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德國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30日 0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歐債危機後,德國政府的應對之策備受批評。

  在筆者看來,德國也在權衡利弊,意圖借助危機帶來的改革契機,下一盤很大的棋。

  這盤棋的最高目標,就是革除歐洲進一步整合的障礙,掌控部分國家財政權,打造歐元區財政聯盟,向更緊密的“歐羅巴合眾國”邁進。

  因此,對於歐元債券這一普遍被認為是解決歐債危機的“終極方案”,儘管“笨豬國家”望穿秋水,法國也傾向支持,但德國就是不點頭。從表面看,德國認為此舉需要修改法律,存在難度;另外,歐洲央行提供融資,有助長通脹的風險;而且,歐元債券實為德國讓渡信用,德國難免有吃虧感覺。

  但在重大危機時刻,打破規則、修改法律,總是屢見不鮮的事情;更何況,如果能拯救歐洲,最終德國也必然受惠其中。德國的遲遲不首肯,其中最關鍵因素,就在於它必須在掏錢同時拿到實利,其底線就是,各國必須先制定規則,整頓財政紀律,同時歐元區層面必須有財政執法權,而最大的執法權,當仁不讓就掌握在被認為是“財政鷹派”的德國手中。

  因此,在整個歐債危機演變進程中,德國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一直扮演著苛刻的老教授角色,對希臘、意大利這些“問題學生”,在提供有限的救助資金時,更制定嚴苛的條款,並要求他們必須勒緊褲腰帶緊縮財政;同時,甚至要這些國家承諾,如果達不到要求,將面臨嚴厲的懲罰。在希臘上演“公決”鬧劇後,默克爾更一度説出可能會驅逐希臘出歐元區的重話。

  德國引而不發,其他國家心焦如焚。在各方壓力下,德國雖也作出了一些通融,比如對於歐元債券的態度也出現了某種和緩,但德國掌控未來執法權、打造財政聯盟的想法從未改變。德國外交部長韋斯特韋勒不久前就撰文指出,歐洲央行開動印鈔機,或許能帶來短期緩解,但亦可能帶來可怕後果,即會加劇通脹,又會使極其重要的“改革激勵”化為烏有。

  對歐洲國家來説,將財政大權拱手相讓,總是非常敏感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能為之。但德國正是看到了這一難得的契機,迫使其他國家締下關鍵的“城下之盟”。這也是各方在應對歐債危機過程中總是難以同調的根源所在。當然,德國強硬態度也存在風險,如同弦繃太緊容易斷弦一樣,其他國家如不屈從而無須違約,將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對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經濟帶來災難。

  但“危”和“機”總是相互轉化的。形勢最嚴峻的關頭,往往也是改革最容易突破的時刻。如果德國要求能得到滿足,歐元區將邁入新的階段:一場前所未有的債務危機,將可能催生出一個更緊密健康的新歐洲———在這個新歐洲,德國將是毋庸置疑的領導者。(劉洪)

熱詞:

  • 德國
  • 問題學生
  • 歐元區
  • 歐元債券
  • 新歐洲
  • 通脹
  • 歐洲央行
  • 財政紀律
  • 默克爾
  • 財政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