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8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報
鄭曉軍,作為國內最早的天使投資人,現任綠野資本集團(Greenfield Capital Group)大中國區董事局主席。從2009年開始,他帶領綠野資本團隊主攻房地産領域的投融資,尤其是産業地産。
4月3日,鄭曉軍接受了理財一週報記者的專訪,講述了綠野資本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自己對市場的觀察和判斷。
據介紹,綠野資本目前在運作的基金資金規模近70億元人民幣,包括海外5億美元,中國大陸有35億元人民幣。其中,綠野新興信息産業基金募集10億元,用於投資東北地區4-5個信息産業園區建設。 該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與內地企業家投資,使用時間僅2年左右,而年收益率則將超過50%。
鄭曉軍表示,綠野資本將在當地設立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開發信息産業園,在這之後,綠野資本則將由地産私募基金轉身PE,將信息産業類公司引入産業園,尋找其中即將上市的公司,將産業園資産注入準備上市的公司內,換得股權,在公司上市後獲得回報。
他對産業地産極為看好,一方面是産業地産剛剛起步,競爭相對小;另一方面,綠野資本原來對於工業地産、旅遊地産等産業地産就很有經驗。
針對國內産業地産的開發和招商存在的問題,鄭曉軍提出一些建議。首先,他認為,每個産業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産業園區很多時候起到的是一種聚集作用。如果缺乏協同關係這個核心點,只是生拉硬拽地將一些産業硬性聚攏在一起,達不到産業聚集的效果。其次,他認為,園區的靈魂和前期的産業規劃息息相關,開發之前一定要做好規劃,規劃時的定位決定了園區應該倡導怎樣的文化。後期所要做的就是根據規劃招商引資,明確吸引哪些企業入駐,拒絕哪些,不加以選擇是不可取的,不能沒有目標和方案。
對於鄭曉軍而言,他最煩惱的是國內很缺乏産業地産投資人才。因為傳統的企業和體制沒有辦法去吸引如此多的優秀人才,所以他們採用的解決辦法是合夥制,以此來吸引行業人才。
相比産業地産,這兩年越來越多的開發商轉戰傳統商業地産,針對這一現象,鄭曉軍認為這是羊群效應,“開發商沒有認清自己公司的發展戰略,只會跟隨頭羊”。他認為,開發和運營商業地産需要很強的産業鏈整合能力。
受政策調控影響最大的住宅市場是否還有機會?鄭曉軍認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住宅地産仍然有很多機會。未來住宅地産的投資機會將主要在細分市場的住宅地産(比如青年公寓、老年公寓、白領公寓等等)和不同産權的住宅地産(比如公共租賃房、酒店式公寓、共管式公寓、房屋合作社等等)。
主業轉為投資産業地産,旗下兩基金預計年化回報率50%
理財一週報:綠野資本這幾年發生了哪些主要變化?在國內目前有哪些業務?哪塊業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
鄭曉軍:從2009年開始,綠野資本開始發生較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業務重點從原來的金融衍生品轉為以産業地産領域為主;業務區域從原來的以北美為主到業務遍佈全球五大洲,尤其是以大中華區為主;業務領域從原來的單一基金管理業務到産業地産的全産業鏈,從産業規劃、專項規劃、産業投資到招商引資、城市配套設施建設。
在國內這幾塊業務都有涉及,目前投資業務還在投入期,公司的主要業務收入還是規劃諮詢和招商引資方面。
理財一週報:公司地産投資現狀如何?
鄭曉軍:目前在幾個城市都在進行科技園區和城市配套設施的建設。
理財一週報:綠野資本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鄭曉軍:我認為,綠野資本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它構建産業生態圈的理念、産業地産垂直整合的競爭戰略、資本加地産的投資業務模式。
理財一週報:目前綠野資本的基金現狀如何?資金來源、規模、投向、回報率是怎麼樣的?
鄭曉軍:目前綠野資本在海外有5億美元的基金、在中國大陸有35億元人民幣的基金。資金主要私募于政府、企業和高凈值人士。一級市場主要投向産業地産,二級市場投向成熟期企業。預計年化回報率在50%。
與地産基金合作是地産公司主要出路
理財一週報:最近各地出了年度房價調控目標,只有北京首次出現了“降”字,您怎麼看待各地出的房價調控目標?
鄭曉軍:在預料之中。在高貨幣增發率和高通脹壓力下,作為主投資渠道的房地産降價預期不大。
理財一週報:受政策調控,國內的地産行業和開發商發生了哪些變化?未來行業投資趨勢是怎麼樣的?
鄭曉軍:隨著住宅地産受到政策的嚴厲調控,國內地産行業的主流企業在向保障房和産業地産轉型。同時未來的行業投資趨勢將從以物業開發為主轉向以物業經營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