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股市正在去“泡沫化”“投機化”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9日 0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宋淮松 ○主持 于勇

  2011年以來,儘管上證綜指波動幅度不大,一直在2600-3100點這一不到500點的區間內窄幅波動,但一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發生。這些變化揭示著中國股市正在進行一場意義深遠的去“泡沫化”去“投機化”運動,並將帶來我國證券市場的長治久安。

  變化之一,一級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一去不復返。自中國證券市場成立以來,新股認購就是無風險的,且收益率遠高於銀行存款。尤其是在2007年,全年參與新股認購的資金收益率高達20%左右。2011年形勢急轉直下,截至6月23日,以上市日期為準,今年以來共上市了151隻新股,其中首日即破發的有63家,首日破發率為41.72%。在新股中簽率大幅提高後,一旦新股上市跌破發行價,認股資金將遭受重大損失。為避免新股認購的巨大風險,囤積在新股認購市場的萬億資金已經作鳥獸散,一級市場不再風光無限。

  變化之二,一級市場股票供需關係發行逆轉。券商發行市場業務風險凸現。以前對於券商來説,一級市場承銷業務基本上是沒有風險的,只有能拿到股票承銷資格,券商就不愁股票發不出去。券商鐵定可以獲得無風險的承銷費收入。而且“破銅”股制定個“白銀”發行價,開盤價趕上甚至超過“黃金(1501.20,4.80,0.32%)” 價,上市公司、券商與一級市場投資者皆大歡喜,最終二級市場被套的都是中小散戶。但今年一級市場也發生了一些本質變化。已經出現股票發行失敗的案例。八菱科技不幸成為A股史上首家中止發行的公司。發行失敗將迫使上市公司與券商雙雙放下身段,就股票發行價格是否合理進行充分的論證與探討,以便把最適合市場需要的股票按最合理的價格提供給投資者。換句話説,提供投資品給市場,而非提供投機品給市場。另外,今年一級市場還有一大現象是增發股包銷屢屢發生,且金額巨大。這些現象也為那些善於在證券市場大海中游泳的券商提了個醒:一級市場並不是沒有風險的,而是潛伏著巨大的風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嗆一口水。

  變化之三,二級市場上一直受主力資金關注的中小市值股票風光不再,創業板股指連創新低。我國股市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小市值股票青睞有加。其邏輯是中小市值股票具有很強的送股能力。送股方案實施後,股價多數會走出填權行情。因此,中小市值股票更有“投資”價值。其實,這裡的“投資”價值應是“投機” 價值。有理性的投資者都知道,送股只不是這一場數字遊戲,對企業經營狀況不能帶來任何有益的幫助。投資者持有這些股票的投資回報也是一塊“白板”,收益為零。

  隨著證券市場向縱深化發展,機構投資者已經率先明白了這一道理。與此同時,低市盈率、低市凈率、高分紅率股票正受到投資者普通關注,股價有所表現,走勢強于大盤。這表明具有投資價值的大盤藍籌股已逐步走出深閨,被投資者所接受。

  變化之四,資金面與政策面對股市的直接影響正逐步淡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數量遠超前幾年。一週通常會有好幾隻公募基金同時發行,但其對股指運行的影響已十分影響。不再像前幾年,公募基金是否集中發行會成為股指運行的風向標。另外,像銀行儲蓄資金搬家、債券價格回調這些以往與股指漲跌互起蹺蹺板作用的現象越來越不明顯,這些均表明資金面對股指運行的影響趨於淡化。去年以來,數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利率也未能給市場帶來過多的負面影響,股指也一直在一狹窄區間內上下波動。這表明中國證券市場正逐步走出政策市、資金市,正由這“投機市場”向“投資市場”過渡。

  這些變化表明中國證券市場正在走向成熟。市場參與各方都應小心呵護這一大好局面,不要讓我國證券市場重回高投機化的老路。堅持市場化改變的方向不改變,去泡沫化與投機化過程就不會半途而廢。故在未來不長的時間內,國際板、新三板、股票退市制度、新股發行的註冊制以及債券市場的大力發展等等都會有序地推進。

  對於投資者來説,也應順應市場,投資那些真正被市場低估的值得投資的上市公司股票,而不可沉湎于“投機”中。(作者係日信證券研究所執行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