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魏革軍:有效溝通是政策實施的基礎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4日 14: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魏革軍

  溝通是現代社會經濟條件下公共政策實施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政策形成和實施各個環節,加強與社會公眾的有效溝通至關重要。

  溝通具有豐富的內涵:它不是單向的強制性傳播,而是雙向的交流;不是一次性的宣傳,而是多次的互動反饋;不是游離于政策之外的孤立的行動,而是政策的有機組成部分。政策的實施過程,不是被動適應或接受的過程,而是互應、互動和博弈的過程。

  人們對政策溝通重要性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我們曾經把政策實施僅僅看作是體系內的運作,看作是單向的對外宣傳,把決策神秘化。但隨著社會經濟改革的發展,各方面對政策透明度要求越來越高,迫切需要了解政策的背景、形成、決策程序和可能後果,迫切要求以不同方式參與決策。

  重視溝通是各國公共政策實施中的普遍做法。重大改革、重大政策變動,往往伴隨著制度變化、利益調整,影響市場預期,溝通更是不可或缺的。美國在推出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之前,奧巴馬多次向公眾闡述為什麼要對華爾街進行改革。美聯儲在實行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前後,伯南克、耶倫不厭其煩地在多種場合説明其政策的合理性。其他主要經濟體也把政策溝通作為重要的制度安排。我國近年來也十分重視公共政策的溝通,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對外溝通越來越規範化、多樣化和常規化。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效溝通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透明度建設、公共教育和危機公關。所謂透明度,就是要求政策制定者能夠對政策背景、邏輯及其後果做出清晰解釋,對政策制定的程序和過程做出清晰的解釋,對政策的一致性和可信度做出清晰的解釋。換言之,要用通俗化語言向公眾解釋政策的來龍去脈。這對政策制定者是重要約束。它有利於促進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有利於矯正政策的失誤和偏差,有利於改善政策實施的環境。

  加強公共教育是政策有效溝通的基礎。良好和持續的公共教育是政策實施的基礎,同時也是各參與市場主體保持預算平衡、有效防禦風險的關鍵。在現實中,一些誤解和誤判往往是由於對政策缺乏相應了解造成的。加強公共教育,可以促使人們更好地理解那些涉及政策的基礎性東西,更好地把握不同政策的性質、特徵、功能和邊界,更科學地做出理性判斷。

  有效溝通應講究科學方法和策略。要把握時機,在第一時間對公眾關注的問題及時回應,不回避矛盾;要客觀準確,用理性分析,用事實説話,用科學支撐;要聲音一致,在一個機構或體系內,應保持政策的協調與統一,多種渠道,一種聲音;要突出重點,既不面面俱到,也不避重就輕。

  有效溝通應有的放矢。政策制定者應研究國際社會、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科研院所、居民對政策的需求與關注點,採取相應的溝通戰略、方法和技術,有針對性地與不同市場參與者進行溝通,通過公告、報告、演講、研討等多種形式,及時回應公眾的質疑與訴求,增加信息的對稱性和溝通的有效性。通過與國際社會的溝通,全面、準確闡述中國的基本經濟金融政策以及我國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增進共識;通過與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的溝通,增強政府相關部門對政策性質、職能和作用的認知,有效傳導和實施政策;通過與媒體的溝通,擴大政策的影響力、滲透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的效應;通過與微觀主體的溝通,引導市場主體積極適應體制和政策的變化,減少經濟的異常波動,有效降低經濟交易活動的成本,最大限度地規避和防範風險;通過與公眾的溝通,培育大眾良好的市場意識和風險意識。

  有效溝通是政策實施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政策實施的方式和手段。在成熟的經濟體中,這種工作方式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且無法替代。我們相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有效溝通的作用將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