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聞眼
B股命運關乎政府公信力
陸小華
一直處在資本市場邊緣的B股市場,最近頻頻被放在聚光燈下。這一次,引人關注的事件是“斷崖式暴跌”。
有媒體概括説,是“國際板一‘喊話’,B股就暴跌。”而且,媒體相關報道所用詞語已有了別樣意味:“今年以來,伴隨著國際板年內推出的預期逐漸明朗,B股市場被邊緣化的同時連續遭遇血洗。從4月25日到6月15日,滬深兩市B股在34個交易日中已累計下跌25.57%,這意味著B股市場過去一年半來的漲幅已被徹底抹殺。”而且,這家媒體還細數,今年以來已3次暴跌:4月底連續兩天;5月下旬連續下跌一週有餘;6月9日再次上演斷崖式跳水,當天下跌7.9%。
B股市場向何處去?在中國已經有了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今天,是否還需要以外幣計價的股票市場?國際板出臺後,以什麼樣的政策選項妥善處理融資功能已經喪失多年的B股市場?在難以計數的文章和帖子對類似方面做過討論後,今天還有什麼值得再討論的?
今天看來,B股市場的命運,已不簡單地是政策選擇問題,它已經實實在在地與政府公信力聯絡在一起。
歷史地看,B股市場的誕生,是一種改革的試探,更是一種基於政府信用的對外來投資者的吸引,吸引他們以其熟悉的幣種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滿足企業對外匯的融資需求。
為什麼要設立B股市場?上交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曾經回憶説:“當時中國為了吸引外資,搞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股票市場建立後,我們就討論能不能把股票市場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來吸引外資流入。基於當時外匯管制的約束,B股是對外開放的最早窗口。”從1992年2月21日的上海證券市場的電真空B,到2000年,先後有114家公司發行了B股。可以説,B股市場的設立,就是借助政府的信用,以證券市場的方式,來開闢一條可控的新的直接融資渠道。雖然,隨著境內企業直接到境外上市的步伐加快,有意發行B股的境內企業越來越少。2000年後B股IPO停止,2004年後再未有公司增發。B股似乎成了“棄兒”。但設立B股市場的初衷,仍然是人們思考B股市場命運的必然參照因素。
同樣,歷史地看,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市場,使B股市場投資者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亦是政府的重要政策選擇,而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
2001年2月19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佈了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的決定。2001年2月2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的《關於境內居民個人投資境內上市外資股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一條就是:“根據1995年《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定》(國務院第189號令)第四條的規定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2001年2月19日發佈的境內居民可投資B股市場的決定,境內居民個人可以按照本通知從事B股投資。”可以想見,這個通知發生後,B股市場出現了多個“集體漲停板”,投資者的結構也隨之發生重要變化,境內投資者成為B股市場的重要投資主體。
同樣,也是歷史地看,境外和境內投資者進入B股市場,首先是出於逐利的本能驅動,但進入這個特殊的市場,顯然也是基於對於一個政策的信任,對於政府開辦的一個市場的信任,難以想象有投資者進入這個市場時會想到風險之一,是這個市場會很快成為失去融資功能的“冷市場”、“邊緣人”。
如今,隨著B股市場的又一次“斷崖式暴跌”,B股市場的命運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不可否認的是,B股市場的開辦與向內開放,是基於政府信用的政策選擇,而如今其邊緣化,人們對這個市場以及其背後的一切的信心,必然在流失,顯然也會波及到政府的公信力、政策的公信力。
也許有人説,維持這個市場的現狀,是等待更好的解決時機,是等待更能為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法。但維持現狀本身,不停被損傷的,就包括公信力。“斷崖式暴跌”,不過就是從再也等不起的集體無意識選擇中,反映出人們的真實心理。而公信力的損傷,則遠遠比公信力的建立要來得容易。
作者為新華社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
總編輯,有經濟學、新聞學、法學專著
中國經營報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