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訊(記者 王薇)昨天,中消協在京召開“2015年汽車投訴情況發佈暨合格證抵押問題公開約談會”。針對近一階段,消費者在購車後發現汽車合格證被經銷商抵押融資,造成不能上牌照、無法合法上路的問題,邀約20余家車企進行公開約談。中消協表示,“購車獲得合格證是消費者的應有權利”,汽車經營者必須予以保障。對於這種潛規則,中消協正在著手汽車合格證訴訟問題的研究。
去年受理汽車産品投訴同比增三成
昨天,中消協發佈的《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産品投訴統計分析》顯示,2015年度,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諮詢信息系統共錄入受理汽車産品(含零部件)投訴18863件,同比增長31.18%。其中,産品質量、合同爭議和售後服務問題等投訴佔投訴總量的70%以上。
統計報告中還列出了六大汽車投訴熱點和難點。一是車輛合格證抵押問題成為行業潛規則;二是汽車消費領域出現“三倍賠償”成功案例;三是同一質量問題屢修不好困擾消費者;四是“三包”期內免費項目收費維修;五是簽訂購車合同後經營者不履約;六是車輛自燃索賠難,消費者維權證據至關重要。
汽車合格證被抵押 新車變“黑車”
這些消費者的汽車合格證出了什麼問題呢?汽車合格證是消費者汽車掛牌和購買保險的有效憑證,沒有合格證就不能正常掛牌,部分險種也不能生效。中消協表示,車輛合格證不具有財産屬性及權利內容,但在現實中,市場卻普遍存在以“車輛合格證抵押貸款”的融資模式。汽車經銷商與金融機構簽訂協議,或者汽車經銷商、汽車製造商與金融機構簽訂三方協議。汽車經銷商用車輛合格證在銀行抵押貸款付購車款,賣出車後去銀行解除抵押贖回車輛合格證。如果因汽車經銷商挪用消費者購車款而不能贖回合格證,消費者正常上牌照等權利就無法實現。
經銷商將汽車合格證抵押 車企不能免責
針對車企“無干涉權”的説法,中消協律師團成員王惠娟律師表示不認同,她説,按照《消費法》,消費者有權取得産品合格的證明,隨車交付是消費者的法定權利。經營者或者生産廠家用合格證到銀行抵押貸款,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她認為,車企對經銷商有管控義務,應當保證經銷商在銷售汽車時對消費者交付合格證,同時也維護了生産企業的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