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理財 >

自己理財:賺點錢真難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5日 08: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付業興繪

  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産品……百姓理財方式越來越多,理財渠道不斷擴展。然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這也許只是“看起來很美”,真正能參與其中的相對有限,且收益不高。

  普通老百姓需要學習理財知識,不但要知道能投資于什麼産品,還要對個人資産有一個合理的整體規劃。相關機構更應提高産品質量和服務的透明度。

  理財知識跟不上

  老百姓理財的意識雖然增強了,但多數人理財知識貧乏,只能懵懂跟風碰運氣

  北京市民張先生的爺爺,一輩子不知道理財是什麼概念。最早是因為家裏窮,根本沒有閒錢。後來有點余錢了,張爺爺就拿到銀行存定期:“一分一分從牙縫裏擠出來的血汗錢,怎麼舍得拿出去冒險,還是存銀行穩當。”

  相比于老一代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張先生的父輩日子寬裕了點,可供支配的余錢多了,理財觀念漸入人心。張爸爸成了全家最早理財的人,上世紀90年代,他去銀行排隊買過國庫券,還曾托出國的親戚買了些美元存進銀行:“當時美元最保值,可不容易搞到呢。只有少數出國的人才有換匯額度,否則只能上"黑市","黑市"紅火著呢。”

  到了張先生這一代,兜裏的閒錢越來越多,理財意識逐漸強了起來。但多數人理財知識貧乏,只能懵懂跟風碰運氣。

  “現在通貨膨脹這麼厲害,錢放在銀行裏不斷貶值。再加上媒體經常講各種投資理財的事兒,社會上已經形成了濃厚的理財氛圍。我有同學大學期間就開始炒股了。大家都理財,我也不能落下。”張先生説。

  然而説起理財知識,張先生卻是不屑一顧。平時他選股,很少關注什麼股票“指標”:“咱也是重點大學的碩士,也不是學不會那些知識,我是覺得沒什麼必要,炒股完全靠運氣。”張先生説,“學知識還不如聽消息。我每次操作,都是通過消息靈通人士了解什麼股票可以買,大概能到什麼價位。一般人家説能漲到40元,我37元、38元的時候就會賣掉,就這樣操作,去年有差不多30%的收益。不過今年有兩次我賣得不及時,賺的錢基本上又賠進去了。可是,我有個同學整天研究各種"線",不也還是一樣賠錢?”

  張先生的“理財方式”是當下一些老百姓的普遍做法。

  “價值投資不靈,學那點知識好像也沒用。”陜西西安的于先生沒少學理財知識,但收效甚微。他沒少看炒股方面的書,經常看電視裏的理財節目,還去聽過“炒股牛人”的講座,卻也沒有賺到錢,“實踐證明電視講座裏講的方法都沒什麼用,去哪兒能學到"真本事"啊?”于先生很困惑。

  理財專家表示,在理財願望增強時,不少人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缺乏理財知識,往往跟風炒股、買理財産品和基金,哪火了就一擁而上,卻少有對個人財富的整體規劃。專家稱,相對於高端客戶聘請專業理財師幫助其規劃財富,普通老百姓更需要學習理財知識, 自己打點財富,不但要知道能投資什麼産品,更要對個人資産有一個合理的整體規劃。

  錢都讓誰賺去了?

  炒股票、買基金,老百姓總體上賺的少、賠的多,獲利的只是少數人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小王一有餘錢就到銀行存活期:“你別笑,這種理財方式雖然老土,可收益比一些炒股票基金的人都多!”小王説的雖然是句玩笑話,卻也道出了實情。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多數人都感到,老百姓理財,總體上賺錢的少、賠錢的多,獲利的只是少數人、少數時候。

  對北京市民田大媽來講,炒股就是提都不能提的傷心事。田大媽是一家國企的普通工人,一輩子省吃儉用攢了40多萬元,打算給兒子買房娶媳婦。2007年,田大媽看中了西四環外的一個樓盤,當時售價是每平方米1.6萬元左右。40萬元做首付,只能買套小房子。而同事炒股票,幾個月就翻了一番。田大媽想,乾脆拿這筆錢來炒股,等40萬元變成80萬元,就可以“一步到位”買個大房子了。沒想到,4年過去了,40萬元變成了不到30萬元,而樓房售價卻變成了每平方米3萬多元。田大媽連小房子也買不起了。

  在一家網站工作的竇先生倒是大賺過一筆。2007年,竇先生發現一個同事買基金,天天都在賺錢,於是他也拿出幾萬元,跟著同事買了華夏紅利基金,“沒想到幾個月就賺了1倍,那時候真是閉著眼睛都能賺錢啊!”竇先生説,“後來發現炒股賺得更快,我就把基金都賣了,投入了股票市場。第一次操作也很成功,當時全倉買的五糧液,十幾元買的,二十幾元賣掉,又賺了一大筆。”

  可是好景不長,由於股市大勢急轉直下,竇先生之後的操作都失敗了:“在順境裏呆慣了,總覺得股票還能再漲點,結果等著等著,股價就跌下來,再也沒有漲回去。去年乾脆就割肉賣掉了,當初掙的十幾萬元基本都還回去了。然後我就再沒敢碰股票基金。”

  兩年前,外企白領劉先生用工作後的第一筆存款購買了中國石油、中國神華兩隻股票。“我當時想,一個是最大的煤企、一個是最大的石油企業,掌握的都是國民經濟命脈,經營的都是供不應求的稀缺資源,買他們的股票肯定只賺不賠啊。沒想到兩家企業利潤年年漲,股票價格卻一路跌。反正這兩個企業也倒不了,我也不急著用錢,乾脆就給子孫留著,搞不好什麼時候還能賺回來。”劉先生説:“周圍的朋友同事就沒聽説有一個賺錢的,你説這錢都讓誰賺去了啊?”

  期待信息更透明

  投資品種門檻高、信息披露不充分、産品宣傳不客觀

  今年銀行理財産品格外火爆,收益率節節上升,但與此同時,認購門檻也水漲船高。“以前5萬元就能買一份理財産品,今年普遍是10萬元。收益率高一些的起始金額更是居高不下,動輒要求50萬元甚至100萬元。”汪先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平時自己沒有太多時間關注股市,就將自己資金投資于一些收益比較穩定的産品。可他發現,今年買理財産品越來越難了。

  相對來説,銀行理財産品還算是一種大眾理財産品,其他不少投資品種門檻更高。

  汪先生説:“今年全社會資金緊張,債券市場利率一路走高,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也想分一杯羹,但是由於門檻高,就只能看看了。比如今年國債逆回購的收益率就高過不少銀行理財産品,但是老百姓要買的話,一手就得10萬元,我們哪有這麼多閒錢!”

  信息披露不充分、産品宣傳失實是普通投資者遇到的又一問題。最近,一項有關理財産品的調查顯示,宣傳失實是理財産品服務糾紛中的首要問題,佔理財産品糾紛問題的57.5%。不少投資者表示,商業銀行在銷售理財産品過程中存在誇大收益、不充分揭示産品潛在風險、未對客戶進行風險評估等問題。

  去存款卻被銷售人員遊説著去買保險、自己購買了理財産品的資金不知道投向哪、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讓人一頭霧水、只説産品收益不提相關費用……種種不明不白只有當理財産品到期虧損時才搞清楚。

  2009年12月,陳先生去一家銀行存款,網點工作人員動員他買基金,當時工作人員一個勁宣傳買基金的好處。最終陳先生買了兩筆基金,每月查看網上銀行公佈的基金賬戶,總體上有正收益。然而沒想到的是,到陳先生把基金贖回來時,卻發現扣除銀行收費後,不但沒賺到錢反而虧了幾百元。

  “當初銷售人員向我推銷基金時,根本沒有提及服務費,否則我就會綜合考慮,再選擇合適的贖回時間,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白忙活。”陳先生説,“銀行收費應該更加透明,各種條件、各種情況都要説明白。特別在招攬業務時,既要講收益,也要講明相關費用。”

  近年來,居民投資性資産增長快於金融資産總額的增長速度,消費者權益意識也逐漸增強,對理財産品收益模式、風險程度和産品設計等信息披露的要求不斷上升。

  專家稱,提高産品質量和服務的透明度是提升服務的關鍵所在,對客戶提供相應風險提示,這遠比減免幾項服務費用更有實際效應。同時,要遵循公正誠實原則,嚴禁利用“霸王條款”等方式,在合同或法律關係中設置規避義務、轉嫁風險和違反公平的條款,以保護投資者利益。

  家庭理財方式知多少?(延伸閱讀)

  目前可供家庭理財的工具比較多,但每種産品都兼具優缺點,須慎重選擇:

  存款:安全性最強;但收益率太低,應對通貨膨脹太弱。

  債券:收益高於同期同檔銀行、風險小;但投資的收益率較低,長期固定利率債券的投資風險較大。

  股票:可以獲得長期、穩定、高額的投資收益,套現容易;但需面對投資風險、政策風險、信息不對稱風險。

  證券投資基金:組合投資,便於分散風險,套現便利;但風險對衝機制尚未建立,部分基金公司重投機輕投資,缺乏基本的誠信。

  黃金和投資金幣:最值得信任並可長期保存的財富,抵禦通貨膨脹的最好武器之一,套現方便;但若不形成對衝,物化特徵過於明顯。

  外匯:規避單一貨幣的貶值和規避匯率波動的貶值風險,交易中獲利;但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普通國民還暫時無法將其作為一種風險對衝工具或風險投資工具來運用。

  房産: 規避通貨膨脹的風險,利用房産的時間價值和使用價值獲利;但也面臨投資風險、政策風險和經營風險。

  壽險保障型産品:交費少,保障大,“四兩撥千斤”;但面臨中途斷保的損失風險。

  壽險儲蓄型産品: 強化家庭經濟中的避險機制,個性化強;但其預定利率始終與銀行利率同沉浮。

  壽險投資型(分紅)産品: 具有儲蓄的功能,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有一定的保障性併合理避稅;但前期獲利不高,交費期內退保,將遭受經濟上的損失。

  家庭財産保險: 花較少的錢獲得較大的財産保障;但不保財産脫離了現代家庭對財産保險的多元化需求。

  投資連結保險:能獲得高額的投資回報,一定的保險保障,合理避稅,專家服務;但有較高的投資風險,前期的投資收益並不高。

  (商文)

責任編輯:張曉敏

熱詞:

  • 自己理財
  • 賺點錢
  • 真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