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順豐速運低調潛入零售業 試水實體便利店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1日 08: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夏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記者 張漢澍 上海報道

  外界很難猜想到,順豐速運正在醞釀一個怎樣的商業帝國。

  在位於順豐總部所在地的深圳,20多家打上了“順豐”烙印的便利店近日首次露臉。業界眾多人士就此斷言,攜物流之勢的順豐將從此大舉進軍零售行業。

  然而順豐本身似乎並不想戴上這頂“高帽子”。順豐速運公共事務品牌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順豐希望低調行事,深圳的20多家便利店只是作為一次小小嘗試,目前順豐沒有向全國佈局的計劃。”

  不過,外界似乎更願意把順豐的低調解讀為“暗度陳倉”。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作為未來商業板塊的運作主體,順豐商業運營公司已經註冊成立。而在數月後順豐將計劃于廣州再開6家便利店,順豐的總目標是在全國開設1000家門店。

  儘管上述順豐品牌處人士一再聲稱“順豐沒有其他投資方向”,但事實上就在幾個月前,順豐旗下電子商務網站——順豐E商圈已經投入運營,此番再涉足零售實體店,順豐已對線上線下零售領域雙雙展開佈局,這家快遞業大佬的商業版圖似乎也日漸浮出水面。

  便利店的誘惑

  順豐在深圳的20余家便利店多集中在關外地區。除了這點表層信息外,順豐進軍零售業的戰略意圖如同其創始人王衛一樣神秘。記者輾轉採訪了多位順豐管理層人員,但他們均對涉足便利店一事三緘其口。有消息稱,目前順豐要求員工不得對外透露任何有關便利店方面的信息。

  據本報記者了解,自今年10月16日起,順豐就已經與300多家7-11便利店和百里匯便利店在深圳展開寄件代理合作。

  上海一家快遞企業的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便利店快遞服務在日本和中國台灣發展得很成熟。這是因為,人們如果在下班時間突然要寄送重要文件或者物品,但郵局或者快遞公司已經關門,這往往會造成很多麻煩,但便利店可以提供24小時的寄件服務。

  不僅如此,如果將便利店作為快遞寄件的分發地和中轉站,還可以有效地降低快遞企業的運營成本。目前順豐速遞收件人員月薪少則5000元,多則上萬元,如果自建門店,無疑可實現人力資源的集約化整合,幫助順豐在人員開支上省下一大筆錢。

  相關信息顯示,如果在便利店寄件,順豐1公斤同城件收費為9元,省內件為11元。與平時標準快件相比,便利店寄同城件便宜3元,省內件便宜2元,消費者無疑也將因此在價格上獲益。

  “在深圳地區自建順豐便利店主要是為了方便客戶取件和寄件,我們的業務還是以快遞為中心。”對於順豐自建門店的理由,上述順豐公共事務品牌管理處負責人在電話中向記者多次重申。

  不過,外界對此的解讀不僅於此。深圳唯實慧達企業管理諮詢公司零售業諮詢師陳怡表示,順豐速運與便利店合作快遞包裹業務,便利店會分走8%左右的利潤。在與便利店長期的合作中,順豐不甘心被分走這一塊利潤,因此必然希望自己掌控渠道。

  目前,在前程無憂等招聘網站上,記者看到順豐正在為醞釀中的零售版圖大量招募從業人員,招聘職位包括運營管理高級經理、商品陳列經理、採購專員等。儘管順豐官方聲稱目前只在深圳試點,但記者在招聘網站上發現,順豐招募的便利店店長一職,工作地點顯示為浙江杭州。

  冀望協同效應

  或許是擔心遭遇零售業既有格局的抵制,順豐將此番涉足零售業的目的歸結為“方便客戶存取件”。但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順豐顯然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順豐此舉試圖將快遞中轉與零售業態結合,每次人們來取件的時候可能也會捎帶著買點東西,如此一來可以高效整合渠道末端資源。”上述上海快遞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多元化業務拓展已經成為快遞行業一種趨勢。從這個行業本身的資本運作模式來看,企業將優先選擇資本運作量較小,符合企業經營節奏的行業。而便利店的經營利潤率和輕資産運作模式符合快遞行業的資本承受力。從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便利店能在未來的消費井噴時期獲得許多機會。”中投顧問快遞業高級研究員高博軒告訴本報記者。

  而在威普諮詢的分析師看來,順豐此番佈局便利店與此前推出的順豐E商圈電子商務網站有密切聯絡。

  相關資料顯示,順豐E商圈為順豐速運集團旗下網站,今年3月在廣東省工信局完成備案,網站出售商品主要有數碼科技類産品、商務禮品、母嬰用品、茶葉等。在此基礎上,順豐還專門研發了自己的支付工具——順豐寶。

  據順豐速運副總裁黃偉(微博)介紹,截止到2010年底,順豐營業收入已高達100億元,服務網絡覆蓋全國32個省市,擁有8萬餘名員工,年平均增長率高達50%,利潤率高達30%。

  然而對於這家身家百億的國內民營快遞巨頭而言,未來的可持續性增長或是其一塊心病。曾有人算過一筆賬,2010年,順豐平均一天收到的所有包裹量在200萬單左右。但是,單單淘寶一家電商,一天的包裹量就達到了700萬單。2010年,電子商務包裹僅佔順豐整體業務量的8%左右。電商物流市場越來越大,然而順豐卻離這個市場越來越遠,對於順豐而言,除了進軍電商似乎沒有第二種選擇。

  儘管順豐方面總喜歡用“嘗試”之類的話對新業務輕描淡寫,但據一位曾在順豐任職的人士透露,順豐做電子商務已經醞釀了超過兩年,而且從網購平臺招募了一批專業人員組成團隊在做。所以肯定不只是試試看,而是志在必得,否則也不會專門花大力氣研發順豐寶。

  但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的情形判斷,順豐E商圈很難談得上成功。相比淘寶、京東商城等電商,順豐在價格上毫無優勢可言;而比起1號店等電商新貴,順豐在産品品類上又顯得過於單薄。

  “對於電商初期發展而言,價格和品類是吸引顧客的重要元素,但在不具規模優勢以前,不論是價格談判還是品類引入都存在諸多局限。但如果增加線下實體便利店的數量,隨著規模做大,順豐會在未來與供應商的對話中掌控更多話語權,實體零售與電商間將産生許多協同效應。”威普諮詢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跨界有風險

  事實上,攜物流優勢涉足零售業,順豐並非第一家吃螃蟹的企業。相關資料顯示,早在2002年,深圳共速達物流公司就推出了“萬店通”品牌便利店,但通過加盟,如今萬店通數量也仍只有200余家。而在去年10月,由中國郵政集團和美國地平線集團共同打造的百全超市進入豫、魯、贛三省的十多個村鎮,不過目前百全超市的發展也並不理想。

  “成功的便利店對門店選址、消費者研究、商品配置、門店外觀、食品保鮮度、運送時效、服務態度等有非常高的要求。”在上海商學院流通經濟學院院長周勇看來,物流快遞的大佬們在涉水零售業後儘管不乏大財團的支持和物流優勢,但前者始終只是零售業中的一個環節,要想打通整個供應鏈仍面臨跨界風險。

  “便利店與快遞是可以有效結合的,但快遞企業自建便利店最終能不能形成氣候要看兩大要素:一是是否能忍受長時間虧損,現在的門店租金與人力資源成本不斷攀升,如果不能忍受長時間的虧損,就無法持續;二是能否獲得足夠的人才,便利店看起來比較簡單,但由於變化快、時效性強,需要很高的運營技術含量,因此需要一大批專業人才的儲備。一旦便利店開始做快遞業務,順豐也要提防業務發展反受便利店的區域限制。”周勇説。

  據記者了解,即便是擁有成熟運作模式、技術、品牌的日本全家和7-11便利店,目前在中國市場仍處於虧損狀態。

  高博軒也向記者表示,儘管從進入門檻而言,快遞業進入零售業並非難事,但在拓展初期也將面臨市場波動、財務成本波動等風險。

熱詞:

  • 順豐
  • 便利店
  • 快遞巨頭
  • 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