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美國製造業回流 中國製造業或轉道非洲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8日 10: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産經新聞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美貿易逆差又掀新波瀾:美國的海外製造業要“回家”。

  “我們預計30%左右從中國進口的份額將在5年內重新回到美國。”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10月7日發佈的報告表示,這些外包工廠回歸將會為美國本土創造200萬至300萬個就業機會。這些行業包括電腦和電子産品、金屬製品、機械製造、家電産品、化纖橡膠、傢具製造等。

  “美國製造業回流源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由於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製造業回流的論斷有利於刺激外界對美國的信心,還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前提出的‘再工業化’戰略相吻合。一是我國所固有的成本優勢正在不斷流失。隨著中國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中美之間生産成本上的差距正在縮小。”民間智庫安邦諮詢宏觀經濟研究員李浩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有機構預測,2000年中國製造業時薪僅52美分,而美國為16.61美元,到2015年時這兩個數值將分別達到4.41美元和26.06美元。雖然中國仍有較大優勢,但是在美國,土地成本、水電氣成本和物流成本都遠比中國低。

  “一旦美國製造回流或轉移,勢必將給我國製造業發展帶來嚴峻的考驗。例如,市場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大、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對美出口量減少、易遭受美國的技術封鎖等。”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馬遙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享受多年人口紅利的中國製造業已經到了必須調整升級的時刻。國內的勞動力和資源成本上漲已經是不可回避的問題,這是大勢所趨。”中商流通生産力促進中心一位不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製造業似乎已經註定走進了“死衚同”,不轉身就意味著“死亡”。對此,李浩建議,中國製造業必須推進結構調整和産品升級,加快自主創新的步伐,只有向高端搶佔,未來才有發展空間,因為繼續搞低端的加工製造基本上沒可能了,勞動力、資源、環境都無法繼續承載這樣的粗放式發展。

  馬遙也表示,中國製造業必須積極促進産學研結合,並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相關企業的創新發展,以增強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未來5至8年內,中國需完成從産業鏈低端向中高端、從低價競爭到差異化競爭的轉變。

  與此同時,中國還需要著手轉移出口目的地,培育新的增長極。例如,中國政府應該綜合利用金融實力和實業優勢,推出10年4000億美元的非洲開發計劃,推動人民幣和中國商品流向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