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石油業商會稱油荒源於壟斷 民營油企無米下炊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7日 08: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訊 (記者鐘晶晶)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張躍昨日在北京召開的媒體座談會上稱,造成此次“柴油荒”的真正原因在於壟斷體制導致國內只有少數主要石油公司參與市場,而這些企業對於市場需求估計不足,導致供應跟不上。與此同時,目前民營油企卻因為油源不足,有能力也無法生産增加供應。他呼籲政府放開原油進口,允許民營企業進口原油並在市場自由流通。

  地方煉油廠“無米下炊”

  此前有分析認為,此次於9月下旬開始展現苗頭、並蔓延至今的“柴油荒”是民營油企囤油導致的。對此張躍表示,這次油荒發生得很突然,很多民營企業油庫都幾乎是空的。況且目前煉油是有利潤的,當市場緊缺的時候,企業應該會更有積極性生産而不是囤油。對於“拉閘限電”導致油荒的説法,他也不以為然,並稱“拉閘限電”對於拉動柴油需求增量影響非常小。

  他認為發生油荒的真正原因在於壟斷體制導致國內只有少數主要石油公司參與市場,是這些公司對於市場需求變化的預計不足,反應慢導致。他列舉了一項數據稱,1-10月石油消費量同比增長10%左右,但1-10月份我國成品油出口2290萬噸,同比增長19.8%,其中9月份出口209萬噸,10月雖略有降低,依舊在188萬噸高位。

  據了解,目前我國的民營石油企業在零售行業有6萬家加油站,佔全國零售份額53%左右。民營煉油廠60多家,基本分佈在山東、廣東和西部地區,一年煉油能力將近1億噸,但因為沒有油源供應,開工不足導致實際煉油量大概5000萬噸。

  張躍表示,目前民營煉油廠只能高價進口大量燃料油來煉油,用燃料油煉製成品油的成本比用原油煉製成品油成本每噸高出1500元,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營企業還能盈利。因此現在不是地方煉油廠不煉油,而是無米下炊。張躍表示,目前民營石油産能和零售網絡的優勢遠遠沒有發揮出來。

  呼籲對民營公司放開

  該商會呼籲政府儘快制定“新非公36條”實施細則,讓民營石油企業也能進入石油中、上遊各領域,並逐步放開對非國有石油企業的進口控制,逐步增加這些企業的進口配額,准許民營企業進口原油並在市場自由流通。

  據商會人士介紹,雖然目前國家每年都有非國營貿易的原油進口配額,並在逐年增加,但在實際運作中,民營油企卻拿不到原油。

  2008年時國內就曾出現大面積“柴油荒”,當時石油公司聲稱因成品油定價機制不順,國際油價衝高時煉油虧損。而2009年1月,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實施,基本保證了煉油商的煉油利潤,為何國內“柴油荒”再度出現?對此張躍認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實施考慮石油公司的煉油成本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是政府定價仍然難以跟上市場變化,而目前僅有幾個石油公司參與石油的進出口和生産,難以跟上國內市場變化。如果壟斷機制不破除,未來油價再度衝高到100美元時,國內的油荒將愈演愈烈。

  該商會副會長高岩當日表示,“經常有些言論以維護能源安全為由來維護目前的壟斷體制,但如果繼續保持這種壟斷體制是否能保持能源安全?當很多貨車司機在公路上排隊加油時,能源安全就得到保證了嗎?”

  ■ 回顧

  中石油曾稱6因素致緊缺

  中石油集團此前曾在官網表示,地方煉油廠減産等6因素共同導致了柴油供應緊張狀況。

  11月11日,中石油在其官網上稱,除了此前已經分析的“拉閘限電”、冬季柴油需求旺盛和8、9月份煉油廠檢修減少了資源供應這三個因素外,還包括民間資金炒作加劇柴油供應需求。此外由於原油在煉製過程中除了成品油還會産出化工輕油,其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産油積極性降低。而由於國際油價持續攀升,地方煉油廠煉油虧損減産是致使柴油緊張的首要因素。

  在國內需求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國內出口仍在大幅增長,這就反映出目前僅靠幾家國有石油公司做進出口,在市場供求關係變化上反應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