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半年基金收益“老不及嫩”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6日 1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世華財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世華財訊]超過七成老基金今年收益為負,專家稱,下半年A股市場或出現見底反彈或窄幅震蕩向上的格局,新基金優勢或難維繫,基民贖舊買新沒著數。

  新華網援引廣州日報7月16日消息,基民贖舊買新的行為一向被專家詬病,但今年以來,不少基民卻因贖回老基金轉投新基金而獲利。在經歷了近一個月的市場反彈後,仍有超過七成老基金今年收益為負,但今年成立的次新偏股基金卻已有近六成扭虧為盈。但專家提醒,下半年,A股市場或出現見底反彈或窄幅震蕩向上的格局,新基金優勢或難維繫,基民贖舊買新沒著數。

  現象一

  跑贏老基金 近六成次新股基扭虧

  近一個月A股反彈,終於讓一批今年入場搶籌新基金的投資者重見天日,截至本週四,今年上半年成立的偏股基金已有58%的凈值重回1元面值。

  截至本週四,今年上半年新成立的50隻偏股基金中有29隻取得正收益,其中,17隻為主動投資股票基金,11隻為指數型基金,另有1隻為混合型基金。萬家中證紅利、中歐新動力收益率分別達4.93%和4.06%,同期大盤漲幅分別為3%和0.27%。

  次新基金中虧損比較大的是成立時間較早的指數基金産品,截至本週四,成立以來虧損超過5%的5隻新基金全部都是指數型基金,國泰上證180金融ETF的虧損幅度高達8%。

  今年新基金髮行“井噴”,基民紛紛贖回老基金轉投新基金,基民贖舊買新的行為一向被專家詬病,不過,卻因之得福。

  迄今為止,新基金年內的業績表現優於老基金,截至本週四,上述50隻新基金平均虧損幅度僅為0.39%,而標準股票基金今年以來平均虧損達4.55%。

  操作提醒

  下半年新基金優勢或難維繫

  儘管在上半年的震蕩市中,新偏股基金的表現整體優於老基金,但單看近期的反彈行情,主動型次新偏股基金的反彈力度整體並不及老基金。

  自6月20日反彈截至本週四,次新基金中業績表現較好的主動型偏股基金華安升級主題、大摩華鑫多因子其間的凈值漲幅分別為9.86%和4.05%,而在老的主動型偏股基金中,有近160隻本輪反彈的凈值漲幅已超過10%,其中,5隻其間凈值漲幅超過15%。

  專家建議,如果投資者判斷下半年市場將出現上升速度較快或維持窄幅震蕩向上的格局,那麼,投資者就切忌像上半年那樣贖舊買新。這樣的市場對於新基金來講就會被動一些,新基金除了追高建倉外很難有別的盈利途徑,但這樣做成本之高也是顯而易見的。而老基金的底倉卻是現成的。

  此外,比較看重資金的時間成本、希望很快在資産組合中加入A股的投資者,也可偏重於買已經運作了一段時間、可以馬上投入運行的老基金。

  現象二

  新基金遭贖回

  規模縮水近四成

  新基金上半年較優異的業績表現未能阻擋基民贖回的步伐,今年新成立的基金6月30日的份額基本都比募集時少。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數據,今年成立的新基金規模縮水率高達37%。其中,貨幣基金、QDII基金縮水幅度最大。國聯安貨幣A、浦銀安盛貨幣A、國聯安貨幣B規模縮水幅度在90%以上,長信標普100等權重、海富通大中華精選兩隻QDII規模縮水幅度也分別達88.26%和86.11%。

  部分新基金甫一成立便淪為袖珍基金。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統計,上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中,有四隻基金規模已小于1億份,27隻基金規模在1億至5億份之間。

  業內人士表示,次新基金規模大幅縮水的原因之一是募集時有不少金額屬於友情贊助,一旦封閉期結束就贖回;二是今年以來大部分基金的業績都不好,即使貨幣型有正收益,收益率也比銀行理財産品少,因此基金的資金被其他産品大大分流;三是目前基金産品同質化嚴重,贖回次新基金而轉買新基金的投資者也不在少數。

  贖回建議

  新基金止盈需擇時

  根據過往的經驗,在經歷了一段“被套期”後,當次新基金凈值略有反彈後,不少原始投資者會選擇贖回,以便規避風險。

  但專家表示,投資者因解套而贖回是不明智的,贖回應先觀後市再操作。若要贖回股基,就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

  招商證券人士指出,近期市場以震蕩為主,有結構性投資機會,下半年市場探底回升的可能性較大。在市場尋底過程中,偏股基金本身的市場風險已處於較低水平。前期持有的偏股基金建議繼續持有。

  而無論是投資股票還是基金,分批減倉都是很好的法則。投資偏股基金數額較大或者佔總資産比重較大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市場上漲一定的幅度(如15%)便贖回一部分,邊漲邊贖,這樣有利於降低風險,同時也為在市場下跌時撿拾黃金留下餘地。

  (趙志欣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