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科技農業健康

[獨家評論]改革扭轉困局 創新驅動增長

網評經濟 來源:央視網 2016年09月04日 09:4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9月3日世界矚目的B20開幕, 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在簡單回顧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績之後,總書記直言當前中國經濟遇到的困難並再次強調了堅定改革的決心。而針對全球經濟復蘇疲軟的局面,總書記呼籲全球應該更深化的合作,而不是推行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總書記在B20開幕式上的這次演講,給中國繼續堅定不移地將改革進行到底鼓了勁。特別是當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和深水區,很多利益矛盾衝突不斷凸顯,資源需要重新分配的時候,堅定信念,通過真刀真槍的改革來重拾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對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改革應該堅持市場決定資源配置

  總書記回顧了我國“供給側”改革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的目標,彰顯了我國“去産能”的決心。的確,我國部分行業,例如鋼鐵、煤炭、有色金屬等産能過剩不光使得這些行業內的企業利潤下滑甚至虧損,同時低迷的産品價格也通過大宗商品市場影響全球其他國家。因此,不僅是中國從自身利益出發,國際社會也迫切希望中國儘快“去産能”。總書記提出的“去産能”力度較大,這相當於給産能過剩的行業動了手術刀,短期陣痛在所難免,但這卻是我國經濟復蘇必須要經歷的一步。

  不過,“供給側”改革真正釜底抽薪的一步並不在此,而是資源通過市場來重新配置。去産能只是資源重新配置中的一個環節。過去由於政策優惠和融資便利,大量資本密集型行業出現了産能過剩。現在政府提出了去産能,但這並不是簡單的等於企業減産。一些過剩的資本需要報廢,一些資本和勞動力需要轉移到其他行業。轉移到何處,則需要由資源使用效率來決定。同時,要真正實現去産能,需要政府放棄過去的政策優惠和融資便利,這樣一方面避免信貸資源繼續被扭曲,另一方面使得市場能夠真正發現高效率的行業並促使資源轉移過去。否則,如果去産能就是簡單的減産,背後的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重新配置,不僅去産能效果不會太好,而且中國經濟的失速還會更大。市場決定資源重新配置,是我國經濟增長整體效率提高的保障,也是我國經濟重新回到高速增長的前提之一。

  創新的內涵和外延

  習總書記在這次演講中重點強調了我國致力於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創新增長方式,以科技進步為增長的新源泉。的確,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例如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已經蓄勢待發,我們也看到各行各業大力推行互聯網+的技術。創新的確是經濟增展的源泉,不過,創新並不只是等於技術進步,況且互聯網並不是什麼新技術。

  技術進步當然是創新。科研成果,科學發明,這都是技術進步的前提。而科研這樣的活動由於成本高,風險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完成。政府一方面可以直接支持研發活動,另一方面需要健全産權保護制度,讓成功的新技術能夠享受到等值甚至超值的回報,這樣才能激勵私人部門進行研發創新。

  創新在更廣泛的商業應用中,恐怕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具有革命意義的技術進步畢竟不是每天都能發生,況且如果這些技術進步沒有被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其並不能給經濟增長帶來好處。蒸汽機的發明帶來了工業革命,是因為在英國對産權的保護下,瓦特申請了專利,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了蒸汽機。互聯網本來誕生於二戰時的美國軍方,多年以後軍方開放代碼,大量企業商業化應用這項技術,創新經濟生産和消費模式,這才誕生了微軟、google、阿裏巴巴這樣的互聯網巨頭。

  因此,創新不是簡單的迷信新技術,而是依靠新技術提高效率,創新商業模式,這才是創新帶動經濟增長的原因。建設創新型經濟,政府需要加強産權保護,放開市場準入。政府不要對某些看上去有些“新技術概念”的行業直接提供支持,一方面這樣的政策誤導投資者,使得有些原本的確不錯的“技術創新”最後變成資本和投機的遊戲;另一方面政府很難判斷哪些“新技術概念”屬於真正的創新,從而政府的支持浪費了寶貴的資源。正如總書記已經指出的,技術創新——商業化應用——商業創新——經濟增長和居民生活進步,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許多情況下甚至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在技術創新階段即便是企業家也很難準確判斷其未來的商業價值,更不用説政府了。由此可見,雖然我們大力推動創新經濟,但決不是政府直接財政補貼企業大搞新技術。要知道大量的新技術或許根本毫無商業價值,一味的補貼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扭曲企業的激勵機制。相反,政府可以支持基礎科學研發,但要讓企業承擔技術創新和商業化應用的風險。政府要做的是釋放足夠的空間讓企業有能力商業化應用新技術(放開市場準入),讓企業能夠通過“高風險”的創新獲得足夠的回報(産權保護)。

  結語

  總書記在B20開幕式上的講話令人振奮,因為他一句“將改革進行到底”堅定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決心。在具體政策落實上,政府也逐漸跳出了傳統的思維,認真思考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正確方向。在這次G20會議上,還有更多具體的政策討論和支持改革的措施將會出臺,我們拭目以待。(作者張家瑞 太和智庫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