制。

  “這個市場深不見底。看不見黑,感覺到疼。”這是一位股民年末投資日記中寫下的一句話。希望這句話能觸動所有關心股市、期望股市良性健康發展的人們。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起舞吧!2012的A股!

熱詞:

  • 治本
  • 市盈率發行
  • 大股東
  • EFSF
  • 市場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