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建議投資者備戰反彈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3日 08: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秦偉

  中資股的多空對決戰越來越具有戲劇性,瑞信倒戈,也許為多方反擊拉開了序幕。

  7月12日,瑞信(香港)發佈一份報告,一改上月硬著陸風險增大、中國銀行業評級降低的“空軍”姿態,其亞太區研究主管范卓雲認為,全球經濟不會雙底衰退,中國經濟亦不會硬著陸。

  有意思的是,就在一個月前,各路唱空之聲還不絕於耳。外資投行爭前恐後拋出看空中資銀行股的報告,中資銀行H股拋空數量連連攀高。與此同時,其他行業港股也受到在美上市中國企業財務醜聞的拖累,股價表現慘澹。

  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低估、硬著陸風險增加、通脹壓力上升及PMI指數下跌,成為過去一個多月投資者聚焦的關鍵詞。

  不過,范卓雲認為,這些負面因素都將在未來數月逐漸退去,在其報告中,這些“病毒”不但被各個擊破,她更提示投資者為亞洲股市2011年下半年的反彈做好準備。

  自相矛盾?

  6月20日,瑞信在一份針對中國銀行業的報告中指出,在過去兩年裏,由於大規模的表外融資活動,中國信貸規模佔GDP的比例已經上升至警戒水平,銀行未來資産質量亮起紅燈,而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已經增加。

  然而,不足一月之後,這一論斷幾乎被瑞信自己全盤推翻。

  “我們認為,近期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憂慮未免過猶不及,”瑞信私人銀行部亞洲首席經濟師陳進耀表示,“雖然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6月份連續第四次按月下跌,且創下了自2009年2月以來的新低,但此跌勢與中國工業生産活動在過去6年來在5-8月間的季節性放緩表現一致。”

  6月份,中國PMI跌至50.9%,較5月份的52.0%再下跌1.1個百分點。通常情況下,PMI高於50%時,可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

  瑞信預計,中國採購經理人系列指數未來不會跌破50%這一分界線。

  此外,瑞信認為,高基數效應和貨幣緊縮措施的影響有望在下半年拉低核心CPI的年增長率。“不過,內地通脹見頂後的回落也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范卓雲表示,在工資上漲和服務價格升高的情況下,通脹並不會快速回落。她進一步指出,“中國政府制定的全年通脹控制在4%的目標過於樂觀,我們認為,全年通脹預計為4.8%。”

  瑞信報告預測,未來12個月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上調利率75個基點,不過,范卓雲稱,亞洲地區已經進入加息週期的尾聲,“目前內地加息的幅度仍低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減息幅度。”她解釋説,這説明目前的貨幣緊縮政策並不激進。

  報告顯示,目前,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約佔GDP的27%,而內地總債務(政府、家庭和公司)約佔GDP的150%,遠低於美國和歐元區的350%和380%。

  由於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政府債務約佔GDP的20%且財政赤字只佔GDP的2%,瑞信認為,中國政府有辦法解決地方政府融資機制這一問題。而考慮到中國銀行資産負債表的高流動性(貸款與存款比例平均為62%),瑞信又指,不擔心該問題會給中國銀行業系統帶來系統性風險。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范卓雲表示,“這份報告是瑞信(私人銀行及資産管理)站在買方角度做出的判斷,而此前報告則由瑞信投資銀行部門發佈。此外,兩份報告也均看好工行(01398.HK)和建行(00939.HK)。”她相信總體而言,此份報告與投資銀行部門的判斷一致。

  A股,一枝獨“秀”被降級

  儘管瑞信此番針對市場擔憂各個擊破,極力捧紅亞洲及中國經濟,但A股市場卻獨被拒之門外。

  雖然,上證綜指目前的2010年預估市盈率為11倍,處於歷史估值低位,但瑞信表示,出於對未來6-12個月的新股供應上升的擔憂,將A股從“增持”下調至“中性”。

  今年上半年160多家中國公司發行了A股,融資總額達3720億元,然而,其中60%的公司交易價格仍低於IPO發行價。

  而此前大肆炒作的國際板也成為瑞信看淡A股市場的因素之一,原因是,上海國際板的設立可能導致供應過剩,從而阻礙A股上行。由於新股供應增加和上海國際板可能在未來6-12個月推出,會帶來更高的股票風險溢價,瑞信將上證綜指的12個月目標下調至3050點。

  “如果是中國的投資者,我們建議購買香港上市的H股和紅籌股。”范卓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