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內外藥企互攻對方主場 專家提醒中企很吃虧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0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歐美醫藥市場需求持續下滑之時,新醫改帶來的市場擴容讓中國成為跨國藥企眼裏的香餑餑。於是,一邊收縮歐美戰線,一邊押寶中國等新興市場成為近期多家跨國醫藥巨頭的共同策略。而頗為有意思的是,在跨國醫藥巨頭紛紛加碼中國業務之時,國內藥企則急於敲開西方大門。專家認為,在這場對攻戰中,中國要想走出國門,必須提高産品質量,而這也會讓國內消費者受益;但另一方面,與拿專利藥敲開國門的醫藥巨頭相比,原料藥為主的出口方式讓中國藥企始終處於下風。

  歐美裁員中國招聘

  根據此前預測,到2020年,中國會超過美國和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醫藥市場。正是看重這一市場的發展潛力,諾華在日前宣佈的裁員計劃中稱,未來5年內,公司將在瑞士和美國計劃裁2%的勞動力,約2000人,以應對世界範圍內的政府醫療預算削減。不過,在中國和印度不僅不裁員,還將新增數百個職位。此外,諾華在瑞士和意大利的工廠將關閉,制藥業務將外包至低成本的國家如中國和印度生産。

  與諾華策略相倣的還有跨國制藥巨頭默沙東,該公司此前也曾裁員,但同時,其中國擴張始終沒有減速。不久前,默沙東發佈消息稱,將在北京成立亞洲研發總部。同時,未來5年內在華投入15億美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的研發資金。而這樣的大手筆,也讓其成為中國最大醫藥研發中心。此外,輝瑞阿斯利康等藥企也將銷售重點向亞洲轉移。

  對此,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國外制藥企業的做法在預料之中。“今年,全球醫藥銷售額增幅可能在4%左右,而中國則預計依然保持在20%。由此可以預測,在西方經濟低迷之時,跨國醫藥巨頭勢必會選擇將中國等亞洲市場作為救命稻草。”

  中國藥企展開對攻

  在跨國藥企紛紛加碼中國業務之時,國內制藥企業也提高出海速度。昨日,記者從健康元公司獲悉,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市海濱制藥有限公司已正式收到了德國藥政官方發來的無菌美羅培南(原料藥)歐盟GMP證書,成為國內首家無菌美羅培南(原料藥)通過歐盟GMP認證的企業,同時也意味著該産品可以正式進入歐盟市場。

  另外,中藥也急於敲開歐美市場大門。除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向瑞典國家藥品管理局遞交中藥産品註冊申請外,還有超過7家藥企也在準備遞交申請。

  但是,總體來看,中國制藥企業的海外發展並不順利。比如一直以“我國中藥行業海外市場開發排頭兵”自居的佛慈制藥,幾年下來,其國外市場平均只佔到了總收入的8%左右,約為一年2000萬元的收入,與預想相差甚遠。而化學藥方面更是受困創新性差等因素,致使長期只能靠較為低端的原料藥出口。

  別讓中國吃虧了

  “我們其實已經發現跨國藥企在中國市場動作越來越頻繁。目前,三甲醫院使用的藥品近五成為外資品牌。這對中國傳統醫藥工業的衝擊很大,也讓國內藥企頗為憂心。”一位不願具名的藥企高管坦言。

  資深醫藥專家戴浩森也稱,在與洋巨頭的對攻戰中,中國藥企吃虧了。“因為目前,中國藥企依舊依靠原料藥出口,而跨國醫藥巨頭則購買了原料藥後,加工成高價專利藥再銷往中國。在這過程中,中國不僅獲利甚微,而且還加重了環境的污染。”戴浩森説。

  北京康派特醫藥經濟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磊也強調:“雖然跨國藥企在中國成立不少研發中心,但核心技術並未轉移過來。也就是説,很多國外企業在瓜分中國市場蛋糕之後,卻沒有拿出最先進的技術、産品進行交流。而未來,中國應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只有這樣,在與國外醫藥巨頭的貼身肉搏中才有望拉近實力差距。”

  商報記者 肖瑋

熱詞:

  • 國內外
  • 藥企
  • 互攻
  • 對方主場
  • 專家
  • 提醒
  • 中企
  • 很吃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