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財經》綜合報道】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本月,國務院將召開常務會議分析上半年經濟形勢並定調下半年政策思路。全國人大財經委也將召開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
報道還稱,一種宏觀政策新思路正在形成——相對緊縮、定向寬鬆。具體內涵是:在資本流入、外匯佔款格局依舊,通脹壓力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保持整體流動性調控的相對緊縮,但在諸如中小企業融資、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資金鏈、汽車産業等領域,推動政策定向寬鬆。
報道還稱,近日有關部門在其組織的經濟學家座談會上提出了這種概括性思路。
報道引述官方人士説法,“目前政策的總體思路是保持在‘穩健’方向的連續性,即便是基於對‘超調’風險的擔憂,也不會逆轉至大幅擴張的宏觀政策,國家不會再推出類似4萬億這种經濟刺激計劃,而針對個別緊張領域裏的‘定向寬鬆’政策,則可以在這種‘相對緊縮’的環境裏推出。”
目前,中國的宏觀緊縮政策已經進入觀察期。關於中國經濟是否出現滯漲風險的爭論已經出現,隨之也出現了宏觀緊縮政策是否超調的質疑聲。
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在6月26日舉行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表示,目前的緊縮政策可能會帶來滯脹。他説,“如果把已經偏緊的貨幣流通量誤認為還沒有回歸到正常水平,繼續緊縮,從結構層面來講,加劇結構的不協調是不可避免的。從微觀層面來講,産品供應鏈的斷裂,而引起的失業人數的增加同樣不可避免。”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近日表示,中國面臨滯脹風險,經濟已出現滯脹苗頭。他説,就業仍是一個問題,國家決策層應該警惕經濟放緩伴隨著高通貨膨脹的局面。
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則有不同的意見,她在6月25日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和滯漲風險。她認為,不應該把所有的通脹率上升、經濟增速下降的情況都認為是滯脹,“如果這樣就太泛了。”滯脹應該是通貨膨脹率很高而經濟增長停滯的情況,GDP增速至少下降到2%-3%才能叫做停滯,“中國無論如何不會下降到這個速度”。
但目前,廣東、浙江等地已經頻頻出現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的消息,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的會長周德文表示,根據調研結果顯示,目前溫州大約有20%的中小企業處於半停工的狀態,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加嚴重。
廣東省中小企業局局長張文獻在6月23日表示,珠三角一些中小企業出現生産經營困難的情況,有逐漸加重的趨向。比如:生産的綜合成本上漲比較大、流動資金的缺口比較大。有些企業還出現有訂單不敢接的現象。也有部分行業由於利潤下降,甚至出現虧損、歇業。一些中小企業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但他同時否認出現了中小企業“倒閉潮”。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9%,連續第三個月回落,並且創下28個月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