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遏制銀行理財異化 尚福林叫停一個月內期限産品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7日 09: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財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財經》綜合報道】

  11月17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日前,多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透露,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第四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分析會上要求,原則上不允許發行一個月及其以下期限的理財産品。

  據稱,銀監會擔心,銀行過度依賴短期理財産品攬存,造成存款在月初、月中、月末大幅震蕩,誘發流動性風險。

  時近年終,資金緊張,攬存大戰一觸即發,超短期高收益理財産品本被銀行寄望作為"利器"使用,但日前被銀監會叫停。

  不過,多位銀行理財業務條線人士表示,市場對現金管理類産品存在巨大的需求,接下來,銀行可能的應對之舉是將同一系列的短期理財産品進行合併,形成一個大的、可供客戶自由申購贖回的開放式産品。

  叫停超短期理財産品,乃應對銀行理財異化為存款工具的監管之策。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理財業務從2005年以來快速發展,是金融脫媒加劇,利率市場化預演的産物,其發展具有客觀必然性。但當前存在兩大突出問題,一是在資金投向上,主要投向信貸資産,淪為"第二信貸部";二是運作過程不夠公開透明,過度透支了銀行信用。

  IMF近日發佈了針對中國金融部門的FSAP報告,報告所列舉的短期風險就包括"影子銀行和表外活動導致銀行脫媒現象加劇"。一位銀行業高管認為:"銀行理財規模膨脹,存款加速流出銀行表內,必然對銀行體系帶來衝擊,但這也是無法遏制的趨勢。"

  在此背景下,如何減輕存款流失、金融資産重構對銀行體系的衝擊,引導銀行理財回歸真正的資産管理,是銀監會新任主席尚福林面臨的一大課題。

  不過,這顯然也不是銀監會能夠獨自解決的,叫停超短期理財産品,也只是"治標"之策。當前銀行理財出現的"異化"現象,短期來看,與貨幣政策制定部門過度使用數量型收縮工具,拒不採用價格型工具密切相關。長期來看,則是利率市場化阻滯,居民可投資渠道過於狹窄的産物。

  今年以來,CPI高位運行,負利率狀態持續,對公和個人存款加速流出銀行表內,購買銀行理財産品。同時,存款準備金率一再上調,銀行流動性緊張,為了維持存款規模,狂發理財産品。

  今年6月末,這種現象表現得較為普遍。業內人士認為,尚福林要求原則上不允許發行一個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財産品,正是為了防止此類現象在年底重新抬頭。"讓銀行提早斷了這個念想,才會提前預警,早作預案。"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

熱詞:

  • 銀行理財
  • 銀行流動性
  • 尚福林
  • 叫停
  • 銀行體系
  • 銀行理財産品
  • FSAP
  • 銀監會
  • 短期
  • 利率市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