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週末消息面利空不斷 A股仍處於“挖坑”階段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30日 09: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今日早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週末消息面利空不斷 大盤繼續尋底

  上周市場大幅下跌,再次驗證了"久盤必跌"的股市諺語。大盤在2800點到2850點之間窄幅震蕩11個交易日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在上週一破位下行,之後更是連續下跌,全周跌幅超過5%,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由於消息面、資金面、基本面等多方面都是利空頻現,大盤選擇下行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經過大幅下跌後,市場看空聲音高漲,不過我認為市場在連續下跌後也需要喘口氣,本週繼續大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經過上周的大跌後,市場尋底之路將會延長,投資者還需要保持耐心,繼續等待合適的機會入場。

  從週末消息面看,還是利空消息更為顯眼。大旱引發糧食減産擔憂,5月CPI或會繼續"破5",這將帶來資金面的進一步縮緊,投資者的加息預期將進一步升溫。國際板衝垮創業板估值預期,創業板調整將繼續,作為本輪下跌的領頭羊,創業板繼續調整將帶動整體市場估值進一步下移,從而帶來技術面上的進一步恐慌。證監會重申暫緩受理房地産企業並購重組申請,這對於房地産股同樣是個利空,作為權重之一的地産股有繼續調整的可能,這也打壓市場走勢。當然,也有利好消息,比如美國對衝基金大肆押注A股反彈,哄搶認購期權,這表明國際資本已經開始認同A股價值。

  當然,主導市場行情的最主要三個因素還是政策面、基本面和資金面。首先,美聯儲的QE2將在6月份結束,對通脹控制的必要性使得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又面臨著動力失落的風險。其次,持續緊縮後年內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的形勢已基本確定,基本面預期下降已成為實實在在的行情調整壓力。最後,長江中下游旱災地區農産品(000061)與糧食大幅減産的基本事實,5月份CPI超預期地再創新高已成大概率事件,投資者的加息預期大大增強,再加上目前新股發行節奏不減、大股東減持不斷等因素綜合來看,市場資金面壓力很大。

  在大盤跌近2700點之際,中石油、攀鋼釩鈦(000629)出現大股東增持,使脆弱不堪的本輪調整首次出現了"護"的痕跡。但歷史也告訴我們:護盤行情從來不是底,"護盤"行情能改變短期波動,改變不了主導行情趨勢的基本面背景。因此,歷史上"護盤"行情往往形成如下軌跡:"護盤"使行情暫時止跌,但是原有行情趨勢沒改變。因此,按照趨勢性調整先緩跌、後急跌、再恐慌跌的三個階段,行情出現"護"的最大意義是預示著這輪趨勢性調整已經進行了大半。不過,後面調整行程對投資者的心理衝擊要比前面更大,上週五的數十隻個股封住跌停板就是生動的證明。

  回顧過去,A股市場每次由熊轉牛都會經歷探底、築底、回升三個階段,很少有V形反轉出現。而在這三個階段過程中,常用的技術指標往往都會發出底部背離信號。以最常用且有效預測底部信號的相對強弱指標RSI為例,2008年的1664點底部以及2010年的2319點底部,上證指數周線RSI指標均發出背離信號,而這次仍未出現,甚至日線的RSI指標也未出現背離。再看慢速指標MACD,該指標雖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但準確程度較高,目前也沒有出現見底信號,這也預示著市場中線調整的繼續。

  綜上分析,市場調整趨勢尚未出現結束跡象,雖然目前市場整體估值已經回歸合理,繼續下跌將步入短期超調階段,但繼續下跌的風險主要集中在高估值的小盤股上。投資者要繼續觀察,等待底部信號的出現。在操作策略上也應儘量以輕倉防禦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