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最近常聽大家在談論中國經濟很可能會“硬著陸”,請問什麼是“硬著陸” ?到底是“硬著陸”好還是“軟著陸”好呢?
“硬著陸”和“軟著陸”是一種形容和比喻。“硬著陸”指國民經濟經過一段過度擴張之後的急劇回落。“軟著陸”則指國民經濟的運行經過一段過度擴張之後,平穩地回到適度增長區間。
那麼,到底是“硬著陸”好還是“軟著陸”好呢?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兩種情況的“硬著陸”
“硬著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經濟運行過程中自然發生的現象,一種是宏觀經濟政策使然。經濟運行過程中自然發生的現象是指經過一段快速發展之後市場本身的調整和收縮,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講的經濟週期中的蕭條、復蘇、高漲、危機中的危機階段。通常,快速發展時形成巨大的泡沫和産能過剩,在某一時刻會突然泡沫破滅。
凱恩斯對此作過形象的描述:“繁榮期之特徵,乃一般人對資本之未來收益作樂觀預期,故即使資本品逐漸增多,其生産成本逐漸增大,或利率上漲,俱不足阻礙投資增加。但在有組織的投資市場上,大部分購買者都茫然不知所購為何物,投機者所在意的,亦不在對資本資産之未來收益作合理的估計,而在推測市場情緒在最近未來有什麼變動,故在樂觀過度,購買過多之市場,當失望來臨時,來勢驟而奇烈。”這就是經濟運行過程中市場自我調節的“硬著陸”。
這種“硬著陸”對於經濟健康平穩地發展有著積極作用:①強制性地擠出經濟快速發展時的泡沫。②強制性地淘汰落後,特別是淘汰過剩的落後産能,激勵創新,再一次佔領市場時必須是先進的。這同時也是産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③強制性地破産、兼併和重組,使資源實現更有效的配置。所有這些,誠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就像房屋倒在人的頭上時重力定律強制地為自己開闢道路一樣”,幾乎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
對於此類“硬著陸”,正確的態度是“順應”和“借勢”。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比如1997年亞洲金融[2.98 0.00%]危機中韓國的表現。韓國借機改革其金融機構和企業集團之間的暗箱操作,肢解和重組了個別企業集團。韓國政府在整個過程中減少政府規制,讓市場起作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韓國經濟的“硬著陸”促成了韓國的經濟結構調整,使韓國經濟有了顯著的提升和發展。
另一種“硬著陸”則是由於宏觀經濟政策而産生的經濟急劇滑落。例如花錢買速度,致使國民經濟急劇擴張、大大超過其潛在的增長能力,形成嚴重的産能過剩和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宏觀經濟政策採取“急剎車”出現的“全面緊縮”,會形成經濟增長大幅度下降,或者説出現大起大落。這種大起大落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的不當而形成。過度熱衷於宏觀調控的體制通常容易産生大起大落。
我認為,中國在目前這一輪經濟調整中確實存在“硬著陸”的可能性,原因在於面對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危機對我國的經濟影響,中國政府緊急出手,實行了十分寬鬆的貨幣政策。當外需受到很大衝擊,內需中的消費一時又難以啟動,中國的經濟增長基本上是靠投資,靠新的在建項目支撐的。這樣的宏觀政策,一方面推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則形成高企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普通民眾的生活産生巨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宏觀經濟政策又實行了一系列從緊的貨幣政策,以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按理一旦收緊銀根,在建項目收縮,中國經濟就會“硬著陸”。但由於人們普遍認為“硬著陸”不是什麼好事,一旦經濟下滑,通常會採取一系列的救助措施,加之中國國有企業難以破産重組,經常會出現經濟快速發展時是這些企業,經濟蕭條時還是這些企業的現象。所以,中國經濟在實際上又很難“硬著陸”。
軟著陸”也有兩種情況
當然,“軟著陸”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市場機制的自我調節,即經濟的波動幅度不大,市場的自我調節使其回落到一個適度的空間。
另一種“軟著陸”是市場的自我運行和宏觀經濟政策結合得比較好,宏觀經濟政策未雨綢繆,提早著手于一定的微調,使經濟增長比較溫和地擺動在一定的區間。這種宏觀經濟政策通常著重于平等競爭環境的創造,而不是大幅度的直接干預。
我以為有時“軟著陸”也未必是好事。比如,日本和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的美國。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形成歷史上最大的泡沫,作為一個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2%的國家,其地産價值一度佔世界總産值的40%,給人的感覺似乎要把整個美國買下來。但日本經濟的泡沫並沒有突然破裂。在接下來的20年裏,地産價格以每年7%的速度下滑,累計降幅達80%,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破産現象,這就是典型的“軟著陸”。
“軟著陸”使日本地産價格經歷了20年的滯脹,拖累了日本經濟。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與2001年互聯網破滅相關。當時泡沫破滅,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的時間很短,實際上只有一個季度,原因在於美聯儲通過降息刺激地産進而刺激美國經濟,阻擊衰退,但代價是美國次貸危機這種更大的泡沫和更大的衰退顯現。
所以,説到中國經濟的健康運行,我認為很大程度上不是“硬著陸”或“軟著陸”的問題,而是建立和完善經濟體制,這種體制包括市場和政府各自發揮應有的作用,在符合市場規則的作用之下,該硬就硬,該軟則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 李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