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煤電一體化再掀高潮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9日 09: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能源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連續兩年陷入巨虧的漳澤電力終於等來了“救兵”。但出人意料的是,出手相救之人並不是來自電力的“自家人”,而是“老冤家”煤炭。

  10月28日,停牌近4個月的漳澤電力推出重大資産重組方案,擬以不低於5.56元/股的價格向特定對象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同煤礦集團臨汾宏大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約6.23億股股份,用於購買同煤集團持有的塔山發電60%股權、同華發電95%股權、王坪發電60%股權、大唐熱電88.98%股權,以及臨汾宏大持有的豁口煤業100%股權、錦程煤業90%股權。標的資産評估預估值約34.62億元。

  重組一旦完成,同煤集團將一舉持有漳澤電力31.99%的股權,而漳澤電力的“大老闆”即由中電投集團變更為同煤集團。

  在煤價高企、電價停滯的背景下,像漳澤電力這樣“由煤入主”成型煤電一體化道路的絕非個案。但作為央企斷臂的地方火電企業,漳澤電力還是頭一家。

  “自家人”不出手?

  重組是不得不走的路,兩年的巨虧已讓漳澤電力無力前行。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漳澤電力虧損高達7.49億元。今年上半年繼續報虧3.14億,位列A股十大虧損股之列。在這樣的背景下,山西同煤集團向漳澤電力注入其四家電廠及兩家煤礦,可謂力挽狂瀾。

  漳澤電力為此慶倖,另一邊,“自家人”卻在唏噓不已。“五大發電集團2008年後形勢急轉直下,火電業務連虧四年,預計五大集團到今年底,四年來的虧損總額將逼近1000億元。”華電集團政策法規部主任陳宗法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五大電力集團將旗下火電上市公司控股權首次出讓的消息,讓同行顯然“很受傷”。

  “自家人”無力出手——其黯淡的上市公司業績不斷重復此答案。

  截至10月30日,在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虧損榜中,火電企業最為“搶鏡”。華銀電力、漳澤電力、長源電力、華電能源位列虧損前十位,分別虧損5.9億、5.4億、4.45億和4億元。上述四家分屬大唐集團、中電投集團、國電集團和華電集團等四大電力央企,背靠“大樹”仍然虧損嚴重。

  另據統計,39家火電熱電上市公司中,除3家未發佈前三季度業績外,其餘36家中虧損的有13家,虧損比例佔到1/3;每股收益超過0.1元的僅15家,不足一半。

  最新發佈的《央企2010年度分戶國有資産運營情況表》也顯示, 2010年度102戶“成績單”遭披露的央企僅有6戶“不及格”,其中就有虧損30.3億元的大唐集團以及未能實現保值增值的華能集團。

  “煤運”改變“霉運”?

  國資委對“不及格”的成績單解釋稱,由於煤炭價格高位運行,火電業務一直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導致電力央企損失嚴重。五大發電集團虧損總額近千億,大型煤炭企業的利潤卻從2002年起連年翻番。

  當下,腰包豐滿的煤炭企業把眼光投向下游以延伸産業鏈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煤炭企業有這樣的實力,也有這樣的行動力。

  今年以來,神華集團頻頻收購電廠,火電規模愈做愈強。截至6月底,發電機組裝機容量2986萬千瓦,較去年底增加4.3%,其中控制並營運的燃煤機組達66台,平均單機容量達44萬千瓦。燃煤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2957小時,比同期全國火電發電設備高出365小時。上半年從控股股東國華呼電收購新投産260萬千瓦燃煤機組,新設神皖公司,收購孟津電廠,今年裝機容量有望達到3100萬千瓦,發電業務營業收入預計約553億元。

  漳澤電力亦表示,本次重大資産重組將使企業的生産規模得到成倍擴張,同時原有的火電機組得到了較為穩定的煤源保證;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在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進一步提高同煤集團下屬四座電廠的管理水平和經營業績。有望成為煤電一體化的示範企業。

  記者從同煤集團相關人士處獲悉,電力板塊是集團要在“十二五”非煤産業中打造的第一大板塊,“到‘十二五’末,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350萬千瓦以上,總資産將達450億元。”

  今年4月26日,同煤集團電力能源有限公司掛牌,總裝機容量314萬千瓦,總資産130億元。共下設4個控股坑口電廠,正是此次向漳澤電力注入的對象。

  記者查閱漳澤電力網站顯示,漳澤電力現總裝機容量378.85萬千瓦,其中擁有火電機組13台,裝機容量364萬千瓦。其公告顯示,重大資産重組後,漳澤電力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664.85萬千瓦,加上現有在建、待建和已取得“路條”的項目,“十二五”末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至1500萬千瓦,佔山西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4到1/3,足以實現同煤集團“十二五”電力裝機目標。

  但是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煤炭分析師李廷向本報記者表示,漳澤電力是1993年在原山西漳澤發電廠的基礎上設立的股份制公司。一來運營時間較長,機組設備陳舊,其燃煤機組平均單機容量不足30萬千瓦,未來需支付鉅額成本進行升級換代;二來其所屬發電分公司漳澤發電、河津發電和蒲洲發電分公司並不在集團自有煤炭的輻射範圍,發電成本將高於配套的坑口電廠。

  “把兩隻螞蚱拴在一根繩上”

  11月3日有消息稱,華電集團控股的煤礦資源儲量達到235億噸,如將煤炭資源産能全部釋放,煤炭自給率將超過30%。據此,華電集團在其“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設一批煤電化一體化的集群項目。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黨委副書記馬富元向本報記者表示,此種煤電互相介入的方式是“把兩隻螞蚱拴在同一根繩上”。

  據悉,作為全國煤炭産量億噸級以上的五家煤炭企業之一,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現在控、參股已運行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340.65萬千瓦,其中控股裝機容量40.65萬千瓦;參股裝機容量300萬千瓦。

  “全都是資本金介入。”馬富元介紹説:“目前在華東地區有參股、控股的電廠。現在洽談完了的有7、8家,已經簽字的有4家。多數為參股,股份佔比49%,個別採取的控股。”

  雖然煤炭和電力目前對彼此之間的滲透熱情高漲,但業界對煤電是否該互相進入依舊爭論不休。

  中電聯在今年初發佈的《煤電一體化問題研究報告》中稱,“煤和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産業,除了有上下游關係外,在勘探、建設、運營方面毫無相同之處,一體化經營實際上違背了社會化生産專業分工的趨勢,是煤電矛盾逼出來的無奈選擇。”

  如果説電力企業掘煤是迫於煤價高企的成本壓力,煤炭企業涉電似乎並非無奈選擇,許多人認為是借機抄底。然而煤炭企業卻不這麼想。

  “煤炭企業光景見好不過近十年來的事情。為了不在煤價的大幅波動上栽跟頭,煤電一體化成為企業規避資源價格風險的一種手段。” 馬富元説:“集團現在參股控股下游電廠的煤炭分額已經達到3000萬噸/年,為的也是能穩定一部分長遠的市場份額。”

  “上世紀90年代末,煤價下跌,大部分煤炭企業都在虧損。煤價最低時才2、30塊錢一噸,我們請客吃飯跟電力企業套近乎,求著給人家送煤,電廠根本不睬我們。”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銅川礦業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因為效益不好,我還曾經有過大半年都領不到工資的經歷。”礦上的員工感慨萬千。

  有業內人士認為,同煤集團對於接手漳澤電力的真正興趣並不大,最終接受的重要原因是由於山西國資委的積極推動和斡旋。但同煤集團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否認了這一説法,“山西國資委不至於非逼同煤‘迎娶’漳澤電力不可,至少從擴張電力板塊的方向來説,與集團的‘十二五’規劃是相吻合的。煤企並不缺乏並購火電企業的動力。”(記者:胡珺)

熱詞:

  • 漳澤電力
  • 自家人
  • 虧損股
  • 漳澤發電廠
  • 總裝機容量
  • 中電投
  • 不及格
  • 十二五
  • 中電聯
  • 煤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