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 40 週年》十八集大型電視紀錄片 12 月 2 日起在央視綜合頻道 20:00 檔每天播出兩集,次日晚間 21:18 央視財經頻道重播一集。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呈現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宏偉實踐。7日晚,紀錄片播出第十一集《百花齊放春滿園》、第十二集《一個都不能少》。
第十一集《百花齊放春滿園》:聚焦文化領域改革
本集聚焦文化領域的改革。以40年來文化建設如何讓中國人不斷擁有更加豐富的精神世界為線索,以作家莫言、歌唱家李谷一的親身經歷、烏蘭牧騎和浙江麗水鄉村春晚、橫店影視基地發展等故事,講述從貧乏的文化産品到琳瑯滿目的文化享受,從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到文化産業崛起壯大,從百姓由文化享受者到文化參與者、創造者的轉變,從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中國正向全世界彰顯著自己的文化自信。
改革開放首先突破的是思想禁區。當年的情景,歌唱家李谷一也是感觸最深的一個。1983年第一屆春晚,李谷一演唱的《鄉戀》能不能上,曾引發巨大爭議。用纏綿的唱法抒發對故鄉的依戀,曾被認為是靡靡之音。當年《鄉戀》解禁,大受歡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春晚,大膽、創新,不僅塑造著大眾文化的審美趣味,更凝聚著億萬中國人奔向新生活的信心和共鳴。
體育,也成為激勵中國前行的精神力量。女排“五連冠”,“人生能有幾回搏”成為全體中國人改革奮進的座右銘。而許海峰的這一槍,為中國贏得了第一枚奧運金牌,也讓“零的突破”成為激發改革動力的時代熱詞。從1978年到1984年,中國運動員總共取得132個世界冠軍。每一枚獎牌,都為改革開放凝聚起更多的精神動能。
40年來,中國在文化事業上的投入從每年4.4億元增加到855.8億元,近195倍的增幅,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保障。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讓最基層的百姓便捷地看上了電影。開往貧困村的流動文化車,來到家門口的精品演出,擺脫貧困,精神先要豐富起來。40年間,全國廣播、電視基本實現全覆蓋,圖書出版總量翻了一番,圖書館越建越像文化聖殿。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一座座文化驛站點亮了繁忙都市的心靈之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