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海:大幅優惠也無力推動樓市持續成交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8日 1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多家房産研究機構數據顯示,11月首周(10月31日—11月6日)申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 9.38萬平方米,環比下跌32.32%,5周內第三次跌破10萬平方米,而780套的成交套數更是創下近33周內的新低。

  業內人士坦言,此現象或表明在部分項目“暴跌”及部分開發商資金緊張到要“倒閉”的傳聞下,市場預期再度發生變化,雙方能接受降價幅度再次出現“分歧”,從而會導致再度陷入觀望。

  業內人士指出,時值月初,再加上部分降價幅度較大的項目集中簽約基本完成,是造成上周成交下降的主要原因。從中國房産信息集團CRIC數據來看,上周周成交冠軍中海禦景熙岸,由於重新恢復網簽集中成交162套,佔成交面積十強銷售總套數的4成之多。位於寶山的香逸灣前期售價高達2.2萬元/平方米,目前給出相當於77折的優惠力度,也只換來50套的成交量,位於排行榜第二。而其餘多數十強項目只有二十套左右的成交量。可見目前市場上的購買力十分有限。

  對此,中國房産信息集團分析師薛建雄認為,這主要是降價帶來的市場衝擊並沒有很好地持續所致。

  “前兩周有幾個大幅降價的項目,從它們的成交數據來看,其銷量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薛建雄直言,11月首周樓市的低迷,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降價反推樓市更趨觀望。

  “目前降價換量已是大勢所趨,但部分資金鏈緊張的項目以價換量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時期,需要用更大的代價才能刺激市場來換量。 ”佑威機構執行董事、樓市專評網首席分析師黃志堅判斷道。

  21世紀不動産上海區域市場中心總監李明麗的話語更為直接:“市場各方對價格的博弈或是近期制約樓市成交的主要原因之一。 ”

  李明麗表示,近幾週樓市成交前十項目中多為降價項目,這表明市場潛在購買力存在的同時,亦體現了目前樓市已呈現不降價難跑量的局面。不過當前市場個別産品降價力度已經“到位”,其價格再次下探可能性不大。與此同時,貸款口的收緊,尤其是目前購房首付要提升至五成,才有可能通過銀行貸款審批的購房門檻,已經將一部分購房者攔在市場之外,也造成了目前大幅優惠也無力支撐持續成交的局面。因此,在這一輪降價潮釋放了部分購買力之後,市場成交量將繼續走低。(記者 張駿斕)

熱詞:

  • 樓市
  • 成交面積
  • CRIC
  • 分歧
  • 大幅
  • 暴跌
  • 倒閉
  • 中國房産
  • 套數
  • 21世紀不動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