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通常情況下,判斷經濟會不會出現滯脹,主要看通貨膨脹率會不會高於經濟增長率。筆者認為,中國的物價上漲與經濟增速雖然仍有一定的差距,不足以構成經濟滯脹。
但目前所採取的措施,似乎並沒有考慮到經濟滯脹的風險,一味地收縮流動性,銀行的資金面十分緊張,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影響十分巨大。前者因為流動性依然很寬裕而存在繼續上漲的可能,後者則因融資難度越來越大而存在繼續下行的可能。如此,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就越來越接近,並有可能出現逆轉。
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屆全球智庫峰會”上,經濟學家圍繞中國經濟是否存在滯脹可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雖然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的可能,而主要是如何防止通貨膨脹,但是,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下,“少數”往往會戰勝“多數”,成為“真理”。
就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5月份的CPI為5.5%,而經濟增長率仍保持在9%左右,雖然各方都在預測,6月份的CPI會再創新高,但是,要超過經濟增長速度,顯然還沒有可能。那麼,這是否就意味著中國經濟不可能出現滯脹現象呢?
眾所週知,通常情況下,判斷經濟會不會出現滯脹,主要看通貨膨脹率會不會高於經濟增長率。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經濟增長率了,滯脹的風險也就出現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這裡所説的是“通常情況下”。如果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特殊情況,或者存在一些特殊矛盾,也就不能簡單地用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的關係來判斷了。
就通貨膨脹而言,雖然中國目前的物價形勢總體還處於可控範圍之內,且普遍認為,從7月份起價格可能會進入下行通道。但是,三個方面的因素卻不能不引起重視。一是全球性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很大,輸入性因素不會在短期內消失,對中國遏制通貨膨脹形成了不小的外在壓力;二是國內物價結構性上漲矛盾依然十分尖銳,主要表現為政府定價産品,如水、電、氣等要求漲價的願望很迫切,上漲的內在動力也很強。同時,工資上漲的壓力很大,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很大,不僅通脹預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經濟增速放緩的預期也會變得越來越強烈;三是社會資本的數量很大、出路很少,且政府的引導和分流力度不夠,對價格的非規範性影響隱患很大,特別是對農副産品等價格的炒作,極容易形成對價格的強大推力。而有關方面對各種炒作行為的控制和打擊,似乎也缺少辦法和手段。
也正因為如此,物價上漲速度不會那麼快就進入下行通道。即使進入下行通道,也有可能會出現反復,且反彈力會更強。因此,價格高位運行的態勢不會出現明顯改變。
而就經濟增長情況來看,隨著前幾個月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許多國際機構和外國政府機構都下調了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認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保持在8%左右。如果這樣的目標能夠如期實現,應當説,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速情況,必須科學分析、客觀評價、正確判斷,實事求是地看待中國經濟的增速,而不要盲目地認為經濟增速快於通貨膨脹率就認為經濟不會出現滯脹。
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的是,雖然目前的經濟增速仍處於世界最高水平,但以中央提出的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標準來衡量,經濟增長的實際水平應當沒有數據所表達的那麼高、那麼好。至少,政府投資和房地産開發對經濟增速的影響仍然偏大,在經濟份額中的比重依然偏高。而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也依然太慢,經濟的運行質量依然不高。
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筆者認為,中國的物價上漲與經濟增速雖然仍有一定的差距,不足以構成經濟滯脹,但是,如果把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中的影響因素剔除,問題可能就不這麼簡單了,經濟滯脹的風險也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