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財政部稱五大發電集團盈利 中電聯喊虧欲漲電價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7日 07: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業內人士稱“中電聯的數據有理,財政部的數據也沒問題”,前者數據是從發電業務出發,後者是從稅收觀察效益

  羊城晚報記者 李曉莉

  “1-8月,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有色、煤炭、商貿、石油、郵電通信。中央管理的五大發電企業和兩大電網1-8月合計均盈利。”日前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網頁上的《2011年1-8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一句話掀起了軒然大波。

  前陣子還頻頻喊虧的五大發電集團,一下子就變成了“盈利”,這當中玩了什麼數字遊戲?“中電聯的數據有理,財政部的數據也沒問題。”一位從事火電發電行業內部人士向羊城晚報記者分析指出,“中電聯是從發電業務角度出發的,但財政部是從企業的稅收觀察其經濟效益的。據我所知,現在很多電力集團都不是單一化經營。”

  中電聯常常“喊虧”

  來自財政部的發言,給一直喊虧的發電企業“當頭棒喝”———9月初,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才發出“吶喊”———根據其統計調查顯示,今年前7月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公司電力業務合計虧損74.6億元;其中,7月份電力業務虧損9.8億元,環比增虧1.8億元。

  當時還有數據顯示,五大發電集團2010年全年的火電虧損僅為137.19億元,然而今年上半年便已虧損153.8億元。這意味著五大發電集團今年半年虧損已超過去年全年。“喊虧”似乎成了中電聯一貫的腔調。

  “我們不能簡單地判斷誰的數據更準確,因為這兩個數據的針對性不一樣,”一位從事火電發電行業內部人士向羊城晚報記者分析指出,“中電聯是從發電業務角度出發的,但財政部是從企業的稅收觀察其經濟效益的。據我所知,現在很多電力集團都不是單一化經營,所以,中電聯的數據有理,財政部的數據也沒問題。”

  電力集團整體業務盈利

  “‘多元化’經營是我們集團一直提倡的,”粵電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一點,“我們集團除了發電之外還有煤炭和航運部分,從集團的角度看,前年、去年都是盈利的。可以這麼説,正是堅持了‘多元化’的方式,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我們才可以在此前的金融危機中顯示出它的實效,逆市上揚,取得整體性盈利的佳績。”

  以裝機規模亞洲第一的華能集團為例,記者在其官方渠道證實,整個集團經營包括電力産業、煤炭産業、金融産業、科技産業以及物流運輸産業,上市公司方面除了華能國際(600011)之外,還有內蒙華電(600863)以及ST能山(000720)。記者從三者今年半年報的凈利潤一欄看到,華能國際、內蒙華電凈利潤分別為117872萬元和51340萬元,只有ST能山凈利潤為-10696萬元,總體而言為盈利。而中國大唐集團旗下則有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不涉及發電業務的公司……

  看來,“喊虧”只是電力企業為“煤電聯動”埋下的“伏筆”。

  “叫虧”意在喊漲電價?

  能源經濟學者、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指出:中電聯一直在強調電力企業的電力業務虧損,而沒有從這些企業的整體情況去看,很大程度上也許就是一種“要求調高電價”的訴求。他表示:“電價既定,緩慢的煤價上漲的確有推動電企提高效率的作用,快速的煤價上漲只能迫使電企把精力放在電價博弈上。”

  而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則表示:“從數據差異這一點看來,財政部和中電聯的態度還是不統一的。如果從業內角度來看,就是國家還不贊成走‘漲價’這步棋。”實際上,發改委今年4月才上調了煤電矛盾突出省份的上網電價,實際效果卻是杯水車薪。“漲價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該人士指出,“但是今年企業卻走不出‘喊漲’的怪圈。以往‘叫虧’的時候,大家都在為‘煤電聯動’推波助瀾,可是呼喚多年仍杳無音訊,於是在今年開始,火電喊虧的時候,圈中便冒出了‘漲價’的聲音。”他分析指出:“漲價似乎比煤電聯動來得更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