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水泥價格亂象:誰是背後推手?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2日 23: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acf1ab2adafb44e46ad408a33a40a29a

進入[經濟半小時官網]>>

水泥價格亂象:誰是背後推手?

主編:趙悅 編導:康敬鋒 攝像:陳艷波

    主持人: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2010年中國的水泥産量達到了18.8億噸,這個數字和我們的人口總數比較,人均已經超過了一噸,按照工信部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新型幹法水泥熟料年産量超過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將被停止新建擴大水泥産能的項目;可以説水泥産量的過剩是這個行業不爭的事實,那麼這種産能過剩到底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水泥的市場價格出現了怎樣的亂象呢?請看我們的記者在遼寧水泥市場的調查。

    在遼寧中北水泥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王俊平提起去年的水泥銷售情況,至今還不能平靜,他把2010年定位為遼寧水泥行業最悲哀的一年。

    王俊平 遼寧中北水泥集團銷售公司總經理

    王俊平:我們在投標的時候,我們在一起議論,整個我們這個水泥行業的銷售,也都在一起議論,説我們今年是最悲哀的,走到市場以後,就是一個三孫子輩的,客戶瞧不起我們。

    王俊平拿出了中北集團去年的銷售數據,2010年中北集團5個水泥生産企業的産能是在500多萬噸,但是實際銷售只有270萬噸,産能的實際利用效率只有58%,也就是一半多一點。不僅僅是産能利用率低,水泥的銷售價格也達到了歷史低位。

    王俊平:整體我們水泥行業,中部地區的水泥行業,在2010年全行業都虧損,2010年平均售價一下下降到270多塊錢,這樣呢這個價格就低於成本了。

    2010年,一家大型水泥企業中標瀋陽到丹東高鐵工程,中標價是每噸288元,但是這種42.5標號的低鹼水泥生産成本就要280元,再加上每噸35元的運費,每噸就要虧損27元。王俊平告訴記者,不僅僅是銷售價格非常低,遼寧水泥市場還出現了讓銷售人員更加難以理解的現象。

    王俊平:有的用戶就可以直接這麼説,我今年一分錢不用花水泥款,我水泥有的是,因為你們水泥行業,水泥産能過剩,你不賣,別人賣。我要是花錢買水泥,我太吃虧了。

    中北集團生産的水泥有很大一部分銷售給瀋陽的商混站,也就是專門給工程施工提供混凝土的企業。這些商混站在2010年,大多都是靠從水泥廠賒賬進行經營,也就是説這些商混站根本不用掏現金,就可以拿到水泥。

    王俊平:在瀋陽大概有70家商混站,這70家商混站,2010年欠我們水泥行業的水泥款,我們調查應該在6個億左右。

    王俊平告訴記者,2010年是水泥銷售最難的一年,也是他們這些銷售人員壓力最大的一年。

    王俊平:我去年365天,得説在三十的晚上還在外邊要債,要帳,企業為了生存沒有辦法。365天沒有休息日,領導看也挺可憐的,休息休息吧,在家你根本躺不住,一般禮拜六、禮拜天根本沒有,除非是身體原因。

    蔣春生在銷售公司專門負責管理銷售人員,他告訴記者,銷售市場的不景氣,直接影響到銷售人員的收入。

    蔣春生 遼寧中北水泥集團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

    蔣春生:2009年我們業務員高的時候,每個月大約能銷到2萬噸左右,但是在2010年,我們業務員最低的時候,可能不到一千噸。

    記者:是不是他們的收入也是跟銷售挂鉤的?

    蔣春生:因為他們主要掙的是銷售提成,沒有銷售的結果,怎麼能有提成,有的産品銷售出去了,但是沒有實際的回款,一影響到他們的收入。

    為了拿到水泥訂單,很多銷售人員不惜一切成本代價,去搶奪客戶資源,甚至有的已經低於自己的成本。最終水泥銷售,變成了成本的較量,比哪個生産廠家虧得起,哪個生産企業能給到最低的價格。

    蔣春生:企業當中也有員工因為這些原因也是受到挫折之後,也有陸續離開公司,去到別的企業發展的,到別的行業去發展的,因為在遼寧的一個行業當中,去年是屬於全面虧損的。

    主持人:2010年,對於遼寧水泥市場來説是煎熬的一年,對於水泥企業出現的虧損,我們不僅有這樣的疑問-----現在水泥的生産成本到底是多少錢?水泥的生産廠為什麼會選擇大打價格戰呢?

    地處本溪市的交通水泥公司是遼寧中北集團的下屬公司,也是一家遼寧本土的水泥生産企業,公司建有一條日産5000噸熟料的新型幹法生産線,這條水泥熟料生産線如果滿負荷運轉,水泥年産量可以達到200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