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烈火“煉”新標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8日 22: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bd9a96e4aaf471cefb9258d004ac4ab

進入[經濟半小時官網]>>

     

    主持人:大家晚上好,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在今年的 315晚會上,我們曝光了不合格建築外墻保溫材料,節目播出後,很多人才真正意識到,原來多起傷亡慘重的大火竟然都是由於不合格的保溫材料造成的。舊傷未愈、新傷又起。就在幾天前,北京市大興區的一幢4層樓房發生火災,造成17人死亡,25人受傷,而這棟房屋也使用了彩鋼板。那麼不合格的外墻材料危害到底有多大?如何對這個行業進行監管?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幾場大火帶來的慘痛教訓。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教師公寓的那場大火,令58人喪生,70多人受傷,40多人失蹤。

    杜蘭萍  公安部消防局總工

    杜蘭萍:大家看到剛才上海的片子,前面救出來的是受傷的群眾,後面抬出來的就是屍體,這些老百姓在自己家裏午睡,睡著睡著覺就喪失了生命。

    而就在這之後兩個月不到的時間,被稱為瀋陽第一高的皇朝萬鑫國際大廈發生嚴重火災,在對那兩起火災的技術調查中,記者發現,除了違規操作是火災的導火線外,易燃的建築材料是大火迅速蔓延的最大幫兇。

    馬恩強  公安部消防局防火處處長

    馬恩強:我們科研部門對這兩個材料進行了檢測,基本上是易燃的,而且從我們現場調研的情況看,那麼燃燒速度比較快,瀋陽的火災從10層燒到37層,也就是15分鐘時間。

    按照2009年公安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發的46號文件,當時的規定明確---民用建築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宜為A級,且不應低於B2級。A級是指不燃材料,B2級是指可燃材料。可燃材料明顯不同於易燃材料,在相同條件下更不容易被點燃,在短時間內能夠阻擋小火焰的燃燒,而無明顯火焰傳播,即使被點燃,燃燒速度也相對緩慢,而從這兩次火災的現場來看,有大量的B2級以下的易燃材料。

    魏捍東  公安部消防局戰訓處處長

    魏捍東:在高溫烈火的情況下都著了,各位專家剛才看了,往下掉的都是擠塑板、雨透板,都撕成一塊一塊往下掉,消防車根本沒地方停。

    魏捍東親歷了那幾場火災,所以感受最深,他告訴記者,在高層建築外緣材料著火往下掉落的時候,消防人員根本沒有救援作業面,此外重大火災現場還有很多特殊情況,致使撲救更為艱難。
魏捍東:就是這個材料,蔓延速度太快了,沒有遮擋,而且是外面,高層建築都知道,風很大,火場的氣流燃燒以後形成火場的這個風力很大,火場的熱冷氣流的對流,風很大,燃燒速度很快。

    按照國家46號文明確規定,民用建築不允許使用B2級以下的易燃保溫材料,那麼事故現場中的大量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是怎麼進入施工現場的呢?在今年的315晚會報道中,武漢市的兩個在建小區所使用的外墻擠塑板沒有達到國家標準。一位小區的外墻保溫工程負責人當時告訴記者,選用不達標的保溫材料也是迫不得已。

    楊鳳剛  保溫工程負責人

    楊鳳剛:凡是外墻保溫這塊都要求是阻燃的  實際上你看哪塊兒是阻燃的,甲方為了降低工程造價,他給的就是不是阻燃的保溫價格,所以咱們也不能做阻燃的吧。

    與此同時,建築上常用的另一種材料---彩鋼板,也頻繁引發的火災,為什麼這些不合格建材被大量進入工地呢?為了解開這些疑問,記者到了南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處長歐陽健告訴記者,對彩鋼板的管理面臨著分段監管的難題。早在2001年,國家質檢總局和建設部就已經針對潔凈廠房頂棚和壁板的監管問題,對各部門的責任進行劃分,質監部門負責生産環節,工商部門負責流通環節,建設部門負責設計施工環節,消防部門負責消防驗收環節。

    歐陽健  南昌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監督處處長

    歐陽健:這個我們在監管工作職責來講,在哪方面使用,這個我們就不好,因為它分段管理,一樣産品它只能在這方面用,在別的方面用要看消費者和使用單位的要求,這方面也是我們監管的一個難處。

    隨後,針對消防驗收問題,記者又採訪了南昌市消防支隊防火處建審科科長劉健,他告訴記者,那些使用泡沫塑料作為填充物的彩鋼板,即使是用在臨時工棚那樣的地方,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他們心知肚明,但在建築物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消防部門無法過多介入。

    劉峰 南昌市消防支隊防火處建審科科長

    劉峰:如果是有舉報、投訴這種特殊的,就可以對相關材料進行取樣去送檢。因為要去檢查的話要破壞性它,因為它外面全部是鋼,夾心的,如果我們要發現裏面,必須要破壞這個材料,就像要破壞這個材料的話,那麼就得有一定的理由來破壞了,你不能説隨便去破壞這個材料

    由於不能進行破壞性檢測,即便某些建築物使用的彩鋼板中填充了違規材料,但在完工之後,除非有人舉報,否則消防部門也無法核實,就這樣,大量的安全隱患在生産方、銷售方和使用方都知情的情況下,繼續堂而皇之地存在著。為遏制當前此類火災高發勢頭,公安部消防局在3月中旬緊急下發65號文,也就是“民用建築外保溫系統和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要求在新標準出臺之前,民用建築的外墻保溫材料一律使用A級的保溫材料,其中對已經審批的在建工程,如外墻保溫材料屬於可燃易燃,要督促拆除;對已經審批但尚未開工的,要督促更改設計、重新報審。

    杜蘭萍:要把現在存在的突出問題解決掉,這種威脅到老百姓生命安全的這種不安全的材料不準再使用,
主持人:針對接連發生的火災險情,公安部緊急發出65號文件,稱公安部和住建部正在制定關於建築外墻保溫材料防火標準的新標準。在新標準出臺之前,民用建築的外墻保溫材料一律使用不可燃燒的A級保溫材料。但是在之前的報道中,我們得知,目前我國建築外墻保溫材料基本上都低於A級。這份文件的出臺對整個行業來説像是扔下一顆重磅炸彈。新材料幾乎沒有,舊材料不讓用,建材企業如何度過這個行業真空期?一起來看記者調查。

    一把把大火燒出了建築工程防火性能差的事實,也燒出了對外墻保溫材料生産和使用的從嚴治理。記者發現,隨著監管的從嚴,一時間不少在建項目停下腳步。

    朱賢 廊坊華宇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朱賢:我一個朋友就是三個工地停掉了兩個,他怕你做那以後公安不驗收,消防不驗收,他不是更虧了嗎,到時候要拆下了怎麼辦。
上海雅達總經理  顧衛星

    魏衛星  雅達建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魏衛星:65號文件頒布以後,其實是像炸了鍋一樣,全國各地項目都紛紛停工。

    記者在上海浦東新區臨近張江路的一個工地上也見到了停工的樓盤,雖然那個工地已經到了裝貼外墻保溫材料的階段,但是眼下卻見不到一個人幹活。在短短一個月內,由於施工方只能按暫行規定臨時採購A級防火材料,這種A級材料在國內的産量有限,每年只有7萬噸,供600萬平方米的建築使用,而僅商品房項目,2010年全國施工面積已達30億平方米,材料市場的供需矛盾,讓不少工地出現了類似的停工,甚至連一些工業建築,也出現了施工的疑慮。

    郭培告訴記者,最近一個月來,隨著防火材料的從嚴治理,一些和普通住宅有明顯區別的工業廠房,也為了怕不達標,出現了“混搭”元素。

    郭培  工業建築保溫材料經銷商

    郭培:現在的工業廠房裏邊用鋼筋,外邊用專墻了,好像穿了一個西服,戴了一個草帽,穿了一個拖鞋,看著很不協調。

    鋼結構廠房是現代流行的工業建設,很多城市的工業園區採用了鋼結構,可是這類建築也被郭培疑慮能不能再貼上厚重的高等級防火材料。

    除了建材銷售商們的煩惱,外墻保溫材料的生産廠更是面臨生存考驗。在河北省廊坊市的一家工廠,記者看到這裡也在臨時停工。

    吳霞  廊坊市羅寶建築節能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吳霞:這是我們的原材料供料間,前段時間在65號文件出來之前,我們一直都是兩個機器在佈置不斷的供料,一直不斷的運轉,但是65號文件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所有的訂單現在全部暫停,我們的機器現在就是一個暫停的現狀

    那兩個年産200萬平方米保溫材料的德國進口設備,已經暫停生産快一個月了,對吳霞來説,何時恢復要看最終的新標準何時出臺。

    馬鋼 羅寶建築節能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鋼:那對於我們這種達到了46號文這種標準的産品,這個時候恰恰沒有執行的依據。

    馬鋼所説的46號文,是2009年公安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下發的文件,當時的規定明確---民用建築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宜為A級,且不應低於B2級。但是由於今年3月公安部緊急下發65號文,要求在新標準沒有出臺的情況下,在過渡期內,廊坊那家工廠的B1和b2級産品已經不能再使用了。

    銷售經理  廊坊市某保溫材料生産企業銷售經理

    銷售經理:本來在北京、河北和鄂爾多斯這一塊,我們已經有30萬平方米的訂單,現在設計部門覺得不能上圖紙,所以我們的訂單現在全在放著,有的甚至已經丟了

    那位負責人帶著記者到這片空曠的草地上,那裏本來是規劃中的第二條生産線,眼下隨著新標準出臺的形勢不夠明朗,項目也無期限延後了。一路走來,針對眼下加快制定新標準的呼籲,長期研究建材的專家會給出怎樣的預期呢?

    孟楊  山東建築大學教授

    孟楊:我也經常接到一些電話,來詢問什麼時候可以操作了,這個標準大概是什麼內容,對我們這個行業有什麼限制很多這樣的電話,天天都有。

    記者:那你遇到這種電話怎麼來答覆他們呢?

    孟楊:我還是説,你如果説嚴格的話,這個標準會比你想象要嚴格,這個另外的話,在執行過程中也會非常嚴格。

    主持人:為了肅整建材行業,公安部和住建部聯合發文,對整個保溫材料市場做了一個休克療法,停工實在是一個無可奈何但又無法避免的事情。我們也希望未來的新標準能夠對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制定規則,那麼新的標準到底會在那些方面著力改進呢?

    主持人:新標準出臺,需要綜合考慮功效、供求、技術等各方面因素,不但需要多部門攜手合作,而且要經過嚴密的研究和技術測試。目前,整個保溫材料行業都在停工等待,建築施工也陷入停滯狀態,新標準的出臺迫在眉睫。那麼在短時間之內,新標準能順利出臺嗎?記者幾經週折,終於採訪到一些和新標準制定密切相關的重要人士,來看報道。

    加快標準的制定對建材行業來説無疑是頭等大事,2011年4月10日在上海召開的墻體保溫節能與防火座談會,而公安部,住建部,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單位的代表發言就顯得格外關鍵。

    李秉仁 住建部總經濟師  住建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

    李秉仁:安全防火關係到人類行動生命和財産安全,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這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杜蘭萍  公安部消防局總工

    杜蘭萍:所以根據中央領導的批示精神,我們和住建部開展了幾輪磋商,我們現在已經形成了共識,我們要兩個部門要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對火災暴露出來的突出問題要採取斷然措施去解決,同時我們也立項,修改我們現行的國家標準規範,包括由公安部主編的,也包括由住建部主編的,要從源頭上建立長效機制來減少火災。

    新標準出臺,需要綜合考慮功效、供求、技術等各方面因素,同時也需要多部門攜手合作。而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已經有一些人在為新標準制定開始進行實驗測試。已經年過花甲的黃振利是行內的元老級人物, 2007年底,他&&起草了國內第一部“外墻外保溫防火科研課題”並通過住建部驗收,在歐美市場引起了關注。黃振利把自己比作中國電影導演,先在“好萊塢”拿著大獎,引起世界轟動,再反過來影響國內。

    黃振利  北京振利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振利:這就是我的外墻外保溫防火科研課題,科研成果在美國AITM獲獎的照片。

    中國的這份外墻保溫材料防火標準科研課題獲獎後,歐美日等國的專家都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叫黃振利失望的是,這個成果在國內落實成標準卻是一波三折。他們當時研究的防火新標準有些建議觸動了一些廠商的利益,之後又因為火災頻發,一直沒能順利過渡為行業標準。如今時隔數年,一次次的大火過後,黃振利更加認定要把這些經過多次試驗的成果拿出來供參考。前不久他們剛做了一個對比的防火實驗,一個是用A級不燃材料做的墻體,另外一塊是用B2級EPS夾層板做的外保溫系統。那麼這兩種不同的材料,點燃之後是什麼差異呢?

    黃振利:對比結果就可以看到,延綿的幕墻系統,它燃燒的時候,它能夠有效的防止火焰的攻擊,它不著火,這塊的可燃材料它也沒著,當時外表面看不到被破壞,把它給剖開以後,能露出來,裏面保溫材料有局部的收縮,它也沒有發生火災,
是什麼原因導致在火災事故中,屢屢扮演幫兇的B級保溫材料,在這次試驗中卻沒有燃燒呢?

    黃振利:這個保溫板後面是滿粘的,是個無空腔構造,這個無空腔構造,再加上防火分倉,再加上這個表面保護層厚度,這改一個分倉,然後這個龍骨的縱橫龍骨的一個分倉,再加上這個保溫層的分倉,這叫雙分倉構造,在火災強調火實驗的時候,它能夠有效的抗住火災的攻擊。

    通過實驗,黃振利強調它的結論,相比材料的材質,材料的合理構造也是防火的利器。在採訪中,還有一些企業也在做各種材料實驗,爭取拿出符合防火目的的新材料。

    馬剛 羅寶建築節能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剛:這是不燃的一個材料滿粘,作為一個防火的隔離帶,這裡可以看到,這相當於樓層,每一個樓之間做一個防火的隔離帶,在窗戶的上我也做一個不燃的材料放進去。

    為了給記者更明晰的感官效果,那位企業的負責人還拿著自己的材料,做了一個小型燃燒試驗。

    記者:那個火有多少度?

    馬剛:這個噴燈火焰的溫度應該在1400度以上,如果是火災的燃燒溫度額是在一千度以上,無機的材料通常是在800度以上它就粉掉了,輕質的金屬一般在600度左右它也熔化了,所以我們看一看1400度這種溫度,我的保溫材料是什麼樣的一個效果。

    十分鐘後

    馬剛:這是10分鐘以後的結果,我們看看這背後,背後是完好無損的,這個地方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再看看碳化究竟什麼效果。

    記者:這是碳化了?

    馬剛:這是碳化層,你可以看到這個黃色的絕緣紙沒有燃燒。

    當大家都把新標準的焦點聚集在材料材質和構造時,中國塑協聚氨酯製品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楊宗焜也提出了一個防火建議。

    楊宗焜  中國塑協聚氨酯製品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

    楊宗焜:因為頭號殺手就是把人熏死了,而並不是一定要把人燒死,所以我認為現在歐共體那個標準裏面沒有強制性規範煙,只是一個附加標準,但是中國在公共場所制定一個煙的要求。

    楊宗焜告訴記者,火災中80%的死亡事故是由於煙和有毒氣體造成的,所以新標準一定要考慮到材料的煙霧指標,毒性指標也應該被列為新的防火標準中去。而山東建築大學的教授孟楊卻認為監管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因為除了標準的制定,很多火災的發生,都是由於違章操作和違章使用不合格材料造成的。

    孟楊  山東建築大學教授

    孟楊:這個火災現象發生了,應該説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它經歷了非常多的關口。比方説方案不合理,比方説材料不達標,然後現場動火制度不完善等等,非常多的關口,它才能實現火災的發生,如果這其中有一個關口負責任了,那火災就不會。

    主持人:黃振利的研究成果讓我們眼前一亮。通過構造防火不光解決了保溫材料的防火問題,還解決了材料環保的問題。除了防火,專家們還建議新標準應該考慮限制保溫材料的毒性。只有這樣,新標準之下,建築産品才能更加安全可靠。實際上,除了保溫材料本身的問題,我們在採訪中還發現了一個建築本身存在的大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也將對建築的防火安全問題造成極大的危害。

    記者在一位專家的陪同下,順著北京市西四環從南往北,調查了一些近幾年建成的小區。

    劉懷玉 中國建築業協會建築施工技術開發專業委員會總工

    劉懷玉:主要是它的表面裂,裂的比較嚴重,剛才咱們已經看了,它這個小區到處是,而且裂的不是龜裂,已經它的烈的深度可以説達到了有害的裂縫。

    在幾個小區裏,記者發現基本上每棟樓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痕,劉懷玉告訴記者,那些已經建成多年的大樓,出現的外墻裂縫分兩種,一種有害,一種無害,有害裂縫它就得剷除了,就得重做,不然隱患很大。

    劉懷玉 中國建築業協會建築施工技術開發專業委員會總工

    劉懷玉:不裂的房子在咱們國家很難找得到,一點不裂可以説找這樣的工程那就很難找,如果裂的深,一見明火那就更容易著火了,它那個易燃材料或者可燃材料直接爆發在大氣中。

    按照目前的規範,外墻保溫材料的監管主要針對在建項目,而已經修建多年的老房子卻很難顧及,特別是近年來修建的高層樓房,按照要求都裝飾了外墻保溫材料,其中不合格材料的隱患很大,經過統計,我國現有高層建築162000多座,其中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築就有1500余座,這些建築的保溫層防火不容忽視。

    孟楊:這個新建建築物外墻的保護是強制執行,就強制從設計開始一直到驗收,如果沒有做這個保溫層,那是一票否決了,非常嚴格嚴厲。

    近幾年新建的建築物,90%以上都是帶保溫層,按照當時監管和質量要求,那些保溫層基本上都採用薄膜灰,材料也多是易燃的,這給火災的發生埋下了隱患,而近些年大規模的舊房改造也是墻體防火的隱憂。

    劉懷玉:舊房改造咱們國家量是非常大,因為咱們老的房子沒有做節能的那相當多了,大概有400、500億平方米,這個量需要的保溫材料總量是相當高,咱們現在一年全國整個新建房才2億平方米,你2億平米跟500億怎麼比,所以這個量非常大。

    老建築大多處在般街道狹窄、建築條件差的舊城區,缺少疏散通道、遇火易燃燒、消防水源缺乏;在一個舊房改造工程的樓下,記者就看到堆積著大量的泡沫板,而工人還抽著煙。

    劉懷玉:不能輕易見明火,你要加強事故現場的管理,你用明火肯定不行。

    記者:那是不是都是外墻保溫(改造)?

    劉懷玉:都是,這沒有防火措施事故現場就這樣,扔個煙頭就著了,就應該設置警示嚴禁明火,這不就解決了嗎?

    沿著西四環一路下來,記者發現已經建成的小區很多出現脫皮、裂痕,而舊房改造,如果不加強監管,發生火災的隱患更大,所以專家建議,那些細節的防範也應該列入新標準之內。

    杜蘭萍:隨著這些建築逐漸地投入使用,這方面的消防安全問題會逐漸的顯現出來,露出來這些保溫材料,有可能就以這種火災的形式,以這種極端的形式暴露出來。

    主持人:南京中環國際廣場、哈爾濱經緯360度雙子星大廈、濟南奧體中心、瀋陽皇朝萬鑫大廈等等,一場場傷亡慘重的火災的元兇竟然都源於不合格的建築外保溫材料。我們一次次地質疑為什麼沒有按照規定使用合格材料,為什麼這些大型建築都順利通過了消防驗收;同時我們也一次次地呼籲完善制度標準、建立規範的市場監管體系。而公安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的65號文讓我們看到了政府部門清理整頓市場的決心和手段。目前整個建築材料外保溫行業由於缺少合乎標準的産品而陷入停滯當中,這種停滯也給相關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損失。但是我們相信,這種近乎壯士斷腕的勇氣和行為對行業是一個警醒,只有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才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我們期盼新的標準能儘早出臺,也希望現在所有“亡羊補牢”的措施能夠換來這個行業長遠健康的發展。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