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民間信貸為何如此瘋狂(圖)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3日 17: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易憲容(微博)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在負利率以及緊縮貨幣政策下,民間信貸活躍十分自然,但這種活躍的基礎條件是不正常的。不僅需要加強對民間借貸市場的規範,更重要的還在於如何更大程度地改革不合理的金融法律制度,避免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當前國內民間信貸之活躍,可以説已到了瘋狂地步。個人與個人之間在貸款、企業與企業之間在貸款、企業與個人之間在貸款,甚至大量的上市公司從市場融到的資金也紛紛涌進了企業放貸的民間金融市場。當前利率在本金的50%以上已屬非常普遍的現象。在高額利息重壓之下,一旦企業無力還本付息,將導致大量的民間借貸資金血本無歸,進而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民間信貸如此活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內金融體系的缺陷所致。央行每年都把商業銀行信貸規模限制在一定的規模內,如果出現信貸緊縮,銀行就會改變其偏好,讓有限的信貸規模指標流向收益高的行業。今年的信貸收緊程度並不是太高,但銀行通過信貸規模管制讓有限的信貸流向其偏好的企業或行業,從而造成中小企業的信貸困難。

  在“存款利率下限管理、貸款利率下限管理”的政策下,央行直接管制銀行信貸利率,國內金融市場無法形成有效的市場定價機制。現行的銀行利率管制也成了社會財富再分配的重要機制,持續的負利率把財富由債權人轉移給債務人,而債權人是分散的存款人,債務人則是銀行鎖定的關係企業及個人。

  當信貸政策轉向時,也進一步抬高了貸款門檻,許多中小企業無法從正常金融途徑獲得貸款。這不僅創造了民間借貸市場迅速膨脹的條件,也讓廣大民眾的財富隱蔽地轉向少數人。算一算,如果負利率是3%,存款人一年的財富就可轉移近7000億元。

  在負利率以及緊縮貨幣政策下,民間信貸活躍十分自然,但這種活躍的基礎條件卻是不正常的。不僅需要加強對民間借貸市場的規範,更重要的還在於如何更大程度地改革不合理的金融法律制度,避免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