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連平:內生增長動力強勁決定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1日 12: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中國經濟是否會“硬著陸”?這是當前市場上時不時會流露出的一絲憂慮:今年以來,中國GDP增速從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6%,儘管幅度不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連續三個月放緩,現已接近50這一分水嶺;從“三駕馬車”來看,消費增速的明顯回落已成為導致GDP降速的主要因素。

  但是,前景並不是一片暗淡。消費需求本身具有剛性,加上相關政策的刺激,下半年保持平穩增長的可能性較大;出口上半年增速雖有下降但依然較為平穩,美債危機給下半年出口蒙上一層陰影,但全球陷入新的金融危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中國的出口不會出現2008年底和2009年初時的雪崩式減速。

  投資在今年依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而地方政府在投資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上半年投資項目中地方項目佔94%。由於銀根偏緊和地方融資平臺監管的加強,下半年地方政府融資能力受限會影響投資的增長速度。好在保障房投資的加強和水利投資步伐的加快,有助於彌補下半年投資的不足。因此,下半年投資仍會達到相對較高的增速。綜合起來看,下半年GDP雖會有下降但降幅較為有限,估計全年GDP增速應能在9%以上。

  比起當前的經濟增長,我們需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劉易斯拐點”的出現是蒙在人們心頭的一片陰霾。中國的沿海地區已連續幾年出現了所謂“民工荒”,這標誌著中國已經進入“人口紅利”逐漸退去的過程。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但又是人均消費偏低的國家。近年來勞動力價格已持續大幅上升。未來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消費水平提高將會是個長期過程。如果説過去廉價勞動力支撐了出口的長期增長,那麼未來擁有巨大基數的人均消費的提升,將會持續有力地拉動消費增長,最終使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源。

  2003年開始加快的城市化過程將長期支撐中國經濟維持較高增長。目前中國的城市化率還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區有的只有約30%,未來將有幾億人口持續地進入城市。這在産生基本建設和住宅等相關投資需求的同時,還會帶來持續增長的消費需求。大批農民向城市居民的轉變,將成為未來消費持續較快增長的重要動力。

  通貨膨脹捲土重來是人們對中國經濟的又一擔憂。未來是否會因高通脹導致實施嚴厲的緊縮政策帶來經濟硬著陸?事實上,2010年以來貨幣信貸已持續走向收緊,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由最高時的近30%降至目前的不到15%。在通脹的貨幣環境明顯改觀的同時,經濟增速回落依然較為平緩。若從核心通脹的角度考察,扣除食品價格中某些受週期和季節影響的波動較大的産品,物價雖有一定幅度上漲但依然較為平穩。對於那些受週期和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的産品來説,貨幣緊縮的作用只是間接的;現在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更為直接的增加供給和削減流通成本的措施,其效果已經並將進一步顯現。在供求關係基本平衡和貨幣環境明顯改善的條件下,中國未來的通脹是總體可控的。

  總而言之,當前經濟增速緩步回落很大程度上是主動調控的結果,內生增長動力強勁決定了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連平)

  個人簡歷:

  連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金融40人論壇理事、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