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家族企業接班人計劃 最難傳承的是企業家精神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9日 10: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商界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未來10到15年,中國的家族企業將迎來一個交接班的高峰。如何交接班,將是中國民企繼續發展的第一熱點,也是第一難點。是以“家族”為大還是“企業”為大?是追求“基業長青”還是“家業長青”?是進行“家族的傳承”還是“財富的接班”?是做“企業家族”還是“家族企業”?

  這是一場企業家有限的生命與無盡的時間之間的對話,這是一次關於財富的傳承與消亡之間的碰撞。

  家族傳承仍然可行

  6月14日,俏江南少東家汪小菲在微博上宣佈正式接班張蘭,出任俏江南集團CEO;兩天之後,6月16日,劉永好千金劉暢出任新希望集團首任團委書記,在隱身十餘年後,劉暢邁出了接班的最重要一步。

  事實上,在中國這段並不算長的民營經濟史中,對家族企業的詬病,以及對掌門接班的爭論,幾乎從未停止過。在我們倡導“現代企業制度”的同時,卻將“家族企業”推向了另一個極端。“家族企業是小生産的産物,它在用人制度上任人唯親,在經營手法上因循守舊,因此這種模式應該被拋棄”、“家族企業具有天然封閉特性”、“家族企業的子承父業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有著深刻的矛盾”……

  看上去,家族企業就像是“落後生産力”與“落後生産關係”的代名詞。這逼得許多家族企業的掌門人不得不怯生生地表白,“雖然我們是家族企業,但是我們也引入了現代企業制度。”仿佛引入現代企業制度,是一種解脫,是在光宗耀祖。

  讓我們將視野放得更開闊、更長遠:

  在西方商業環境中,並無多少人使用“現代企業制度”這個詞,更不會有誰到處誇耀“我們實行的是現代企業制度”。倒是有很多商人,常常把“我們是一家家族企業”驕傲地挂在嘴邊。

  翻開世界著名企業的成長史,幾乎就是一部部家族企業的發展史。據意大利家族企業協會評估,意大利93%的企業是由家族經營的,這佔到了該國150家最大企業中的45%。比例之高,令人咋舌。而在全世界所有企業中,由家族所有或經營的,最保守的估計在65%~80%之間。

  有人説,家族企業“做不大”。但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家族企業也佔到了近40%。家族企業這种經濟組織形式,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實力極強。

  根據調查顯示,中國目前民營企業500強的當家人平均年齡為46歲。按照中國人60歲退休的慣例,未來10到15年,中國的家族企業將迎來一個交接班的高峰。如何交接班,將是中國民企繼續發展的第一熱點,也是第一難點。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認為,家族企業的核心是“企業”,而不是“家族”。當企業為家族服務時,這個家族企業就不會長久;當家族為企業服務時,這個家族企業才可能長久。接班人問題的本質就在這裡——誰為誰服務。

  然而,在《商界》的探訪中,李錦記家族又恰恰成為了一個反例。這家以“家族”為大的企業,已經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119年……

  是以“家族”為大還是“企業”為大?是追求“基業長青”還是“家業長青”?是進行“家族的傳承”還是“財富的接班”?是做“企業家族”還是“家族企業”?

  這是一場企業家有限的生命與無盡的時間之間的對話,這是一次關於財富的傳承與消亡之間的碰撞。所謂“富不過三代”,曾經的“名門望族”,如何才能穿越歷史的洗禮,駛出風暴的考驗,在面臨各種未知危機的汪洋大海中,成功抵達“家業長青”的彼岸?

  我們認為,家族的傳承仍然可行,接班的方法也有多種。因此,我們需要——《接班人計劃》。

  一直以來,對於在外界看來順理成章的企業傳承問題,各位商界大腕都將其視為極度敏感的話題。多數人都以對外“明修棧道”,于內“暗渡陳倉”的方式循序漸進。

  劉氏家族:父輩們的意志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家族企業之一,希望集團四兄弟的分分合合,一向被我們視作一個經典案例。如今,中國商界激蕩三十年,第一代的“50後”企業家們,開始逐漸淡出中心舞臺。而“80後”少東家,開始陸續浮出水面,接過父輩的旗幟。

  這不僅是兩個群體之間的傳承,更是兩個時代之間的敬禮。而這一次,劉氏家族再度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新希望”的新希望

  2011年6月16日,成都市西二環某酒店,新希望集團共青團委員會成立大會。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之女、被外界稱為最神秘80後富豪的劉暢,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

  會前,“劉暢將出任新希望集團首任團委書記”的消息,已經得到證實並流傳開來。這被看成劉暢接班劉永好的一個重要信號。作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裏的代表,劉永好如何為新希望集團的傳承謀篇佈局?被外界盛傳以92億元身價成為四川女首富的劉暢,究竟做好接班的準備了嗎?

  大會當天,劉暢身著一襲黑色連衣裙、足蹬紅色高跟鞋,一齣現就吸引了全場目光。“同事喊我淡定,可我淡定不起來,淩晨4點就醒了。”她難掩激動的心情。

  劉暢的母親、新希望集團董事李巍,作為嘉賓坐在第一排給女兒“壓陣”。劉暢説:“我很希望媽媽來,自從我可以上臺去講,媽媽永遠是最忠實的聽眾。她當年在眉山拖拉機廠是團委書記,現在我也是。”

  而劉永好卻一身休閒裝,低調地坐在最後一排,始終滿臉笑容看著臺上的女兒。前一天,他告訴女兒,自己不會到場。活動進行到後半部分,當主持人説請神秘嘉賓發言時,坐在第一排的劉暢回過頭去看見了爸爸,睜大了眼睛:“昨天跟他確認了很多次,他都説不來的。”

  ——這是劉永好一家三口首次一起正式出現在公眾面前。

  不過,對於新希望這樣一個擁有6萬多名員工、涉及多個行業的大型跨國集團而言,傳承與接班不只是親情與血緣的紐帶,更需要掐準時間、步步為營的盤算智慧。

  一直以來,對於在外界看來順理成章的接班問題,各位商界大腕都將其視為極度敏感的話題。多數人都以對外“明修棧道”,于內“暗渡陳倉”的方式循序漸進。

  劉永好亦是如此。早在10年前,對於劉暢的成長,劉永好曾經與其定下了一個“10年之約”——10年之內不上媒體。為的是讓她獲得10年自由呼吸、成長的空間和時間。

  一方面,對外他一直強調,女兒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以接班也可以不接班,看她的喜歡。另一方面,對內他在劉暢剛成年時即任命女兒為集團董事,劉永好交班的意圖早已不言自明。

  接班人心願

  這些年來,劉永好被追問得最多的問題大概就是:“您女兒……”他會一貫溫和地打哈哈:“在學習,在學習!”

  劉暢的確一直在學習,16歲出國留學,回國後被父親安排到集團各個部門。在新希望集團內部,見過劉暢的員工都説,她是一個很單純的鄰家姑娘。

  十年彈指一揮間。2011年上半年,劉暢開始在各種場合浮出水面。劉永好只是淡淡地説:“差不多10年了。”

  很多人都問他:“劉暢是你女兒,是不是要接班了?10年不露面,現在露面是不是就要做事了?”劉永好回答説,民營企業的發展要傳承。所謂接班,應該漸進地逐步地交給一批年輕人,因為年輕人精力旺盛、有創新精神,但社會經驗相對不足,需要鍛鍊和熟悉。

  在過去的十年裏,劉暢在學校裏、在社會上,在集團內和集團外都在學習,還曾自己創業。她總結道:“這個過程是對自己短板的補充和提升。學習技能、處世和待人之道、培養看事物的不同角度。”

  明年,是新希望的第30個年頭。劉永好深知,企業要發展,未來的30年最重要的是靠年輕人,因為他們更能適應新時代。

  在他的主導下,在新希望內部,團委這一組織便應運而生。“新希望的幾萬年輕員工,需要共青團這個組織來傳、來帶。我很欣喜地看到劉暢擔任團委書記。”

  劉暢領導團委這一步棋,下得相當巧妙。團委工作既可以接觸集團內各個部門,熟悉各種具體的業務,又可以鍛鍊領導能力,贏得年輕一代員工們的信任。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現在,劉暢最常看的書,是記載父親創業史的《藏鋒》。“我常常在外面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困惑,但一看書就覺得他發生過的事都是我經歷的。”

  是把父親創辦的企業親自接手下來,還是做一些自己覺得更有意義、更感興趣的事情?

  劉暢的想法比幾年前更成熟:“其實這並不矛盾。我更喜歡憑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幫助父母。我不認為我是唯一能夠擔起這個大任的人,但我絕對是最忠心、最由衷想把這個事業做大做好的人。我希望在我的能力範圍內,在這個企業裏守候著它。”

責任編輯:周紅艷

熱詞:

  • 家族企業
  • 接班人
  • 企業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