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百姓為啥感到“稅焦慮”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0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財政收入增速遠遠超過GDP增速,居民收入增速卻趕不上GDP增速。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通脹水平處於高位,消費支出增加使日常生活壓力加大

  這兩年,每次稅收新政出臺,總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波瀾——對個人所得稅減稅標準的熱烈討論,對“月餅稅”、“加名稅”的激烈反應,以及對化粧品進口關稅的精打細算,無不體現出民眾對稅收問題的關注。

  百姓對稅如此“敏感”,是因為稅離日常生活越來越近,與人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回想十幾年前,“交稅”對個人來説還是個新鮮事兒。那時候大家收入少,消費水平也不高,像房子、汽車這類高檔品,沒有多少人消費得起,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人知道買房需要繳契稅,賣房要繳營業稅;買車要繳車輛購置稅,開車還要繳車船使用稅。如今,腰包鼓了,生活質量高了,很多家庭已經步入買房購車的階段,相關的繳稅也隨之而來。再加上近來備受熱議的個人所得稅,以及正在部分城市試點的房産稅,生活中一下子冒出了這麼多稅,難免會讓普通百姓感到吃不消。

  平心而論,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不少減稅的大動作,比如取消農業稅,多次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以及增值稅轉型等,對企業和居民的稅負是在減輕的。但為什麼百姓對稅收仍感焦慮呢?

  這裡面,有對稅收知識的不了解,使公眾對一些稅收政策存在誤解。比如,前段時間炒得沸沸颺颺的“月餅稅”、“加名稅”,實際上並不是新設立的稅種,也不存在這樣的稅種。單位給職工發月餅,是一種福利或補貼形式,個人所得稅就包括了對這些收入的徵稅。“加名稅”是由婚姻法新司法解釋引出的夫妻財産劃分轉讓的新問題,好在相關部門也給了百姓一個明確説法,澄清了認識上的紛亂。

  然而,引發“稅焦慮”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稅收快速增長的同時,居民收入卻增長緩慢。今年前8個月,全國財政收入超過8萬億元,全年有望突破10萬億元。財政收入增速遠遠跑贏GDP增速,而居民收入的增速卻趕不上GDP增速,導致財政收入佔GDP份額不斷提高,而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卻呈下降趨勢。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國通脹水平一直處於高位,消費支出增加使日常生活壓力加大。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稅收政策的變化會更敏感,對個人的稅收負擔也會更在意。

  消除社會上的“稅焦慮”,需要多方努力、做好工作。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儘量減輕居民的稅負。個稅改革得到了社會肯定,那麼其他方面還有沒有減稅的空間?比如,在汽車已經開進尋常百姓家的今天,圍繞汽車的各項稅費能否來一個大清理?該徵的徵,該合併的合併,該取消的一定要取消。在減輕百姓稅負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增加財政對各項民生事業的投入,讓老百姓從每天的生活中,切實感受到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好處。與此同時,加大稅收對二次分配的調節力度,對低收入群體增加補貼和保障。這樣,百姓“怕稅”、“煩稅”的情緒才會得以緩解,經濟社會發展也會更加健康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