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科技農業健康

“十三五”規劃聚焦經濟:新經濟 新引擎 新開局

資訊 光明日報 2016年03月24日 07:4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發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部分主要指標

  核心提示

  ■ 新經濟意在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的內在品質,以“新”帶動發展的可持續性

  ■ 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新産品、新服務等新動能不斷積聚,新經濟形態呼之欲出

  ■ 新動能的産生、新經濟的發展更需要對現有體制機制進一步突破

  “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寫入“新經濟”一詞,成為報告的一個新亮點。強調新經濟有著怎樣的國內外背景?新經濟到底包含哪些內涵?如何促進新經濟蓬勃生長?

  1.“新經濟”破土萌生

  油菜花、李花、桃花、梨花、柑橘花……隨著春天的到來,鄉間田野的花海吸引著人們的駐足;休閒農莊、特色民俗、自駕露營、戶外運動……新型的大眾旅遊時代正在激活新的消費熱點。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文化旅遊等服務性消費熱度不減。春節期間全國實現旅遊收入1448億元,增長14.6%。2月份,全國電影市場票房近70億元,超越北美市場,躍居全球第一。

  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正面臨轉型的陣痛期,再讓傳統動能繼續保持過去那樣的高增長,不符合經濟規律。

  經濟發展必然會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臺階。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2015年世界經濟回顧及2016年展望》報告指出,2016年,世界經濟仍將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修復期,政策措施的有效性下降,新的增長動能尚未確立,仍會維持“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高負債”的“三低一高”態勢,復蘇將依然疲弱乏力,需求疲弱將制約中國經濟增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中國經濟如何揚帆起航?

  世界經濟運行中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國內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時期,中國經濟如何爬坡過坎?

  “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李克強總理的回答非常堅定。

  只要我們堅韌地走過來,讓新經濟形成新的“S型曲線”,就會帶動起中國經濟新的動能。

  3月16日,李克強總理在會見中外記者並回答提問時表示,新經濟的覆蓋面很廣泛、內涵很豐富,它涉及一、二、三産業,不僅僅是指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以及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和新業態,也包括工業當中的智慧製造、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産等,還涉及到一産當中有利於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社,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等。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指的新經濟,已經超越了這一概念最初的範疇,而具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廣闊的範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崔建華認為,新經濟重在“新”,重在全面的“新”。近年來,對於中國經濟的“新”,提法非常多,如新結構、新模式、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等等,是從不同角度和不同領域提出的,各有其理,並不矛盾。新經濟應該是一個綜合的範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不懈的實踐,將各種各樣的“新”均包含其中,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的內在品質,以“新”帶動發展的可持續性。

  2.做好“減法”“加法”“乘法”

  “發展中總量與結構性問題並存,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這是對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因此,必須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

  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同時,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崔建華指出,新經濟需要“新結構”的支撐。去産能、去庫存以及發展新産業等,都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一方面是原有産業的調整與升級,結構調整不是一味排斥傳統産業;另一方面是新型、前沿産業的大發展,二者並行推動産業結構的蛻變。

  今年以來,我國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轉型升級正在路上。作為第一大産業的服務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在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一系列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作用下,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新産品、新服務等新動能不斷積聚。

  1月份,國內發明專利受理量同比增長35.7%,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57%。

  “互聯網+”相關行業發展方興未艾。1—2月份,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7.2%,網絡購物帶動快遞業務迅猛增長。信息消費成倍增長,1月份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120.9%。

  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産品快速增長。1—2月份,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75.9%,智慧電視增長28.5%,城市軌道車輛增長28.0%,光電子器件增長22.6%,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增長21.8%。

  新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加速滲透,不斷催生新的服務模式。各地區通過建立企業孵化器、創業園區、服務中心等方式,向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公共産品和服務。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創新服務平臺實現了各種資源高效集成。網絡約車、在線醫療、遠程教育等新型服務模式極大地釋放了消費潛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應顯現。一些“産能過剩”行業産品産量下降。今年1—2月份,水泥産量同比下降8.2%,粗鋼下降5.7%,10種有色金屬下降4.3%。相關産品價格降幅收窄。

  “動能轉換逐步顯效,新經濟形態呼之欲出。”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指出。

  3.新經濟需要體制創新

  “儘管中央在推動簡政放權,但在很多領域,審批過程依舊過於漫長。新技術要變成新動能,並讓老百姓真正受益,必須抓大放小,放開手腳。”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指出。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認為,當前全球經濟進入了以“雲物大智”(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智慧化)為支撐的人人自由組合的3.0版階段。“雲物大智”時代催生新經濟發展方式,它正在並將徹底改變知識的獲取、傳承、積累和創造方式,並推動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組織方式與社會形態的深刻變革,公共治理的形態也相應地發生轉變。

  作為新經濟的一個重要內容,“分享經濟”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分享經濟,也被稱為點對點經濟、協作經濟、協同消費,是一個建立在人與物質資料分享基礎上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互聯網+”時代,分享經濟成為新潮流,行業變革已經來臨。

  近年來,我國分享經濟發展迅速,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在線創意設計、營銷策劃、餐飲住宿、物流快遞、資金借貸、交通出行……分享經濟已經滲透到社會方方面面。但數據表明,我國分享經濟市場規模偏小,市場發育不完善,重要的制約因素就是對分享經濟的監管仍秉承著管理傳統行業的理念。

  “要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建設共享平臺,做大高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産業集群,打造動力強勁的新引擎。”政府工作報告的明確表述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政府支持分享經濟發展的態度更加鮮明,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傅軍説。

  新科技、新産業、新經濟貫穿整個“十三五”規劃綱要。《綱要》確定了一批2030年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工程;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相關産業的發展壯大,大力推進智慧交通、虛擬現實與互動影視等新興前沿領域創新和産業化,形成一批新增長點;確定了8個信息化重大工程;實施智慧製造工程,加強工業互聯網設施建設、技術驗證和示範推廣,推動“中國製造+互聯網”取得實質性突破。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日前指出,“中國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世界範圍的創新發生了歷史性的交匯,並提供了一個機會窗口,創新創業將成為今後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推動力。”

  資訊

  郵儲銀行推出消費産業聯盟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近日攜手家庭消費行業龍頭商企在京成立“郵你有家”消費産業聯盟,併發布了全國首款針對“有孩家庭”的消費金融産品——“二胎貸”,面向全國範圍內的有孩家庭客戶開放,僅收取0.75%的手續費。據悉,“郵你有家”消費産業聯盟是一種新型産融合作模式,通過“中郵錢包”APP入口,為每一個小家庭提供一站式綜合消費金融服務。(楊亮)

  江泰全球救援聯盟成立

  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在京發起成立江泰全球救援聯盟,旨在為中國公民提供全球無縫隙、全天候24小時救援服務,包括旅行風險防範與預警、安全保障信息服務、醫療援助服務及相關旅行援助服務等。(溫源)

  汽車智慧共享平臺EZZY在京上線

  由大夢科技打造的“EZZY”汽車智慧共享平臺APP近日上線,該産品核心是一套智慧汽車控制和分享系統。在使用中,用戶無須交納押金,無須到店辦理手續,下載APP後,手機即成為一把萬能鑰匙,通過搜索附近車輛,即可鎖定汽車。結束使用後用戶可自行離開,中央控制系統可以自動鎖閉車門、自動關閉車窗。(邱玥)(本報記者 張翼)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