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楊紅旭:企業債能否扛起1000萬套保障房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2日 16: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聞晨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楊紅旭(微博專欄)

  近幾天,地産股持續走強。早在一週前,就有財經界朋友向我透露,國家正在制定促進住房融資的相關政策。果不其然,昨日新聞普遍關注發改委的《關於利用債券融資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有關問題的通知》,而文件簽署日期是6月9日。

  《通知》明確,為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出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各地按《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進行規範後繼續保留的投融資平臺公司申請發行企業債券,募集資金應優先用於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設。符合條件的其他企業,也可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進行保障性住房項目融資。

  由此可見,保障房資金火線告急!眾所週知,今年國家計劃新開工1000萬套保障房,而且中央反復強調這是“死任務”。然而,數據表明,截至5月底,全國保障房新開工率只有34%,離全年目標差距甚大。住建部所要求的11月底之前須全部開工,已成政府憂心忡忡之大事。

  1000萬套不是小數字,不僅比去年的580萬套幾乎翻倍,而且創了歷史紀錄,這一新開工量已佔據了全國商品房開工總量的半壁江山。土地供應倒是小問題,錢的問題難倒各級政府。經住建部測算,1000萬套至少需投資 13000億元,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共需拿出5000億元 (其中中央撥款近1300億),主要投資廉租房(包括發放廉租補貼)、公租房和棚改房。考核與問責大棒高高在上,地方政府可謂愁腸寸斷,隨著房地産市場步入低迷,今年土地出讓金明顯減少,按計劃今年中央代地方發放2000億地方債,即便如此,亦難解決全部問題。

  剩下8000億需社會機構投資,主要投資經適房、雙限房和公租房。經適房和限價房需要5000億元左右,這兩種住宅建好後就可出售,很快就能回籠資金,就算收益率不高,很多開發企業也願意參與。棚改房主要由政府和職工出資,需要社會融資約幾百億,棚改房涉及面大,關係複雜,社會融資有難度。但最大的難點還在於剩餘的2000多億,主要用於公租房。

  過去十年,以經適房為主的保障方式,弊端叢生,權貴偷食搶佔現象突出。去年以來,中央大力倡導和發展公租房,去年新開工40萬套,今年就劇增至220萬套。但公租房的運營模式尚沒定型,去年七部委也只是出臺了一個指導方法,當前各地做法不一。社會機構不敢貿然投資,一是只租不售,靠低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收益,不知猴年馬月能收回投資;二是運行機制體制不完善,看不清政策變化,存在很大風險。

  如何解決公租房融資難,已成為各級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有關部門思來想去,企業債成為“最後一招”。原本在融資體系中,企業債就是重要産品,只是我國的債券市場不夠發達而已。不過,很多人關注的是,企業債果真能夠“不辱使命”嗎?

  首先,這一政策值得肯定,促進保障房建設,事關民生;其次,能夠發行多少債券,尚難確定,保障房投資收益低,買債的人也不傻,如果能售出上千億,則效果顯著,如僅融資四五百億,並不能帶來實質性的改善;再次,發債畢竟是在透支地方和企業的未來收入,尤其是地方融資平臺借貸“老病”未除,又要添“新愁”,也得考慮未來的承受力與風險隱患;最後,必須加強監管,別讓企業發了債,轉手把錢花在非保障房事業上去。

  (作者為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