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聚更多“後浪”匯入強軍洪流
■李臣
12月18日,重慶市沙坪壩區人武部文職人員在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開展徵兵宣傳。高效文 攝
8月底,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人武部文職人員組織預定新兵參觀紅色場館,開展役前教育。侯永傳 攝
5月30日,雲南省昆明市徵兵辦文職人員在雲南民族大學組織徵兵宣講。張軍 攝
【作者簡介】 李臣,山東省軍區動員局文職參謀,在徵兵崗位工作5年,曾被評為“四有”優秀文職人員、獲得嘉獎3次。
作為山東省軍區動員局文職參謀,徵兵是我的主責主業。
回首即將過去的2024年,最大的感受是:“在兵員徵集工作中,越來越多的‘孔雀藍’已悄然站到了前臺。”
為什麼説是“悄然”?要看清這個變化,就不能只將時間的坐標框定在2024年的表盤上,而應當回望得更遠。
2021年,“兩徵兩退”改革落地;2022年,“二次入伍”現象涌現;2023年,《徵兵工作條例》修訂……徵兵工作因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而保持較高的“熱度”。
而在這一個個“熱現象”的背後,有一個變化值得關注——徵兵工作一線,越來越多的文職人員成為中堅力量。
2018年起,省軍區系統開始招錄文職人員,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近年來,隨著招錄人數的增多,文職人員佔到多數。可是,從“主體”到“主力”的轉變並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記得小時候,父母告訴我,等你長大了,要接過家庭的重擔。我問父母,什麼時候才算長大?父母説,就是家裏最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拿主意的時候,就是長大了。
“180余名文職人員擔任人武部科室以上領導”——12月17日,一則由軍媒刊發的河南省軍區培養使用文職人員的消息引發關注。2023年,《文職人員條例》修訂,省軍區系統一大批文職人員陸續走上組、科室、部門等管理崗位。
“兵之勝在於篡卒。”徵兵工作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源頭工程、基礎工程、戰略工程,是國防動員系統的大事要事,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換羽先飛的“孔雀藍”已于無聲中開始接受“長大”的考驗。
前幾年,我在工作中並沒有感到太多壓力,總覺得背後有經驗豐富的老機關,即使大項任務來了也不怕,只管埋頭幹好自己的那一攤就行。可是,今年一開年,我就感受到了變化。
2023年底,省軍區與駐軍部隊共同商討精準徵兵工作。年初,省軍區確立了技術兵員“需求提報、精準徵集、專業專用、反饋使用”的徵集思路。
精準徵兵是國防動員部近年來著力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多地進行有益探索。可對於人口大省山東來説,要落實好這項工作並不容易。因為徵集基數大,兵員種類多,需要對接的軍地單位也多,非常考驗兵役機關的整體統籌能力。
思路定了,就要落實。落實,關鍵看徵集計劃如何下達。
山東省共有130多個縣(市、區)和160多所高校。如果計劃下得準,徵集到意向兵員並不難,可如果下得不準,一紙通知到基層,帶來的忙亂可想而知。
當領導“點名”讓我負責制訂徵集計劃時,那一刻我首先感到的不是壓力,而是興奮,感覺自己的能力得到認可。可是,興奮勁過後,我又忐忑起來,山東征兵在全國舉足輕重,要是幹砸了,怎麼交代?
既然受領了任務,就不能打“退堂鼓”。進學校、到縣區,我積極尋找對策。最後結合大家意見,逐漸捋出一條思路:根據應徵報名和上站體檢數據,精準分析人員類別,然後按專業下達徵集任務,實現潛力與需求最大程度匹配。
辦法有了,還得檢驗行不行。經過幾個徵兵點位先行先試,發現這條路子可行。但我沒有放鬆下來,因為還有個關鍵問題要解決,就是如何讓基層充分理解徵集意圖,儘快將徵兵思路和工作節奏調整過來。
我建議把“精準徵集指導計劃完成度納入全省徵兵量化考評”寫進徵集計劃,一同下達。通過全年徵集數據和部隊反饋情況來看,技術兵員滿足率超出預期,這項探索實踐取得突破。
這個任務看似完成得輕鬆,實際並非如此。這是建立在之前歷練的基礎之上。
有一年徵兵,我到淄博市周村區動員,一位老人突然走過來問:“你是徵兵的吧?怎麼穿的不是軍裝?那我請教一下,你如何能把握好公平公正?”
老人的發問,讓我一時有些發蒙。冷靜幾秒鐘後,我向他做了詳細解釋——
“我是經過嚴格程序選拔的軍隊文職人員,經過崗前培訓,我個人也有參軍經歷。定兵不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説了算,有嚴格徵兵標準和程序,每個縣區都要召開有適齡青年家長參與的定兵會。”
“從2022年開始,山東省全面推開系統輔助定兵,按系統排名定兵、按個人意願定向。凡是沒有參加公示的、群眾提出異議的,堅決查清問明,歡迎大家監督……”
聽完我的答覆,老者微笑著説:“小夥子,有底氣,這樣才能把工作幹好!”
我想,老人或許並不了解軍隊文職人員,但他一定關心國防,一定在意兵員素質和徵兵工作人員的能力。我和許多徵兵一線的文職人員交流過,成長的路上,他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能力被質疑,就要用行動去證明。
去年底,領導開始給我壓擔子,安排我負責全省男兵徵集工作。
起初有人擔心,山東省男兵徵集數量龐大,交給一名文職人員,不托底。我用一張成績單“述職”——徵兵任務圓滿完成,徵兵新力量不負信任、不負重托。
徵兵期間,我和市、縣兩級徵兵工作人員團結協作,及時發現各市存在的傾向性問題,並通過臺賬檢查、資料抽查,隨時糾偏正向;在徵集標準上,堅決做到“尺寸”不放寬,不斷進行信息比對和預警提示;對於基層反映的困難,通過會商、專家諮詢等方式及時解決……
但行耕耘終有收穫。今年上下半年,我省兩批男兵中的大學生徵集比例穩控在85%左右,不同專業的技術人才按崗適配,被源源不斷送到部隊。
2024年,是成長奮進的一年;2024年,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從總體徵兵情況看——
這一年,兵員質量穩步提升,高素質人才比例再創新高;
這一年,常態化徵兵紮實推進,軍地配合更加有力;
這一年,廉潔徵兵的“籬笆墻”扎得更牢,清風正氣不斷上揚……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想想那些胸戴光榮花、昂首邁過從戎門的萬千青年學子,再想想意氣風發的我們,雖然大家崗位不同,卻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投身火熱軍營。
在告別2024、迎接新一年到來之際,我想大聲説——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呼喚一流人才。我們一線徵兵人將錨定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全力推動徵兵工作高質量發展,引聚更多‘後浪’匯入強軍洪流。”
(中國國防報記者朱宏博、特約記者劉明奎、孔慶珊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