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大盤股“趕集”發行 越難越融成A股怪圈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6日 07: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股"趕集"發行

  隨著今年最大的大盤股中國水電(601669)上市,越來越多的大盤股進入人們的視野,而其對市場的影響也愈發明顯。

  作為今年以來最大的IPO,中國水電成功在A股上市,而其首日出人意料的遭到爆炒甚至一度觸及漲停限制引發市場情緒波動。

  雖然上市首日中國水電大漲17.11%,以接近94%的高換手率和70億元左右的成交量,成為A股中的一枝獨秀,但其對資金的分流無疑是懸在市場上方的一把利劍。當天上證綜指大挫2.33%,2400點得而復失;深證成指當天亦重挫2.73%。

  除了中國水電,大盤股似乎有密集登陸A股的趨勢。

  陜煤股份、中交股份這些已經過會的大盤股猶如A股市場的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導致股指創新低的"落石"。

  而招行A、H股配股再融資以及新華人壽可能近期IPO的消息,讓A股市場再次承壓。

  與主板市場大盤股接連登陸相比,中小板、創業板的新股發行已經更多地被市場所接受,其發行節奏仍然保持穩定。

  財匯金融分析平臺統計顯示,從2010年以來,中小板和創業板基本保持在每個月20家左右的新股首發,而今年9月份共有17隻新股發行,和8月份持平。

  從實際募集資金的數量來看,2011年3季度中小板和創業板實際募集資金達到470億元,較去年同期666億元的水平穩中有降。

  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整體看來,自從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以來,監管層更多的是在堅守市場化的底線。雖然市場行情不好,但新股發行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節奏。

  抽水機效應明顯

  以剛剛上市的中國水電為例,其上市募集資金達到135億元,這一數量和整個中小板、創業板8月份IPO所募集資金數量相當。

  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共有17家中小板、創業板進行IPO,其融資總規模為135.8億元,其中募資最多的開山股份(300257)實際募集資金22.68億元。

  董登新認為,一隻大盤股的上市相當於十幾家甚至是幾十家中小板、創業板的企業,這些大型的央企、國企實際上是在和中小企業擠佔資源。"本來就已經在間接融資渠道佔盡優勢的這些壟斷企業,到主板市場進行直接融資,是一種’貪婪’的融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