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團購熱潮吹向理財産品 可靠性與安全性值得質疑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9日 0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信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徐嵐) 網銀理財風尚未停歇,團購風又吹向理財産品。眼下,市場上不少第三方理財銷售機構打出“團購理財”的招牌招攬客戶;理財卡、紀念幣、千足金條甚至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産品等,也都成為了時下最熱門的團購産品。然而團購理財也存在隱憂,業內人士表示,不少理財産品團購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值得質疑。市民應提高警惕。

  第三方機構打出團購牌

  團購風行,現如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團”不到的。從最常見的服飾、食品、家電團購,到酒店、溫泉、旅遊等團購,這兩年顯然是一個“團購年”。今年以來,這種時尚的“團購風潮”也延伸到了理財市場。

  中華理財網日前推出了國內首個“家庭理財規劃團購”項目,旨在“以低價位讓更多的普通家庭也能享受到優質的網絡理財服務”。該套餐包括了家庭理財體檢、子女教育理財規劃和退休養老理財規劃三部分內容,原價198元,團購價是原價的3折58元,目前已有130多人購買。

  實際上,基金團購幾年前便曾大行其道,當時基金的賺錢效應讓許多投資者熱捧,較高的申購費用也一度催生了團購基金的風潮。2006年曾有媒體與證券公司合作組織“基金團購”活動,創下兩天銷2000萬基金産品的紀錄。但是,由於網站話語權和規模都比較小,難以與券商抗衡,盈利模式無法持續,在2008年股災以及基金業競爭激烈以後,基金公司下調了費率,這些網站很難再從中分羹,基金團購也就漸漸銷聲匿跡了。

  團購降低了投資門檻

  如今理財産品熱銷,很多第三方理財銷售網站又再次打出了“團購”産品的旗號。記者梳理髮現,理財産品團購大多打著兩個理由吸引客戶:一是利用團購的規模,降低理財産品的手續費和費率,如基金和保險等産品團購。如果按照1.5%的認購費率計算,購買10萬元基金的手續費是1500元;而如今費率降至0 .6%的話,只需600元,就可以省下900元。其實這類團購在保險業是一種慣例,針對團體客戶的“團單”費率比個人客戶的保單低。現在是借助網絡的形式把個人客戶集中起來。

  而另一種團購,則是由於降低了投資門檻而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如購買信託産品普通門檻需要上百萬元,在有些網站打出的團購活動中,只需投資幾十萬元便可購買。此前極元財富網曾經推出“中鐵信託極元匯利1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團購活動,宣稱合格投資者只需30萬元即可購買,其採用的方式便是湊錢投資。據了解,此信託産品單筆購買30萬元至50萬元的,預期年收益率為6%,50萬及以上的為6.5%。該團購在半個月時間裏就有數十名投資者響應,並籌集到1500萬資金。

  團購網站理財産品熱銷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理財服務之外, 目前不少投資型的理財産品也在團購網站上大行其道。秀團網可説是團購金條的大戶,打開該網站首頁,在“今日團購”一欄就有45款金條的團購信息,主要包括千足金和零兌金兩種,折扣多是8.22折,按全國底價379元/克計算,産品售價從3790元到18950元不等。從網站信息來看,上述金條銷量還頗為不錯,其中兩款售價分別為18950元和11370元的零兌金已經賣光。而銷量最好的一款零兌金——千足金黃金金條“步步高升”(10g),原價為4510元,現價是3790元,目前已有18人購買。同類型的一款零兌金千足金金錠“步步高升”10克、以及千足金金條 “財源廣進”30克,都曾在高朋網上掛牌銷售過。

  而在金銀禮品網上,一款“國慶熊貓”彩色銀條紀念擺件20克6的産品,標明市場價為2160元,而團購價則是1800元。

  除此之外,也有個人投資者也以 “湊錢”的方式,“抱團”購買某些理財産品。在一些城市論壇上,經常可以見到有網友發起團購熊貓金幣或是銀行卡之類的團購活動帖,其下也有不少網友響應。不過業內人士表示,採用“湊錢投資”的方式,雖是每人出一份錢,但是投資人登記只能是某一個人,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或者發生法律糾紛,其他出資人的利益便很難保障。

  團購理財産品究竟可不可取?

  團購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在消費過程中的確可以省不少錢,但在吸引人眼球的同時,也引來不少質疑。

  團購理財産品究竟可不可取?理財專家表示,這還是要區分來看。一般來説,銀行和一些正規金融網站組織的團購,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購,只是銀行和基金公司為搶佔客戶資源的一種營銷噱頭而已。如光大銀行今年曾推出的陽光理財A計劃2011年第二期産品,就增加了“理財一起團”一年期美元産品的團購計劃。老客戶只要帶領一位新客戶一起“團購”理財産品,即可以普通客戶的購買金額,享受高端客戶的産品收益。這種活動通過團購的形式讓資金量小的客戶得到收益率和門檻上的優惠,和一般的購買理財産品沒有差別,其風險一般不是很大。

  然而,業內人士表示,不少理財産品團購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令人懷疑。一些不具備基金代銷資格的第三方機構,可能存在一些貓膩。第三方機構是否會為投資者推薦適合其投資目標、資金水平的産品都很難説。更有甚者,網站信息也有可能造假,而且如果是個人在牽線搭橋的話,可能會發生虧損或者不符合投資目標的情況,屆時投資者也不知道該找誰申訴。

  專家提醒,目前可以第三方支付的基金直銷網站很少,如果網站表示投資者可以直接在網站上支付資金時,投資者就必須甄別其真假。如果投資者參與了這類團購,在購買時應索取並妥善保管辦理業務時的相關憑證,對於沒有正式回單或僅出具手工收據的交易,就要特別給予謹慎對待。與此同時,在購買後也應該養成主動查詢對賬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