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比肩中金公司的願望懷揣了近十年,在中金公司身後跟隨了十年,中銀國際終於在今年的IPO項目上挽回了自己的些許顏面。
去年以來,中銀國際獨自首發主承銷中國一重[3.81 -1.30% 研報]、寧波港[2.91 -1.02% 研報]、中南傳媒[9.11 -2.04% 研報]等大型項目,募資最少的中南傳媒也有42億之多。今年上半年,中銀國際默默無聞,下半年,卻將中國水電和陜煤股份狂攬懷中,雖然這兩個項目仍舊與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聯合主承銷,但與年初到現在,只擔當了陜煤股份聯席保薦人的中金公司相比,中銀國際已然躍身超越。
如今,陜煤股份已經成功過會,擬發行20億股,募資172.51億元。而中國水電擬發行35億股,募資173.618億元,如果其成功發行,或將成為今年最大的IPO項目。
發行之後,中銀國際今年業績無憂。
傳中銀國際後有高人
2002年成立之後,中銀國際雖然一直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投行,試圖比肩中金,但其業務實踐卻遠未能達到預期,甚至被率先上市的中信證券[11.82 -1.34% 研報]超越。
但中銀國際奮起直追,現如今,中金、中信、中銀國際甚至做到了平分天下的氣勢。中國水電項目,中銀國際和中信建投做聯席保薦人,中信證券為財務顧問。陜煤股份的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和中銀國際做聯席保薦人,中信既是財務顧問,也是聯席主承銷商之一。
中銀國際崛起的背後,有其業務能力的支持,畢竟大股東中銀國際控股橫跨香港與內地兩地資本市場,有豐富經驗可供中銀國際借鑒,但拋去業務能力不談,理財週報記者從消息人處獲知,中銀國際內部還有一位與中金公司朱雲來一樣的人物隱匿其中,為投資銀行大型項目的獲得盡心盡力。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歷史卻往往因為個別英雄人物的出現發生改變。股票與債權承銷金額方面,根據證券業協會排名,中銀國際2007年第4名,2008年第5名,2009年和2010年都是第3名,僅次於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之後。中銀國際比肩中金?
自2002年成立之日起,中銀國際便將自己定位在與中金公司同樣的國際一流投資銀行上,時任總裁李山甚至用“難兄難弟”來形容這兩家公司的關係。
不過,2010年之前,眼見中金公司飛流直上,幾乎主承銷了所有大中型項目,中銀國際卻只能焦急無奈。雖然也曾主承銷興業銀行[13.11 -0.53% 研報]、建投能源[4.38 -0.90% 研報],並聯合主承銷中國中鐵[3.08 -0.32% 研報]、金鉬股份[17.22 -1.94% 研報],但與中金公司的龐大體量相比,中銀國際仍舊不及。
2007年,中金公司首發主承銷募資金額1329億元,中銀國際只有274億元,相當於中金公司的1/5;2008年,中金公司首發主承銷募資206億元,中銀國際只有44億元,仍然只有中金公司的1/5;2009年中金公司首發主承銷募資695元,中銀國際卻顆粒無收,這一年主承銷募資金額為零。
這一狀況,直到2010年才有所改變。2010年,中銀國際通過主承銷中國一重、寧波港和中南傳媒,實際募得資金243億元,才與中金公司2010年募資金額369億元縮小了差距。
不過,從今年截至8月末的數據來看,中銀國際在2011年或將有所突破。陜煤股份和中國水電發行之後,加上上半年完成的金隅股份[12.61 -2.02% 研報]和洲明科技[22.39 -1.80% 研報],中銀國際今年完成大中型項目至少有四個,而中金公司直到現在都只有陜煤股份一個聯合主承銷項目。
如此一來,中金公司今年IPO主承銷業績堪憂。
但也有投行人士提醒,根據現在的市場消息,雖然上半年中金公司IPO項目一無所獲,但下半年新華人壽A+H上市,中金和瑞銀是保薦人,中銀國際只是財務顧問,新華人壽上市募資30億-40億美元,中金公司全年業績也有保障。
其實,投行獲得大型項目的數量多少只是表面現象,項目背後的爭奪卻無比激烈。
投行大項目暗戰
“大中型項目的獲得與中小板、創業板項目的獲得路徑不同,不只是業務能力能夠決定的,每個大型項目的獲得都有其背景實力,項目背後競爭十分激烈”,深圳某投行人士表示。
而據北京另外一位深諳此道的投行人士解釋,習慣做大項目的券商投行主要集中在北京,借助於各家投行背後的政治勢力,這幾家券商遊走于首都政治中心,為獲得大項目進行政治公關。
“有時候項目龐大且十分重要,投行大佬會親自出馬”,該北京投行人士表示。事實上,去年農業銀行[2.57 -0.39% 研報]準備上市之時,理財週報記者就曾親眼見到中金公司朱雲來親自率隊到農行總行拜訪。後來農行發行,確有中金公司在列,另外一家聯席保薦機構的名額被中信證券奪得。
不過,2010年以來,這一格局已經有所改變,中銀國際的異軍突起便是一例,而合資券商瑞銀證券、瑞信方正的異軍突起也將加劇這一格局的變化。
2009年之前曾經風光無限的銀河證券便是在這種格局下,被逐漸擠下神壇,當年的投行部門人員也出現集體外流的現象。雖然現在銀河證券改革之後,投行人員又有回流趨勢,但與之前大型項目不斷相比,現在的銀河證券只能憑藉自己投行業務能力去市場上尋找中小項目。
“大項目越來越少,誰都想分一杯羹。即使能夠獲得大項目,也很少能夠一家投行單獨保薦百億元以上的大型項目,受制于聯席保薦人個數限制,財務顧問或者聯席主承銷商的地位也成了香餑餑。”中信證券內部人士表示。
所以,可以看到,在陜煤股份和中國水電這兩個IPO項目中,中信證券只擔任了財務顧問的角色,“但這並不意味著中信證券會承銷較少,畢竟我們實質性地參與到了項目當中”。
“對於百億以上的大項目,這幾家大型券商基本都能分一杯羹,所以大型投行以後的競爭,主要體現在30億到80億之間的中型項目。在這些項目上誰能單獨獲得,誰就能超越其他”,中信證券該人士表示。
異軍突起的瑞銀證券、瑞信方正便在借助中型項目和H股上市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