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他們出身草根,屬典型的“散戶”,與生俱來的投資嗅覺,自股市淘得第一桶金。
他們又是精明的商人,進軍地産、騰挪實業、玩轉金融。用第一桶金孵化出一個個精彩的資本故事,並樂此不疲。
他們遊刃于股市的致富歷程,絕對可以讓每一個有創業慾望的人心馳神往。然而,他們的獨特經歷或許只屬於那段珠玉與泥沙共存的浩蕩歷史。
⊙記者 黃蕾 ○編輯 于勇
小散戶走出大富豪
冬意漸濃的一個午後,劉益謙隨性倚靠在金茂辦公室的沙發上。一件條紋襯衣,一條直筒牛仔褲,眼前的劉益謙衣著普通、貌不驚人,很難與他頭上頂著的“資本大鱷”、“法人股大王”等多個光環對應起來。于右任的手書“堅忍耐煩”橫幅高懸于辦公桌後,一台老式電風扇,咯吱咯吱作響。
“能抽根煙嗎?”劉益謙打開了塵封已久的記憶匣子。“當時根本不懂什麼叫理財,炒賣國庫券、買賣股票很偶然,就是覺得在皮包生意上賺得那點積蓄放在銀行(利息)太低了。”劉益謙將當年在股市中的第一桶金稱作“意外之財”。正是這段“意外”喚醒了他體內的財富嗅覺,並一發不可收。
1990年,上海為股狂。當時27歲的劉益謙見證了第一批股民的瘋狂。“營業廳門口,好多人在整夜排隊,老長老長的隊伍。有人從別人的頭上爬過去擠到窗口去買。”
那時的劉益謙還在做箱包生意,在老城隍廟商場(豫園商場前身)租了個鋪面,生意很是紅火。當聽説豫園商城要發行股票,之前在國庫券上練過手嘗過鮮的他感覺,財富暴增的機會可能又來了。
和當年買“老八股”的多數股民都一樣,劉益謙對股票一無所知。為了解股票究竟是啥玩意兒,他還特地去了趟平時根本不光顧的書店。“找了大半天,結果一本關於股票的書都沒找到,只找到了一本關於股份制的書,看了半天都看不懂講了些啥。”
但強烈的財富慾望讓劉益謙決定必須要搏一下。他以每股100元的價位,買入了100股豫園商城原始股。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劉益謙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1991年,他的1萬元變成了100萬元。
1990年,“五道口”(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院)出身的戴志康被大學校友邀去籌備海南證券公司。在海南,戴志康的每一天都可以用“激動”來形容。 “沒有股票市場,就去創造一個股票市場;沒有股份公司,就去創造股份公司;沒有股票,就去自己創造股票;沒有法規,我們就幫助政府設立法規。”這讓戴志康有一種創造歷史的感覺。
兩年後,戴志康受命組建中國首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島基金。一開始並非一帆風順,直到1995年他把所有非金融類投資收回,籌措了2000萬資金進軍證券市場。
1995年的股票市場並不好,甚至有的股票已經跌到了凈資産以下。但這被金融科班出身的戴志康視為一個抄底的絕好機會。他利用“先現金後借貸再透支”的方法“圈”來了2個億資金。此後便有了他重倉“蘇常柴”的故事,賺到了一個多億。
當然,從證券市場淘到第一桶金的不僅僅只有他們,可以列出一份長長的名單:中國第一散戶楊百萬楊懷定,中路集團當家人陳榮……
“當時證券市場剛剛起步,襁褓期摸索的進程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接受採訪的多位草根富豪均觀點如斯。而這些機會中,不乏是當時市場不規範環境下的“灰色地帶”,“準確地説,那時候更多的是投機,而不是投資。”劉益謙稱。
投機到投資的蛻變
如果説第一桶金多少來得有些意外、有點幸運,那麼接下來的財富路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他們積極主動的影子。
身家百億的劉益謙學歷初中未畢業,而關於這一點,他從不回避。“我從小就很叛逆,初中都沒有讀完,周圍的同學和朋友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但我不在乎。因為不是我成績不好,而是我自己沒心思讀了。” 1979年,16歲的他決定:“你們讀書吧,我賺錢去了。”
雖然有“五道口”學歷,但戴志康總説自己是“文盲。”戴志康1964年出生於江蘇海門農村,家中兄弟姐妹六人,童年時家中十分清貧,“我是農民的兒子,從小書讀的就少,15歲時才讀了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説。可憐吧。”他自嘲説,唐詩三百首,他到現在都還背不出五首。
有意思的是,這兩個自稱“沒文化”的人,卻一直表現出“大智慧”的一面。
1999年5月19日,中國證券市場在沉寂了兩年多後突然開始了井噴式的上漲行情。波瀾壯闊的“5 19行情”爆發,網絡股一觸即發。全國股民群情亢奮,瘋狂至極。而在那時,市場坐莊潮風起,僅僅一兩年內幾乎達到了“無股不莊”的極致。
回過頭來看這段過往,人們提及更多的狂熱過後的理性思考。在一些受訪市場人士看來,在當時上市公司業績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5 19行情”是靠政府強行“起飛”的,直接導致了“三高一低”(高指數、高股價、高市盈率、低業績)的現象,為日後的暴跌埋下了巨大隱患。可惜,這只是遲來的思辨。
瘋狂的泡沫開始破裂。2000年4月,納斯達克指數從5000多點開始一路下行,半年內跌掉40%。全球互聯網泡沫的破裂讓當時還遊走在資本市場的戴志康有所觸動,他意識到國內的資本市場或許也有問題。一番深思熟慮後,戴志康下決心暫別股市轉戰房地産,從一個資本玩家轉為房地産開發商。
1995年,房市、股市,冰火兩重天,每平方米一兩千的商品房首度問世,乏人問津。轉折發生在1998年,中央政府推動新一輪房改,在新中國延續了近半個世紀的福利分房制度壽終正寢。“市場化”成了住房建設的主題詞,中國至此真正進入了商品房時代。
“哪有改革,哪就有機會”,在資本市場上摸爬滾打了十年的劉益謙,選擇暫避二級市場。劉益謙當時看到消息説,全球其他市場的法人股都可以流通,我國法人股流通也是遲早要解決的,相關部門已把這個改革提上了日程,但就是沒提時間表。
劉益謙覺得機會又來了。他註冊了新理益投資公司,開始以公司的名義參與一級市場法人股的收購。“儘管不知道這些法人股什麼時候能夠真正上市流通,但應該只是時間的問題,或許5年、10年、20年。”但他願意用時間換空間。
就在戴志康、劉益謙轉身後的一年,2001年10月22日,上證指數盤中快速跌破1515點這一敏感點位。此後就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史上最為漫長的熊市。他們的“預感”得以印證。
躲過了這次漫長的牛市,讓劉益謙、戴志康大嘆,“運氣好。”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份運氣背後有著一定的必然性,正所謂“資本運作需量力而為,需進退有度”。劉益謙、戴志康們顯然善用此道。
劉益謙毫不諱言自己是個有慾望且貪婪的人,但“這必須是在風險可控範圍之內的。”玩資本需要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他説,“有些錢可以不賺,但不能光顧賺錢而罔顧風險,在資本市場上生存,控制風險始終是第一位的。”
從個人投資者變成機構投資者,從二級市場轉戰一級市場,從資本市場到進軍實業,“這是投機到投資的轉變。”劉益謙如此理解。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規範,個人投資者在二級市場小打小鬧時踩著政策和法律的邊緣邁步前行的財富模式已經不再適用。
回憶過往,劉益謙、戴志康們無不都是在行業初具發展趨勢時介入,在行業踏上高點時退出。誠然,懂得進退有度的人,才適合在市場長期生存。他們對資本的運作已不僅僅停留在表層。
終究是“市場中人”
“我自己也説不清楚接下來會去投資什麼?但只要有逐利的機會,我都會去爭取。”在接受記者採訪的1個多小時裏,劉益謙抽了小半包“中華”。
表面上看,劉益謙、戴志康們從資本市場起家,做大之後向實業轉型,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他們始終都沒有真正離開過資本市場。
劉益謙現在正嘗試經營保險公司(天平車險和國華人壽),最終是要把它們推上市的。兜來轉去,仍然倚重資本市場。
而幾次華麗轉身後的戴志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爆料説,自己要回歸老本行——金融,在他眼裏,地産只不過是他財富路上的一次客串而已。“未來我會把地産這塊交給職業經理人來做,我在地産界的身份只是股東。”
無論是從實業起家,做大後向資本滲透的富豪,還是先從金融起家,做大後向實業滲透的富豪,他們成功的共同點就是——實業與資本沒有相互脫離,而是相互促進。他們總是站在産業角度看資本,站在資本角度看産業,實現了産業與資本的雙重溢價。
當然,他們的叛逆和敏感、直覺和感悟,沉得住氣,耐得住寂寞,在低點處擅長髮掘價值,在高點處及時全身而退,草根出身讓他們更能體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成功法則。這些性格特徵或許也能解釋,只有他們,能在20年的資本市場中游刃有餘。
20年風雨人生路,亦是彈指一揮間。“劉益謙、戴志康”們的閃轉騰挪,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證券市場勃興的點滴印跡。從二級市場撈得第一桶金,到投身一級市場,他們是20年曆史的見證者,更是這段歷史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