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經濟放慢步伐提升耐力 增速出現小幅回落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4日 08: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7月13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6%,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5.4%。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出現小幅回落,説明宏觀調控的成效開始顯現,經濟增長正在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長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逐漸增強。

  政策刺激導致增長偏快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11年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其中,一季度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從上半年的主要指標數據看,儘管部分經濟指標有所回落,但當前中國經濟的總體運行態勢良好,經濟增長繼續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長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前期受政策刺激的經濟偏快增長是金融危機情況下不得已的辦法,但我們的確看到,刺激經濟的這種辦法並不符合經濟結構調整的方向,由於佔用的貨幣資金量過大,對控制通脹形成了較大壓力。因此,從控制通脹和調整經濟結構來看,未來應當淡化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的模式,而要依靠刺激企業創新來增加有效供給,進而轉向自主性、內生性的經濟增長模式軌道上來。

  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衝刺

  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雖然上半年市場銷售穩定增長,但汽車、房地産相關商品銷售放緩。其中,汽車類增長15.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2.1個百分點;傢具類增長30.0%,回落8.5個百分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1.5%,回落7.3個百分點。

  “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在二季度出現了一些回調,這主要是主動調控的結果,也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後市場的一種正常反應。”盛來運説,前期對汽車銷售的補貼政策取消以後,再加上部分城市出臺了汽車限購政策,今年汽車的銷量,限額以上汽車的銷售金額增速同比回落20多個百分點。房地産的調控也對相關産品的銷售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傢具的銷售額,包括一些建材、裝修的材料的銷售金額都比去年同期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回落。

  “這是刺激政策退出以後的正常反應,就像一個人跑步一樣,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衝刺,他必須要放慢一下腳步,為了以後跑得更好。”盛來運説。

  “中國經濟從一季度9.7%的增長平穩滑落至二季度的9.5%,宏觀調控的成果得以初步顯現。”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微博)説。不過,連平表示,“上半年GDP9.6%的增幅略高於市場預期。由於用電量緊缺、PMI持續走弱、資産價格調整等數據引發了市場對於二季度數據的擔憂。但二季度GDP9.5%的增長表明了經濟回落還是十分平穩的。”

  郭田勇也認為,貨幣政策在今年上半年密集的宏觀調控下,以遏制通脹為基本出發點。而從數據來看,經濟出現了小幅的回落,這也減輕了此前對於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和滯漲的擔憂。預計下半年將繼續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價格型工具的使用空間會加大,利率水平會上調一到兩次。

  增長內生動力依然強勁

  盛來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仍然比較強勁,經濟增速快速回落的風險比較小。”

  盛來運分析説,首先,從投資來看,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各地地方投資的積極性比較高,地方投資的增速是28.1%,這個速度還是比較高的。上半年民間投資的增長速度是33.8%,這個速度大幅高於全國固定資産平均增速,這説明市場投資增長比較快。其次,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這也會提高消費的實力。同時,社會保障以及消費環境在繼續改善,也會提高消費傾向。進出口增速雖然回落的幅度較大一些,但是目前20%左右的速度還是不低的,因為去年的基數比較高,而且上半年順差449億元,還是在穩定增加的。中國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階段,三駕馬車的動力以及成長的空間都還是比較大的。另外,各地的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包括産業升級的步伐在加快,這也會不斷賦予經濟增長新的活力和動力。

  郭田勇説:“經濟結構調整將帶來更大的空間,使中國經濟走上更為健康的發展軌道。為了刺激企業創新,國家應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培育上給予一定政策傾斜,一些國有壟斷型領域對民間資本應當進一步開放。”

  連平預計,中國經濟下半年會進一步回落,但不會太明顯。“下半年,投資不會明顯放緩,因為保障房建設將進一步提速。消費水平會略有回升。上半年,汽車和房産的剛性需求在宏觀調控下得到抑制。如果價格出現小幅回調,下半年將得到釋放。”連平由此預測全年的GDP增長應在9.5%左右。

  本報記者 葉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