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各地的房地産救市措施此起彼伏,中央也出臺了一系列“暖市”政策,卻沒有激活房地産市場。
房地産放鬆政策刺激效果在2008年11月顯現,但大多數城市上升趨勢逐漸放緩,本週已無回升。
目前的房地産市場處於過度透支狀態,外部強刺激已經很難激起強烈反應。這是政策預期、市場預期、貨幣預期三重作用下的産物。
政府出招 遠沒奏效
我們必須用金融投資學的觀點來看待房地産市場,把握“預期”二字,不然,一切分析以及隨分析而來的政策只會離事實越來越遠,離經濟規律越來越遠。
首先,政策預期已經無法收到強烈效果。政策預期的邊際效用遞減,不斷寬鬆的政策給了市場強烈的反向暗示,為了緩解通縮勢頭,政府將繼續執行寬鬆政策。
可有時候政策甚至成為反向指標,越出臺寬鬆的政策,市場緊縮預期越強烈,越不敢輕易出手。而且,房地産市場從2005年開始經過冷熱兩重調整週期,政策有互相抵銷之處。從2005年開始的調整週期,政府意在抑制房價泡沫,卻先以高地價助漲房價上升,而後以高稅費抑制房價上升,這兩個互相抵銷的政策,讓市場無所適從。2008年10月以後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意在穩定房地産市場,卻在房地産市場下跌之時集中推出保障住房政策,這兩個互相抵銷的政策,再次讓市場無所適從。按理應該在宏觀調控時推出住房保障政策,而在結束宏調時適度放寬政策。
劇痛還在後頭
其次,基於供求關係、房地産商資金鏈等信息,房地産市場預期仍未回暖。
從供求關係來看,2008年1-11月,全國商品住宅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和新開工面積均呈增長趨勢,預計全年同比增幅在5%左右。與此相反的是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為4.47億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8.8%。不僅如此,保障型住房將從5%上升到20%,這意味著近兩年供求關係持續失衡,降價預期更加濃厚。若2009年仍然保持2008年的銷售水平,消化庫存房就要兩到三年時間。到明年我國的空置量會超過4億平方米。
人們看到房地産商公開打折,也看到送傢具等暗箱打折,但購房者在等待開發商現金鏈斷裂的那一天。對於房地産業來説,劇痛還在後頭。
通脹前期是入市良機
第三,貸款成本下降難敵收益下降。房地産市場預期與投資品預期趨同,大多數人看重的是風險與收益之比,只要收益高於貸款成本,即便在通脹加息週期,投資者照樣會蜂擁入市。
通脹前期是最佳入市節點。目前,我國的經濟基本面預期是緊縮,等到通縮預期結束,央行發出通脹的警告,房地産交易才會穩定。
隨著交易成本的下降,收益預期與交易標的也在大幅下降。業內人士估算,經過密集的降息和稅費的減免,購房成本下降了18%-20%,但是上海房地産市場成交標的則從以往平均150萬元的水平集中到100萬元左右,投資收益下降幅度超過了30%。賣方的投資收益下降比例超過成本下降幅度,投資者就沒有理由入市。
對市場而言,真正的利好是稅費的下調,這是政府讓利的行為,可以提高投資者的收益預期,但投資者不能預期的是,這樣的利好會延續多久?
這三重預期表明,房地産市場已處重症狀態,不可能僅靠外界物理療法改變趨勢。可以預期的是,房地産企業大洗牌、房地産市場價格中樞調整、房地産政策根本性改革,已經呼之欲出。
| |
| |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