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摘要]在高速公路通行費全球最高、流通費用率遠高於國外,以及國內市場分割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是不可能實現的。為了落實擴大內需的總體戰略方針,我們必須在改善內部經濟環境(即“內部改善”)上苦下內功,這已經成為擴大內需的必由之路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新的攻堅點。
國內市場環境的弊端阻礙了內需的擴大
從歷史經驗看,出口導向型經濟作為一种經濟發展戰略並不適合於具有廣闊國內市場規模的大國經濟,因此,我國從過去十多年主要依賴國外市場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逐步轉變到國內外市場並重甚至以內需為主導的發展模式,無疑是一種深刻的結構轉變。
在這種轉變過程中,由於我國過去偏重出口導向型經濟而被忽視的許多問題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我國生産的許多産品在國外不僅比國內要便宜而且質量也好的多。又如,由於金融危機導致外銷困難,國內一些營銷商從外貿企業採購到一些産品,上市後被搶購一空。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出口轉內銷仍被外貿工廠看作是下乘之選。
單從人口規模看,我國有世界上最大的內需市場,但為何有那麼多企業無視國內龐大的市場規模而偏愛出口呢?筆者認為,制約內需發展的國內市場障礙是産生上述兩種現象的基本原因。最近有關高速公路天價過路費的報道揭露出了問題的冰山一角:高昂的運輸成本是我國生産的産品在國內比國外昂貴的重要原因,我國各種過路過橋費已高達運輸企業總成本的1/3。
內部改善的基本經濟學原理
美國是私有化程度最高並強調地方政府分權的國家,但作為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最多的國家,其收費公路比例卻很低。原因何在?1956年,美國通過了《聯邦資助公路法案》,根據該法案,美國州際高速公路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按9:1的比例出資,也就是説,高速公路這一公共産品基本上是由美國聯邦政府利用公共投資免費提供的。美國的這一傳統可追溯到其經濟發展的早期。在1815年開始轉向內需發展模式後,美國人發現,由於過去偏重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其國內市場十分狹小,內陸地區交通極為不便,嚴重阻礙了國內市場的形成。為此,著名政治家亨利 克萊在1824年提出了被歷史學家們稱作“偉大構想”的“內部改善”政策:運用關稅收入通過公共投資的形式,免費提供公路、運河等基礎設施。雖然在19世紀下半葉美國鐵路大多由私人建造經營,但其收費標準、債務資産比率和收益率受到了政府嚴格的管制,我們現在使用的“公用事業”這個概念就是在這種管制實踐中誕生的。
美國的經驗説明,在基礎設施上免費的公共投資所獲得的回報不能通過它産生的收益來測量,而應按它在降低整體經濟總成本的作用來衡量。免費公共投資的目的是降低基礎設施價格,進而使生活和商業經營成本最小化,提高國內市場運轉的整體效率和競爭力,這就是美國在經濟崛起時期“內部改善”的基本經濟學原理。歷史學家認為,由“內部改善”所推動的美國國內市場規模的擴張或內需的擴大並不亞於技術創新對其工業化的影響,對美國資本密集型和規模依賴型工業的崛起並在19世紀末取得全球性競爭優勢産生了重要作用。
筆者借用“內部改善”來泛指國內市場環境的改進。我國目前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僅需要引入這種思維,而且在改革國內商業流通體制和統一國內市場等方面更需要這種大政方針。
流通體制改革和統一國內市場任重而道遠
目前,沉疴日久的“潛規則”幾近成為國內商業流通體制的痼疾,這些潛規則包括高昂的進場費、各種名目的雜費以及“沒有止境的貨款拖欠”,等等。筆者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國製造業不僅在進出口而且在國內市場上都沒有渠道控制權和價格定價權,而後者又多為外資企業所掌控,如果不從製造業的産業價值鏈和市場結構等系統性思維的角度入手,這一問題將無法解決。
長期以來,地方保護主義一直阻礙著我國國內統一市場的發展。總體來説,造成國內市場分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中央與地方之間分權體制和GDP作為考核地方官員的指標所導致的國內市場分割。第二則是出口導向型經濟所致。在加入WTO之前,我國的地方保護主義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由於各省間産業雷同情況相當嚴重,因此,在加入WTO後,跨國公司就把我國各省廉價勞動力和廉價自然資源迅速納入其全球産業價值鏈中,其結果是我國各省的國際一體化程度大幅增加,而國內市場的一體化程度卻進一步被弱化,這是造成我國製造業企業不僅在進出口而且在國內市場上都沒有渠道控制權和價格定價權的重要原因。
內部改善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新的攻堅點
由於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具有廣闊的國內市場規模,因此國內市場一體化比外部市場一體化要重要很多倍。但最近有報道説,三年前由於國際金融危機而被迫開拓國內市場的外貿企業已有大半鎩羽而歸,其直接原因不僅是令人詬病的國內商業流通體制。收費公路上密密麻麻的收費站不僅大幅度提高了國內商品的價格,而且也嚴重妨礙了商品流通的發展和高效一體化市場的形成,地方保護主義更是助長了這種國內市場的分割。
我國已進行了30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什麼在國內市場環境的改善上至今仍困難重重?原因就在於,我們過去幾乎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與全球化的接軌上。但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出口導向型經濟難以為繼,迫使我們採取了啟動內需的新戰略,不得不把眼光轉向了國內市場環境的改善上。因此,今後一段時間,內部改善必須成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新的攻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