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創意也是生産力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4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金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日前,“2011上海國際創意産業活動周”圓滿落幕。和之前的六屆創意産業活動周不同,本次活動周首次提出了“創意也是生産力”的主題,更加注重展示創意為“産業載體”本身帶來的實踐價值,從而突出文化創意産業在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這一坐標係中的重要作用

  四大主題板塊

  據介紹,本屆創意産業活動周為期7天,分別在上海世貿商城、上海國際展覽中心和新十鋼(紅坊)創意園三大會場舉行,共分為上海創意産業博覽會、上海國際主題樂園産業展覽會、創意生産力上海設計新模式展和紅坊ZAI設計四大主題板塊。上海創意産業博覽會分為“設計之都主題展”、“創意設計主題展”、“創意園區主題展”等六大展區,致力於促進形成新材料、新設計、新工藝、新産品、新市場的産業鏈。

  上海國際主題樂園産業展覽會將主題樂園上下游全産業鏈集中展示交易,在全國尚屬首次。該展覽會還把文化創意産業和旅遊産業進行聯動,把數碼技術、影視動畫、智慧化技術、主題演繹等創意要素作為中國主題樂園轉型提升的助推器來集中展現;創意生産力上海設計新模式展則突出展示一批具有引領和示範價值的企業,演繹從創意到生産力的有效路徑,力圖借此提煉並歸納出創意産業的上海新模式。

  而紅坊ZAI設計主題展集中展示來自時尚、建築、當代藝術、環保裝置、工藝美術等領域的國內外優秀作品,其中包括當代藝術大師原創環保裝置作品邀請展、工藝美術大師原創作品展、建文築章水石國際建築裝置展、靜玩視平線藝術十年慶典展等一系列重量級展覽。

  創意新品紛至沓來

  記者在活動周的開幕現場看到,開幕式通過視頻短片、現場採訪、授牌頒獎等形式,分別從“政策、平臺、基金、企業、品牌、集聚區、節慶活動、長三角聯動、國際融合、創意人才”等十個方面,對上海獲得“設計之都”稱號後做出的各項工作進行了梳理和盤點,並對取得的豐碩成果進行了肯定和嘉獎。備受關注的“2011年度上海青年高端創意人才”評選活動也于當晚揭曉,來自建築、服裝、産品、廣告、時尚、傳媒等領域的10位青年才俊精彩亮相。

  與此同時,在另一地點,以“創意産品,演繹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創意産業博覽會現場正在展出的創意作品,不局限于“陽春白雪”的藝術作品,還有眾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展品。當記者來到創博會“市民生活創意展區”內時,一個個由普通市民設計的創意産品映入眼簾:一款設置了24根導熱管的節能水壺,從外表看與普通的水壺差不多,卻能比傳統水壺節約30%的燃氣和時間;一款“會爬樓梯”的椅子借助一根管道,可在住宅中有彎道的樓梯上“通行”,讓家中行動不便的人能夠方便地乘坐椅子上下樓梯。而在DIY專區,參觀者可以自己動手製作禮盒、卡片、拼布等創意作品,體驗創意靈感。引人注意的是,一款長達20.5米的全國最大純手工銅浮雕《清明上河圖》在展會上首次公開亮相,作者對原畫中814個人物、180棵樹、13輛車、29艘大小客貨船等元素都做了細緻入微的雕刻。

  另據了解,在“紅坊ZAI設計主題展”中,由昆山創意設計中心舉辦的昆山“匯設計”主題展帶來了身高8米的龐然大物昆山一號變形金剛。這款為昆山三一重機量身打造的“企業形象代言人”,由上海浩漢産品設計公司與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聯手打造,前後歷時4個月,共有10多位設計師、20多位工程師、30多位組裝團隊、40多位模型師、50多位動畫師參與創作。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工程機械展上,該展品首日就創下2萬人駐足觀看的傲人記錄,併為三一重機帶來了6億元的銷售大單。

  何以“叫好不叫座”

  業內專家認為,創意産業的核心在於創新,其本質是一個無可複製的創意的過程,並借助市場為導向,更新産品和服務的設計。以設計産業為例,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企業意識到産品設計創新與品牌重塑的重要性,其所帶來的是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變得強大、自信和成熟。但一直以來,創意産業如何“産業化”、如何估值、如何實現經濟效益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很多設計不能迎合消費者的口味,更不能受到投資人的青睞,也讓很多創意産業“叫好不叫座”。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創意産業的發展在求新的同時,也要注重傳統,並通過金融和文化相結合來支持發展。而對於創意産業投資回報週期較長,産品開發風險較大,以盈利為目的的資本往往難以介入的現狀,則需建設一個服務文化創意發展的公共服務體系,包括建立多樣化的網絡信息、投資資訊和技術服務平臺來降低文化産業的運營成本。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授權、委託等多種形式來鼓勵文化創意企業的發展和人才培訓、消費體驗、公共交流等服務平臺的建設。

  據悉,未來上海將從五方面推動上海文化創意産業發展:一是在大力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興業態健康發展的前提下,重點發展好媒體業、藝術業、工業設計業、時尚産業、建築設計業、網絡信息業、軟體業、諮詢服務業、廣告會展業、休閒娛樂業等産業領域;二是實施一批包括基地、平臺、活動、功能提升等4個方面,涉及27個項目的重點項目;三是優化産業空間佈局,形成“一軸、兩河、多圈”的文化創意産業空間新佈局;四是建設現代産業市場體系,完善産業發展格局、拉動文化創意消費、拓展國際貿易等;五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完善人才培養、引進和服務機制,為文化創意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創意産業成為重要支柱産業

  創意産業包羅萬象,涉及的産品和服務更是數不勝數。它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份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它來自技術、經濟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創意産業又稱為內容密集型産業。正是由於它的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所以,對於提升我國産業發展水平,優化産業結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的創意産業也進入了跨越式發展階段。以上海為例,去年初,申城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成為“設計之都”。一年多來,在上海市文化創意産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與全市各級單位的配合下,創意産業已成為上海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成為提升上海軟實力的動力引擎。同時,上海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上海文化創意産業從業人員為108.94萬人;實現總産出5499.03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實現增加值167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5.6%,高於全市GDP增幅5.3個百分點;佔上海生産總值的比重為9.75%,比上年提高0.51個百分點;對上海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

  目前,上海市已有100多個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國(上海)網絡視聽産業基地、國家音樂産業基地、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範園區等一批國家級的文化産業基地正在建設中,其中以數字出版基地為龍頭的張江文化産業集聚區,去年的文化産業年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在金橋移動多媒體內容産業基地已全部落戶;“環同濟創意産業集聚區”載體量為60萬平方米,去年總産出達150億元。

  另外,當前上海已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數字娛樂等領域,集聚了一批具有較強“走出去”能力的文化創意企業,上海文化産品和服務“走出去”的能力得到持續提升。而在A股和海外市場上市的文化創意企業也已有8家,在全國網絡視聽服務市場的份額達到70%左右,網絡遊戲服務市場份額近50%,動漫産業産值達51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其他在網絡財經、網絡電子商務、網絡休閒娛樂、網絡遠程教育服務等領域保持了全國領先地位。

  在“十二五”規劃中,作為上海市重要的支柱産業,創意産業被再一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力爭到2015年,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增幅要快於服務業平均值,佔全市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12%左右。這一目標對上海未來創意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熱詞:

  • 文化創意産業
  • 創意設計
  • 創意人才
  • 創意作品
  • 生産力
  • 拼布
  • 視頻短片
  • 通行
  • 叫好不叫座
  • 主題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