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稀土之爭凸顯戰略儲備之憂 林東魯建議封礦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3日 08: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夏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當資源問題對全球經濟利益的制約越來越嚴重,資源戰略儲備也成為了事關各國國家經濟安全和戰略利益的重大問題。

  對於中國來説,不僅在經歷著石油天然氣、鐵礦等國內短缺資源受制於人的無奈,還不得不承受著稀土、錳、鎢等國家本身最富有壟斷性質的戰略資源大量流失海外的尷尬,這迫使中國政府不得不將資源戰略儲備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中國資源戰略儲備不能再停留在單純的資源産品的庫存和倉儲等戰術層面,而要更多地從宏觀發展、國家利益等層面謀劃,由國家成立負責戰略資源儲備的協調機構,以合理價格從海外收購國內稀缺資源的同時,更要嚴格控制我國稀有資源的濫採和出口。“在價格飆升的年代,國內封礦和海外收礦是超越傳統實物儲備的更集約的戰略儲備。”

  剎車稀土出口

  當國內突然意識到中國稀土這一世界級寶貴稀缺資源竟然一直以白菜價出口給日、美等國時,這一稀有資源多年來存在的種種問題也被逐一放到了桌面上。

  而對這些問題思考最多的,莫過於中國稀土學會秘書長林東魯這個老稀土人。相對於稀土資源廉價流失海外,林東魯更痛心的是稀土礦在國內的濫採濫開。儘管稀土礦從2010年因價格飆升突然走進人們的視線後,已經被國家提升到了戰略資源儲備的層面;儘管包鋼稀土也在積極建立稀土儲備庫,但在林東魯看來,中國應該建立一些不允許立即開採的稀土資源儲備地,以防止過度開採。這不同於此前行業熱議的稀土戰略儲備,而是旨在使更多的資源保留在未開採狀態儲存在地下,而不是開採後再儲存起來。

  據林東魯核算,內蒙古和江西兩地的稀土産量足以滿足當前全球約13萬噸的稀土需求。因此他建議,中國可以劃定內蒙古和江西這些區域進行有管理的稀土勘探和開採,同時將其它地區作為資源保護區保護起來,禁止稀土開採。

  換位思考來看,原來封存礦山、嚴禁濫採亂開才是對稀土等稀有礦産最好也是最節約成本和資源的戰略儲備!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稀土資源總儲量約為8800萬噸,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佔世界的31%,但一直以來卻供應著全球95%以上的需求。儘管作為國際市場上具有壟斷地位的供應商,中國卻一直沒有定價權,任由稀土資源數年來賤賣至海外。

  而今,中國政府開始鐵腕剎車稀土出口。2010年,商務部發佈的稀土出口總配額比2009年減少了近40%;2011年,新的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又較2010年進一步降低約11.4%。與此同時,中國海關也在嚴厲打擊稀土出口。

  多年享用中國廉價稀土資源的美、日等國坐不住了。歐盟、美國和墨西哥向WTO申訴,中國以環保等理由對多種原材料實施出口管制措施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

  不過,中國的態度是堅決的。7月6日,商務部副部長鍾山在全國稀土出口工作會議上表示,中國在遵循中國有關法規及WTO相關規則的同時,將繼續加強對稀土出口的管理。他同時強調,稀土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不可再生資源,加強對稀土出口的管制有助於中國保護環境、促進工業結構調整,並推進稀土工業的健康發展。

  實際上,美國稀土儲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其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早已被封存,生産鉬的礦山也基本停産。在中國尚在大量賤賣稀土資源的時候,日、韓、美歐等國家和地區早已建立了稀有金屬戰略儲備制度,並大量從中國廉價進口來填充其戰略儲備。而美國的稀有金屬儲備制度,本身就是採取封存本國礦山,轉而從國外進口稀有金屬的做法。

  國土資源部早在2006年就曾提出,將啟動鈾、銅、鋁、錳等短缺性礦産的戰略儲備,但一直以來卻未建立起系統靈活的、區別對待資源的資源戰略儲備機構和機制。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政府已經高度重視資源戰略儲備,希望儘早建立國家戰略資源的儲備機制,同時由國家成立負責戰略資源儲備的協調機構,儘早採取嚴厲措施保護國內一些世界稀有金屬;限制戰略資源出口,尤其要嚴禁戰略資源走私,這是比去其他國家買戰略資源更重要的事。

  海外收購擴充戰略儲備

  而正是近年來中國飽嘗了石油天然氣資源稀缺之苦,以及價格受制於人之被動,才會在海外資源收購方面煞費苦心。

  中國于2004年正式規劃建設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基地,首期4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分別位於浙江舟山和鎮海、遼寧大連及山東黃島。

  國家能源局資料顯示,到2008年底,國家石油儲備一期項目四個基地全部建成,並實現滿儲,總容量1640萬立方米。到2010年底石油戰略儲備庫容達到2650萬立方米。石油儲備基地一期項目主要集中于東部沿海城市,而在二期規劃中,內陸地區將扮演重要角色。國家能源局稱,目前,國家石油儲備二期工程已開始啟動。

  中國石油規劃總院海外管道研究所副主任寇忠透露,按照國家石油戰略儲備規劃,2020年三期石油儲備工程完成,國家石油儲備能力提升到約8500萬噸,相當於90天的石油凈進口量。

  不過,隨著石油儲備規模的擴大和國際油價的飆漲,石油儲備成本正在成為石油戰略儲備的一個難題。據國家發改委的資料顯示,“一期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以58美元/桶的成本完成;但目前已經衝破100美元/桶的國際油價顯然將會制約著中國石油戰略儲備,而對中國來説,利用合理價格獵取石油資源用於戰略儲備將是下一個階段我國戰略儲備亟待解決的問題。”

  而同樣稀缺的鐵礦資源,則面臨著比石油天然氣儲備更糟糕的問題,那就是中國還未來得及建起鐵礦石國家戰略儲備,鐵礦石價格就已經飆漲得很離譜了。

  鐵礦石價格年年談判年年漲價,中國鋼企在談判中節節敗退,除2009年因為發生金融危機而降價,其餘年份均以礦價大漲告終。2011年以來,鐵礦石現貨價格更攀升至200美元/噸的歷史新高,指數價格也達到約180美元/噸。

  更殘酷的數據是,2010年必和必拓、力拓兩大礦業巨頭的凈利潤總和高達2082億元,而中國77家大中型鋼企的利潤總和只有881.38億元。

  中鋼協近日表示,協會最近進行的一項調研顯示,目前鐵礦石市場存在明顯的價格操控問題,建議對鐵礦石實施國家戰略儲備,以實現行業平衡發展。

  中鋼協副秘書長吳新春表示,鐵礦石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從法律和政策上明確其戰略儲備非常必要,建立國家戰略儲備是為解決行業平衡發展問題,而非收益問題。吳新春建議國家設立專門機構管理鐵礦石儲備工作,研究並制定鐵礦石戰略儲備的方針、政策、制度與運行管理等體制。

  不過,首鋼相關負責人認為,在當前鐵礦石價格已經充滿泡沫的背景下,從海外收購鐵礦資源是比國內建立鐵礦石戰略儲備更有效也更節約的方式。首先在價格攀高之時大量收儲鐵礦石只會進一步推升礦石價格,其次,由於礦石資源的特殊性,儲備庫建設和鐵礦石運輸都將耗鉅資而為,可能實物儲備並不具備經濟性,倒不如儲備礦山。

  單純地看中國戰略資源儲備,自然是戰略儲備越多,出口越少,今後在發展經濟中的後勁和話語權會更高。但中國資源戰略儲備旨在降低資源供給的市場風險,確保與資源交易有關的整體經濟利益,其本質是重要資源的支撐保障能力和戰略保證程度的問題。

  資源戰略儲備要著眼于增強國際資源的話語權和價格影響力,著眼于資源交易的談判能力,著眼于戰略資源與國家經濟發展、國內市場需求的協調能力,著眼于應對價格波動和供應中斷的綜合能力。如此看來,資源戰略儲備應超越傳統的實物儲備,而根據不同資源分類建立不同的戰略儲備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