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影子銀行”體系風險暴露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4日 12: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和訊股票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主要觀點:中國“影子銀行”發展特點:“非典型”脫媒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起源於民間借貸,發展于企業間拆借市場。

  在西方,資本市場的發展,造成了經濟學意義上的經典“脫媒”現象,“脫媒”現象反過來又促進了資本市場的發展,繼而推動了“影子銀行”體系的生成。與西方脫胎于資本市場的“影子銀行”體系相比,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與西方的影子銀行體系有很大不同。西方的“影子銀行”體系是傳統信用市場和現代資本市場相互融合的産物,是根植于資本市場體系的。可以説,西方是“脫媒”催生了影子銀行,中國是影子銀行造成了“脫媒”。

  中國“影子銀行”現實危害:加劇“國進民退”與西方國家貨幣“脫媒”促進“影子銀行”體系的生成和發展不同,中國的“影子銀行”體系發展歷程,首先是正規銀行信用流入“影子銀行”渠道,“影子銀行”的發展增強了自身對體外資金的吸引力,繼而加劇了中國經濟體系的“脫媒”現象。其次,西方影子銀行和傳統銀行的信用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全社會的信用體系;中國當前影子銀行的信用卻依賴於傳統銀行的信用,因而不可避免地帶有“權貴資本主義”和“裙帶資本主義”的特徵。大型國企變身“影子銀行”,客觀上對現有“國進民退”現象起了有深化和助推的作用。通過金融控制和利息支配,處在“影子銀行”體系核心的大型國企取得了對廣大中小民企的價值支配地位,民營企業成為依附於國有企業的“衛星”企業。

  中國“影子銀行”未來發展:或臨收縮當前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的發展,僅是貨幣快速擴張后收縮的階段性現象。貨幣緊縮了造成了信用環境和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具有融資優勢的企業在縮小主業經營規模的同時,自然有將經營資金轉為借貸資金生利的自利動機;同時,在貨幣政策轉向時期,借貸資本的收益率上升,而經營資本的收益前景下降,這吸引了更多的企業收縮原有戰線,而轉向金融放貸。但金融畢竟是經營風險的專業經營機構,需要專門的知識、經驗和技術。憑藉在傳統信用領域融資優勢的國有企業,從事資金拆借活動,從國民經濟運行的角度看,必然低效率的,也放大了全社的金融風險,註定不會有長期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