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9日 11: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
面對即將來臨的IPO盛宴,一家公司卻選擇在前夜悄然身退。更令人不解的是,放棄這塊大蛋糕的是直屬國務院國資委的有色金屬礦産地質調查中心(下稱地調中心),而受讓方的實際控制人,幾乎都有國家有色工業系統或者地方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的工作背景。
9月29日,中礦資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礦資源)的創業板首發申請,將上會創業板發審委。
這家1998年由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下稱中國有色)獨資設立的公司,12年後已將其國資背景大半褪去。目前實際控制公司的,正是原中國有色工業系統一眾“內部人士”。
去國資化
中礦資源的股權結構頗為複雜。
其招股書申報稿顯示,中色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色礦業)持有中礦資源37.60%的股權,為其第一大股東。
中礦資源股東還包括國騰投資、帝基實業,及海通證券旗下直投公司海通開元,持股比例分別為18.16%、7.69%和5.00%。
此外,5家國有股股東持有中礦資源10.77%的股權。
大股東中色礦業則是國資與民營資本共舞,其中,民營資本控制的北京中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廷科技)持股57.71%,剩餘17家小股東性質皆為國有企業,均為國家有色工業系統在各地方的資産,包括吉林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遼寧有色地質局、貴州有色地質工程勘察公司等。
而中廷科技股東為15名自然人,股權結構相對分散,無單一控股股東。
合計持有中廷科技75.25%股權的劉新國、王平衛、吳志華、陳海舟、汪芳淼、魏雲峰6人,被認定為中礦資源實際控制人。招股書顯示,他們悉數來自國家有色工業系統。
其中,劉新國擔任中色礦業董事長兼總經理,並出任中礦資源董事長。其曾任中國有色地質總局計劃處副處長、企業發展處處長、海外開發處處長等職。
而中礦資源前身——北京凱富源地質勘查有限公司(下稱凱富源勘查),正是中國有色于1998年獨資設立。
擔任中礦資源總經理的王平衛,曾任湖南有色地質217隊副大隊長,中南市政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總經濟師,湖南有色地質勘查局局長助理等職。
魏雲峰曾任中國有色地質勘查總局計劃處幹部、財務處處長;吳志華為中礦資源財務總監肖曉霞配偶,而肖曉霞曾任湖南省冶金企業集團公司財務部科長,陳海舟則在1999年至2001年,出任浙江省有色金屬地質勘查局黨委書記。
中色礦業脫胎于原中國有色,該公司與之前的冶金工業部並列,為正部級單位。二者于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被一起撤銷,此後成立的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中國稀有稀土集團公司三大集團公司和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取代其職能。
中色礦業正是在此背景下于1998年2月成立,並隨後由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接管。2000年1月,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亦被撤銷,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將中色礦業的5000萬元股權無償劃轉由22家有色地勘單位直接持有。
就此,曾經的央企股權流落地方。中色礦業的去國資化進程隨即展開。
據中礦資源招股書陳述,2005年以前,由於有色金屬行業長期低迷,“相關股東單位不看好中色礦業的前景,提出從中色礦業轉股的要求。”
中色礦業管理層順勢成立中廷科技,2004年,將分處湖南、陜西、雲南、內蒙古的地方有色地勘單位共計658萬元的出資收入囊中。
一年後,中色礦業擴股,中廷科技增資2170萬元,以28.28%的持股比例,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2006年5月,中廷科技將甘肅和江西兩地有色地勘單位的818萬元出資收歸賬;2007年,再度受讓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産局持有的中色礦業120萬元出資。
但是,上述7筆股權轉讓,都沒有經過資産評估和産權交易所的掛牌轉讓程序,雲南有色地質礦業有限公司向中廷科技轉讓中色礦業150萬元股權的交易,更沒有獲得地方主管部門的批准和確認。
中色礦業為股權投資類公司,中礦資源為其最主要資産。中色礦業1999年出資160萬元,成立中礦資源的前身凱富源勘查,持股比例為80%。
此後,國騰投資、帝基實業等戰略投資者悉數入局,海通開元也在2009年以2.975元/股,認購中礦資源新增股份325萬股,從而在上市前夜躋身股東之列,欲共享財富盛宴,中礦有色的持股比例也被稀釋至37.60%。
內部人平價受讓
其實,中礦資源上市前夜,其控股股東中色礦業的一筆股權轉讓,更是觸目驚心。
今年4月,地調中心通過北京産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其持有的中色礦業20.05%股權,掛牌價格依據中色礦業截至2009年10月31日經評估的凈資産——3283.0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