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蠶繭業:如何破繭重生?(2010.7.30)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30日 23: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進入[經濟半小時]>>


    每年盛夏也是春蠶收穫的季節,今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春繭不僅獲得了大豐收,而且收購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有的地區甚至漲到了從未有過的每擔1700元,也就是每斤170元。增産又漲價,這樣的雙重利好是否給蠶農帶來了一個好年景呢?一起來看看記者的調查。

     蠶繭豐收,繭農卻要棄桑改種

    浙江省的杭州、嘉興和湖州地區,被譽為我國傳統的“絲綢之府”,這裡的蠶桑養殖量曾經佔到全國産量的一半以上。嘉興市的王店鎮,作為遠近聞名的蠶桑養殖基地,擁有眾多的桑蠶養殖戶。記者莊安村見到了正在養殖夏蠶的徐傳金夫婦。

    嘉興市秀洲區蠶桑養殖戶徐傳金:我今年是新品種嗎?新品種他們是加了140塊左右,賣了1620塊錢一擔,加了140塊,總共是1760。

    徐傳金告訴記者,今年春蠶蠶繭價格達到了每擔(50公斤)1740元的高價,這也是他養蠶以來從來沒有見過的高價,相比去年的春蠶900多元的價格,提高了近一倍左右。

    徐傳金:今年春蠶我實際養了12張

    “張”是蠶桑養殖的一個專用語。“一張”蠶種大約是26800個蠶種的數量。徐傳金在今年春蠶養殖時自己一共養了12張蠶種。由於今年長三角地區的氣候風調雨順,再加上他養的是品種比較好的蠶種,所以今年獲得了大豐收,平均每張蠶種能收穫50公斤以上。而在往年,每張蠶種的收成也就在40多公斤。按照今年他的蠶繭的賣到額1740來計算。他今年春蠶的養殖收入達到了2萬3千多元,這麼高的收入也是他從來沒有經歷過的。

    徐傳金:今年呢算了一筆賬,存摺呢大概存了5000塊左右,比去年好的多了,幾年我屬於是賣滿意了

    今年的蠶繭價格這麼高不僅是他第一次遇到,就連今年收購蠶繭時的激烈場面他也是也沒見過。徐傳金告訴記者,每年到了蠶繭收穫的時候,這裡都會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的搶繭大戰,當詢問起今年賣蠶情景時,徐傳金對這當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

    徐傳金:繭站裏第一天開始收1500塊,繭販子也是1500塊,那麼繭販子到第二天他們漲高啦,他們覺得搶手了了,他們的數量收不到呀,漲高了20塊,那麼繭站馬上調高,繭站調到1550,漲50塊,到第三天繭站漲到1600,質量不看了,不看質量了,毛繭統統要了。

    目前在全國的很多地區,蠶繭的收購並不是自由買賣的。也就是説,本地蠶繭的收購都只能由當地的繭站來收購。由於這幾年蠶繭緊缺,只要到了蠶繭熟了的時候,就會有所謂的“繭販子”到村子裏來,挨家挨戶的去收蠶繭,而且價格往往比繭站的還要高一些。於是繭站和繭販子都會進行激烈的收購大戰。今年的蠶繭收成雖然好,蠶繭的價格也很高,但是徐傳金夫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興,他帶著記者來到自家房後的桑園地。

    記者:這些是你的桑樹啊?

    徐傳金:這裡,那個莊子的地方,總共15畝桑樹

    徐傳金幾年前在這裡一共承包了35畝的桑園,由於這幾年蠶繭的價格波動的很大,還連續賠錢,他已經把35畝的桑園一塊一塊的砍掉,現在僅保留了15畝左右。

    徐傳金:我們07年價格低了,08年低了,我們桑樹砍掉就不要了,我們村裏要砍掉幾百畝了。

    記者在這裡看到一塊兒地孤零零地荒著,什麼也沒有種,顯得特別的醒目。

    記者:這塊空地是誰的?

     徐傳金愛人:也是我家的。

    記者:這塊空地為什麼空在這兒呢?

    徐傳金愛人:養蠶人工大,也掙不到錢,我們乾脆不種了。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今年的春繭價雖然創下了歷年來的新高,但因為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上升,蠶農獲得利潤還不夠填補過去幾年的虧空,而他們對今後養蠶的前景也並不樂觀。為什麼好年景反而沒有給蠶農帶來好心情?像徐傳金這樣的情況是個例還是普遍現象?我們再來看看。

     長三角地區蠶桑的養殖量在大幅下降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僅是徐傳金在不斷地減少蠶桑的養殖數量,周圍村鎮的養蠶戶都在減少養蠶計劃,甚至已經有人好多年不再養蠶了。作為我國絲綢基地的嘉興為什麼養殖面積在下降呢?

    嘉興市蠶桑管理站站長蔡玉根:主要是價格,因為前幾年我們在歷史上有三次大起大落,近期96到97年,01和02年,07和08年。

    蔡玉根告訴記者,每一次蠶繭價格的大幅波動,都會有一批繭農棄桑或毀桑。有的蠶農甚至從此直接放棄養蠶到附近的企業去打工。

    蔡玉根:因為從歷史上看我們建國的時候,我們桑園面積在65萬畝左右,後來就是維持在50萬畝左右,那麼現在的話我們去年是33.6萬畝,它是在下降。

    蔡玉根還告訴記者,這幾年蠶繭的價格浮動很大,2007年蠶繭價格是每擔也就是每50公斤一千元左右,但到2008年價格已經猛跌到僅為每擔480元,2009年蠶繭價格又回升到每擔900多。雖然今年的蠶繭收購價格達到每擔1740的歷史最高記錄。

    蔡玉根:因為他有一個比價效應。以今年為例,今年是增産又增收,但是1600塊錢一張蠶繭的收益,那麼他打工50塊的話,他一個月也有1500,而且養桑還要冒風險。

    據資料表明,嘉興市的桑樹種植面積已經從建國初期的60多萬畝下降到目前的33.6萬畝左右,蠶種的發放量也是從最高時1992年的178萬張下降到目前的35萬張左右。下降的幅度之大,也是罕見。

    僅僅是嘉興地區的養蠶數量在下降嗎?記者又來到了也同樣是我國傳統蠶桑養殖基地的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農委蠶桑站的姚新華站長也告訴記者,當地蠶種發放量和桑園面積目前也已經是達到了歷史的最低水平。

    蘇州市蠶桑指導站站長姚新華:我們92年的時候全市桑園面積達到了19萬畝,到今年年初我們全市統計的桑園的面積還有5萬畝。

    在江蘇省吳江市平望鎮,一位養殖戶也告訴記者,雖然今年養蠶賺錢了,但是卻讓他感到有點意外。他雖然也有將近40畝的桑園,春蠶卻只養了少量的,夏蠶它連一張也沒養。蠶繭價格的忽高忽低讓他琢磨不透,而且他已經連續好幾年賠錢了。

    江蘇省吳江市平望鎮養蠶農戶李某:賠錢賠的,我們晚蠶每年賠他好幾千。去年,09年08年都虧錢,

    他還告訴記者,今年的秋蠶他不準備養了。除了擔心賠錢外,另一個原因是,近幾年來周圍工廠越來越多,不斷排出的有毒廢氣和周圍農田噴灑的農藥,也會讓他的蠶中毒。

    李某:以前多,以前一個村800、900張種呢,現在呢像去年一個平望鎮才100多張。

    據浙江省農業廳經濟作物管理局統計,2009年,浙江省桑園面積為7.11萬公頃,同比減少5.4%,産繭5.8萬噸,同比減少21.6%;國家蠶繭絲綢辦公室的統計表明,2009年全國桑園面積80.5萬公頃,同比降8.55%,産繭56.35萬噸,同比降17.42%。

    種桑養蠶在長三角地區是一個延續了數千年的傳統産業,但通過調查,我們卻看到這個傳統産業處於不斷萎縮的境地,桑園面積連年減小,蠶繭産量持續下滑。而這又導致了今年蠶繭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一連串變局給處於産業下游的繅絲廠、絲綢廠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我們到全國最大的絲綢企業之一----浙江湖州絲綢之路集團公司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