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世界經濟與中國2009:變化中的世界和機遇”國際研討會上,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走勢,以及對中國的影響,作了頗為深刻的分析。
朱民表示,目前,全球金融危機仍在繼續發展,實體經濟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下滑。其中G-3(美、歐、日)經濟將陷入“L型”衰退,中國經濟則可能出現“V型”調整。當然,“L型”衰退並不意味着真正衰退,“V型”調整也可能面臨巨大的風險,一切取決於政府在面對當下危機和未來所作出的政策選擇。
危機繼續深入
朱民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各國政府應急救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主要可分為10類:降息、直接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嚴禁賣空行為、注資、國有化或接管金融機構、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新興經濟體和一些受危機影響嚴重的中小型經濟體實行援助等。
“雖然上述措施初步穩定了市場,但引起金融市場動蕩的主要原因並未消除,引起金融市場危機的深層次根源尚未徹底解決,而且救市措施本身也引起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動蕩。”朱民表示,房價還將繼續下跌,繼續拖累金融市場的穩定。美國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艱難地調整着市場信心,而救市資金的來源和償還問題也存在着不確定性。此外,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影響着企業融資和實體經濟運行,金融體系的重構和監管也未有清晰的藍圖,未來市場信心仍然不足。
美歐日“L型”衰退
“美國經濟由於過度消費和嚴重泡沫增長,將進行長期調整。”朱民表示,今後,美歐日發達國家的經濟將呈現出“L型”衰退模式。
他分析,目前,美國房地産泡沫遠未結束,不僅影響投資,也影響消費。金融衍生品泡沫需要長時間消化。還有,美國經濟“去杠桿化”也是一個非短期的失衡調整過程。從年齡結構上看,美國的“嬰兒潮”一代步入老年,影響着消費和投資。出口方面,美國受影響嚴重。從當前各類領先指標顯示,本輪衰退將是二戰以來最嚴重。從經濟周期的技術分析看,本次經濟調整點將是美國經濟庫茲涅茨周期和朱格拉周期的交匯點。
“歐洲經濟則受到金融危機和美國衰退的雙重拖累。”朱民表示,歐洲金融業在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去杠桿化曠日持久,而且歐洲房價下跌才剛剛開始。歐洲消費需求也很疲軟,對美國出口依賴度高。此外,歐洲經濟的宏觀政策捉襟見肘。
朱民表示,雖然日本經濟受次貸危機的直接衝擊不大,但是,它被歐美經濟的衰退又一次地推入衰退。這是因為,日元的套利交易與美歐經濟衰退對日本的出口打擊最大。日本的最大軟肋國內消費需求脆弱也使自己在金融危機中處於不利位置。宏觀方面,日本的貨幣政策無計可施,各項領先指標顯示長期衰退特徵。
朱民預測,美歐日三國經濟體之間相互影響,預計在未來兩三年之內將陷入較長期的低迷或衰退。
中國“V型”調整
對於中國所面臨的困難,朱民則顯得信心十足。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直接影響較小,中國的金融機構保持着較高的盈利增長和健康的監管指標。”朱民認為,中國保持着健康的財政狀況,社會負債水平低。人民幣匯率也保持着穩定,通脹壓力降低,貨幣風險控制較好。與歐美等國不同,中國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充裕,而且,中國有地域金融危機的重要防火墻——對資本賬戶的有效控制。
“金融危機雖不會對中國帶來實質性的衝擊,但隨着西方國家的經濟深度衰退,中國在今後4個季度將會有較大調整,2009年經濟增長可能在7%-8%之間。”朱民表示,中國經濟需要以積極的政策措施應對“L型”衰退的外部環境,能否“V型”轉折也面臨着巨大的結構調整風險,關鍵仍然在於政策選擇。有利的是,中國政府及時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這使得中國經濟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開始反彈,重現活力。
朱民表示,因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全球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包括各國經濟增長方式、金融發展模式、金融監管架構以及國際金融體系等都會重新定義。從中長期來看,全球格局變化意味着新一輪經濟周期的到來。在這個過程中,世界各國企業、金融機構都將面臨各種風險,但同時也面臨着巨大的轉型機遇。
| |
| |
責編:李菁