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專家稱,加大直接融資力度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積極探索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是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對明年財政工作提出的要求之一。多位專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均提出,探索多樣化的舉債方式是建立這一融資機制的重要前提。其中加大直接融資力度被認為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的做法是分散銀行信貸的風險,目前我國地方政府的負債基本集中在銀行借款,地方債務中的80%都來自銀行放貸,過大的地方債務規模會對銀行構成一定的威脅。多樣化的舉債方式是能夠分散地方政府的融資風險,比如加大直接融資力度等。而且還有利於籌集更多資金,直接融資在獲得資金方面也很便捷,並且能夠滿足大規模的投資需要,也會幫助地方政府分散融資風險。
央行發佈的《2010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中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國共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1萬餘家,平臺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佔比不超過30%,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成為貸款的供給主力。而過多的銀行貸款也讓地方政府融資存在著些許隱憂,過多的銀行放貸也會給金融體系造成“重傷”,對經濟發展也會帶來很大損失。
董登新指出,地方政府舉債融資在國外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融資方式,這裡可以借鑒國外的良好方法,首先地方政府需要進行舉債融資時必須要得到法律授權的地方政府才可以進行地方政府的舉債融資,地方政府還需將所發行的短中長三期債券進行科學的設計,能夠讓償債沒有違約風險,這樣的舉債模式才可以持續發展。在管理方面還需要進行統一的債務管理,對於我國來説此次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是首次面臨新的舉債模式,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債務的收付平衡、控制信用風險等一系列問題的産生。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應當拿出一個可行的與時效性相配合的短、中、長期的債務問題解決方案。短期內基本上可行的就是地方政府用更透明的方式舉債。但長期來講,還是要採取盤活資産、進行稅制改革等最終解決方案。
地方政府的舉債融資長期來看,也是地方政府對於納稅人負責的一種體現,建立良好的完善的地方政府舉債機制也有助於地方政府在司法體系的建立以及推動市場經濟方面有著很強的作用。但是對於地方政府的舉債還需要有合適的規則來制約地方政府的國度舉債現象。一個良好的機制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達到所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