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電煤價格持平 平均上網電價東部高於西部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9日 10: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電煤庫存“冰火兩重天”背後真相:

  電煤價格持平 平均上網電價東部高於西部

  李毅

  湖南省目前由於電力供應緊缺而面臨拉閘限電的困局,9月後供電缺口將會更大,而以山西為主的産煤大省同樣出現電廠缺煤虧損局面。與此同時,東南沿海燃煤電廠庫存卻保持較高水平。

  專家指出,東西部火電廠“冰火兩重天”的狀況緣于議價能力的差異。

  東南沿海電廠“不差煤”

  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數量穩定在6000萬噸左右,存煤可用天數為15天左右。但據《第一財經日報》調查,其中東南沿海電廠較高的庫存推高了平均庫存水平。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公佈的數據,目前,五大發電集團位於東南沿海燃煤電廠的庫存合計約為745萬噸,平均存煤可用天數為16.9天;基本已不存在電煤短缺之憂。同時,今年整個迎峰度夏期間,華東電網、廣東電網存煤數量沒有出現大幅下降,存煤可用天數均保持在13天以上的水平。

  南方電監局人士也向本報介紹,目前廣東省主力燃煤電廠庫存水平超過500萬噸,大約可支持15天的正常運行,屬於較理想狀態。

  中西部用煤頻告急

  但是,以煤炭主産區及內陸省份為主的中西部地區的用煤情況,卻與東南沿海有著天壤之別。

  根據中電聯統計報告,今年一季度以來,中西部地區燃煤電廠庫存即持續下降,電廠虧損嚴重,缺煤停機時有發生。另據新華社報道,內陸省份湖南目前主要燃煤電廠電煤庫存僅136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86萬噸。水電方面,受降雨和水庫來水嚴重偏少影響,目前湖南全省各骨幹水庫水位嚴重偏低,水電發電能力受到嚴重限制。

  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湖南某電廠一位高層告訴本報,湖南的燃煤電廠往年在11月份前都能儲存起夠用近兩個月的冬儲煤,而這在今年幾乎沒有可能。

  “我們電廠今年的冬儲煤可能連30萬噸都儲不起來,而這只是半個月的量,”上述高層介紹,“即使儲到這麼多,迎峰度冬也很難避免缺煤停機。”

  該高層稱,以目前電廠庫存下降的速度看,如果電廠迎峰度冬的儲煤量在10月底沒有拉起來,則今年12月到明年3月的日子會很難熬。

  而在産煤大省山西,當地13家火電廠日前由於沒錢買煤、電廠虧損嚴重而向有關方面聯名上書求援。統計數據顯示,僅1月到7月份,山西省13家電廠電煤生産消耗量2090萬噸,而採購量只有2067萬噸,消耗量超出採購量23萬噸,現有電煤庫存量一直在急速下降。因此,上述電廠累計虧損23.05億元(2008年至今累計虧損129億元),拖欠燃料款29.94億元。

  上網定價機制為主因

  對於東西部電廠狀況的天壤之別,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主因在於東西部上網電價的差異。

  她告訴本報,國家發改委根據各地燃煤電廠的發電成本制定當地火電的標桿上網電價,所有已建及新增電廠都向此標準統一。因此經濟欠發達、發電成本低的中西部上網電價也較低。

  然而,煤炭市場化改革後,煤價迅速上漲,導致中西部的發電成本已基本與東南沿海持平;但上網電價的定價模式卻並未隨之改變。因此薛靜指出,囿于該定價模式的中西部失去了對煤價和電價的議價能力。“煤炭市場化後,哪出價高煤炭就往哪運,沒有議價能力自然就無煤可燒了。”她説。而另一方面,東南沿海電廠對煤價承受能力強,且可憑藉進口煤炭增強議價能力。

  華北電力大學一位教授對本報表示,中國的電價管理體系長期混亂,各種上網電價都曾出現。例如按電廠成本定價、按發電機組定價,以及按新舊電廠定價等,增加了管理的複雜和電廠競爭的不平等。因此,中國迫切需要一種合理的上網電價形成機制,以杜絕類似東西部電廠“冰火兩重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