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科技農業健康

大型紀錄片《五年規劃》第一集《規劃中國》今天播出

滾動 央視財經 2016年03月08日 14:5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天,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五年規劃》播出第一集《規劃中國》。

  五年計劃和規劃始於1953年,這是佔世界上人口1/5的中國實施的一項偉大實驗。60多年來,從“一五”到“十三五”,每一個五年計劃和規劃,都是一幅治國藍圖,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變革産生著巨大的影響。

  “五年(計)規劃”為什麼能成為中國的國家藍圖,它如何體現國家戰略意圖,如何成為全國人民的奮鬥綱領,如何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南針?——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發展藍圖,必須“有戰略”、“有佈局”、“有步驟”地鋪陳開來。

  本集將沿著“五年(計)規劃”的時間大脈絡,通過重大節點的具體項目和人物故事,解讀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如何在不同歷史時期和階段一步步塑造起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脈絡:建國初期“建根係”、“造血脈”、“強體系”,改革開放之後,規劃“成森林”,“拓視野”,並迎來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年。

  本集將從“一五”時期的156個項目出發,途徑“三五”時期三線建設等歷程,一路追尋,瞭望“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全新的戰略規劃遠景。

  在今天的節目中,您還將看到新中國第一個化學工業基地如何創建,新中國如何從“一五時期”的七個化工項目開始自己的工業化進程,如何從156個工業項目,打下中國現代工業的基礎。

  在海拔2000多米的雅礱江,在綿延的崇山峻嶺之中,工人們肩扛60米長的重達2噸的錨索,像釘釘子一樣,釘入山體,確保山體的穩固。而這樣的錨索需要17000多根。這裡即將建設成中國的第三大大型水電基地。目前,中國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已超過了3億千瓦,世界第一。

  為了確保工程施工,這些工人們不怕苦不怕累,他們吃住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洞已經好幾個月了,他們還將在這裡住一年左右。

 

  在海拔2000多米的大山上,在高100多米的高塔上,正是這些電路工人們用他們在大山深處跳出的孤獨而美麗的“高空中的舞蹈”成就了一天比一天增長的輸電線路,如今已達百萬公里以上。

  年近八旬的韓吉祿老人是投身“三線建設”的第一批建設者,當年到貴州大山時,他只有19歲。正是成千上萬個像韓吉祿老人這樣的建設者投身“三線建設”,進山洞、分散、隱蔽,用“敢教日月換新天”,經歷三個五年計劃的“三線建設”的努力,才把貴州從無到有建設成中國今天成體系的航空基地。

  

  中國白茶發源地安吉,如何讓青山綠水成為真正的金山銀山。村民年收入十萬、幾十萬,在這裡,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村民笑説自己比縣長縣委書記收入都要高,都要幸福。

  新能源汽車、高速鐵路、區域一體化等等,都是規劃的作用。而這正是規劃的力量。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這就是規劃的意義。

  “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副主席林毅夫説,經濟發展本身是産業不斷升級、技術不斷創新,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一些基礎設施,交通、電力、港口也必須不斷地完善,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是市場自己解決不了的,既要有有效的市場,也要有有為的政府,必須兩隻手同時用。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用幾句古話強調五年規劃的作用。他説,不謀萬世者,不能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大國要有藍圖,大國要有目標管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國寶則評價,我們通過規劃的科學地實施、科學地制訂,確實使我們的綜合國力每次都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央視財經頻道3月8日21:10播出第一集《規劃中國》,3月9日12:30重播。敬請收看。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