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解決B股歷史遺留問題迫在眉睫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2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每經記者 趙笛 實習記者 曾裏

  對如何認識國際板,如何解決B股歷史遺留的問題。昨日(6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私募投資者等市場人士。雖然,他們的觀點不同,但其憧憬的方向大致相似,即B股的問題亟待解決。

  B股大跌有因

  對近日的B股市場大跌,不少市場人士將“罪魁禍首”歸咎於國際板的推出,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直言不諱:“B股市場大跌和目前國際板的推出沒有任何關係,怪罪于國際板是市場的錯誤認識。”

  在他看來,B股大跌有兩個原因:一是A股市場近兩個月的連續破位,表明市場已對A股走勢不太看好,B股存在補跌的情況;其二,B股市場作為一個歷史産物,正走向“消亡”之路,資金出逃是個必然。

  “早期建立B股市場,是用來儲備外匯資金的一個暫時性市場。如今外匯儲備已經足夠,在完成這個歷史使命後,B股市場就沒有存在的價值。”董登新表示。

  “為什麼説B股市場是一個雞肋?可以這樣理解,用某種計價貨幣其實是體現一個國家的主權,讓一家企業在A、B股市場同時掛牌上市,用不同貨幣計價,相當於公司擁有兩個市值,而且彼此相差甚遠。”董登新認為,長此以往,B股市場容易扭曲上市公司的估值體系。而且,市場只要找到一個概念,就拿B股炒一把的情況屢見不鮮,早前是借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如今又是“國際板”,其實這些都説明B股市場的“雞肋”性。

  事實上,監管層越來越頻繁地提及國際板,已經觸動了證券市場的敏感神經,國際板對資金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需要從各方市場表現來充分驗證。

  在董登新看來,目前借國際板概念炒作B股已經成了市場的慣用伎倆,而投資者需要練就“金身”,不用太擔心市場資金的分流。“可以預計,將來推出的國際板會是一個嵌入A股市場的大市值板,吸納的將是在歐美發達市場掛牌的優質公司。”這些公司對價值投資者會更有吸引力。這和當下市場偏好中小板、創業板股票的“短炒客”不是同類人群,資金分流也就無從談起。

  至於拉低A股估值一説,董登新認為毫無根據,目前A股的大市值藍籌股估值並不高,部分銀行股的估值甚至低於同類境外企業,即使將來推出國際板,境外企業也只會讓市場估值更趨於合理和健康。

  私募:AB股合併是唯一道路

  作為深圳的私募,深圳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表示自己不投資B股,但身邊不少朋友在投資B股。作為市場的參與者,面對如何解決B股這個“老大難”問題,仇天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深B股合併到H股,滬B股合併到國際板。

  “從表面看,B股暴跌有幾方面的原因。”仇天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全球流動性收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B股市場的資金流向,不排除部分資金套現B股的可能性;其次,美券商看空中國概念股引發B股急挫;其次是國際做空資金可能借道B股做空指數;最後,國際板即將推出的信息漸趨增多,而B股市場目前的去向沒有清晰的定論,所以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考慮撤離。

  “其實,B股暴跌和經濟有關。”仇天鏑認為,目前A、B股是一同下跌,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還是通脹的高企、貨幣緊縮政策帶來經濟增速減慢、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下降,估值重心下移,“國際板”只是導火索。

  談到B股的未來,仇天鏑認為,解決B股的問題,可以將深B股合併到H股,滬B股合併到國際板。

  “不過,如果‘國際板’不以人民幣計價,那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仇天鏑認為,以人民幣計價是人民幣變現國際優質資産的一個渠道,國際板肯定需要以人民幣交易。在此背景下,解決B股尷尬處境的唯一辦法是讓其變成人民幣計價,即AB股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